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月月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月月考历史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 广西全州县高级中学 2017 届高三 10 月月考历史试题 出卷人:蒋玉保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 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 “天下 为家 ”开始取代 “天下为公 ” 【知识点】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
2、 A 【解析】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宝塔式 ”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 “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 排除B;C 明显表述错误; D 开始于夏朝,因此 选 A。 2 赵太后会见齐国使者问道: “岁(收成,年景)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使者不悦道:“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而后尊贵
3、乎? ”赵太后曰: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与赵太后的思想相近的是( ) A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B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C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 D “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思想,考查学生解读 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 “苟无民,何以有君 ”可知赵太后的思想是民贵君轻,与此相近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 A 正确。 BCD 与题意不符,排除。 3 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
4、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 “群体的仁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迁移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孔子的仁,强调的人 与人的关系,核心是 “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爱无差等,阶级之间、国与国之家无差别的 “兼爱 ”。而老子、荀子、韩非子等的思想主张都没有类似的主张。故选 B。 4 秦律 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
5、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知识点】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秦朝的制度,考查分析解读 材料的能力。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掌握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是促进封建制度确立的因素。法律中涉及的往往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如果 D 成立,何必要 “借用 ”; A 材料没有涉及; B 选项只是单一的例子,说明不了 “覆盖面广 ”。故选 C。 5 对于 “焚书坑儒 ”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 “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
6、?儒坑秦耶? ”明朝李贽却说: “(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 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 矛盾,故均不可信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知识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焚书坑儒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是由于角度不同等原因,不能说均不可信,排除 A; B 的说法明显有失偏颇,排除 B;历史的真相不能说是多元的,排除 C;时代背景
7、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D 解释较为合理。故选 D。 6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 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逐 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知识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察举制,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察举制不是按照出身授官,而是按照举荐,分为举孝廉,故 A 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隋唐时期科举制以考举士为主要的选拨方式,时期不
8、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 息 “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 ”、 “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 ”可知,由策问到考试反映了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公正、合理,故 D项正确。故选 D。 7 据东汉崔寔记载: “(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一幅是( ) A B C D 【知识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牛耕的发展,考查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比较能力。先结合材料的时空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忆再现知识,最后结合选项对比分
9、析判断。材料的时空信息是东汉记载的西汉武帝时期农耕技术状况。犁耕在东汉时先是二牛抬杠,后发展为一牛挽犁,依此排除 A、 D;选项答案 B,曲辕犁是唐朝是出现。对比材料 “一人将之 ”,和 C 吻合,故选 C 项。 8 史料记载: “ 687 年,或诬告(宰相)祎之, (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 “敕书 ”,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 A诏令须经起 草和审议的程序 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知识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
10、的演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考查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比较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 “687年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结合三省六部制相关史实可知, A 符合史实和题意。诏令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据此排除 BC;尚书省是负责诏令的执行,排除 D。 9 学者吴慧指出: “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 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 ”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重农 ”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 ”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
11、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 济政策 【知识点】 商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强调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 C 正确; “重农 ”也没有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 会地位,故 A 错误; “抑商 ”也没有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故 B 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故 D 错误。故选 C。 10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12、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知识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灌溉工具,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四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反映的是灌溉工具的发展变化。 既有人力的,也有水力的;既有简单的人力工具,也有复杂的机械工具。故应选 D。 11 图 1 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 格属于(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知识点】 汉字与书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书法成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赵孟頫的艺术风格应属于楷书,故选 D。其它选
13、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2 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 “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 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 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 ”该 “主人翁 ”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 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 【知识点】 文学成就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屈原,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 “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 ”可知,材料主旨即体现主人翁的 “忧国忧民 ”,结合所学知识, A 符合题意;李白是豪放派诗人,排除 B;柳永是豪放派词人,
14、排除 C;关汉卿是元代剧作家,不符合材料 “某作品 ”要求与题意,排除 D。故选A。 13 新唐书记载: “唐制 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知识点】 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 ”表明与唐初的 “日中而市 ”不相符,所以排除 D 项。A 项是
15、无关项, C 项是错误项,所以答案选择 B 项。 14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 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 ”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 ”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 “法律至上 ”思想 【知识点】 罗马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 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中涉及的是不成文法与国
16、王命令抗衡的问题,不是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涉及古希腊的法律观念,与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无关,故 B 项错误;题中没有交代抗争的结果,而且古希腊社会中,女性在城邦中没有政治地位,故 C 项错误;安提戈涅以 “天神宣布的法律 ”为依据来否定国王的命令,法律 (当时表现为不成文法 )不可违背,体现出 “法律至上 ”的思想,同时这种思想借助了 “天神 ”的权威,所以只能是一种朴素的思想,故 D 项正确。 15 1314 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 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
17、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知识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依据材料 “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而后者与此无缘 ”可知文艺复兴没有在热那亚 兴起的原因是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而不是经济实力弱,故 A 项错误;文艺复习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并非是对中世纪封建文明的延续,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 “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
18、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 ”可知能否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关键是谁掌握了城市的政权,故 C 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是 1314 世纪,此时工业资产阶级并未产生,故 D 项错误。 16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 愿权利,官方 “公报 ”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 1870 年 4 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 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 D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
19、固 【知识点】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法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述的法国改革涉及议员、议会和工人的权利问题;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被废除,使工人的 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 “切实保障 ”明显夸大,排除 A;元老院虽然受到削弱,但作为议会上院在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并非 “无足轻重 ”,排除 C;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与题意无关,排除 D;因为议员得到了请愿的权利、议会的辩论记录要公布,说明民选议会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扩大,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故选 B。 17 “由光绪 29 年至宣统 3
20、 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 光绪 33 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 1000 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 2000 万元以上者赏子爵 ”。该材料可以反映( ) A等级制度 的强化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买办阶层的壮大 D贱商观念的变化 【知识点】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没有等级强化的词句,而奖励实业则是对原有等级的冲击,所以, A 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反映的时间不一致,故 B 错 ;材料并无有关买办的信息;工商业者历来被政府限制,人们对工商业从业人员历来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全州县 高级中学 三月 月考 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5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