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那坡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 脱贫攻 坚战的决定,加快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产业体系,助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我县扶贫实际和农业特色产业结构特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扶贫现状分析那坡县是广西 8 个陆路边境县之一,与云南省富宁县毗邻,与越南河广、通农、保乐、保林、苗旺五县接壤,边境线长 207 公里,有 172 块界碑、1 个国家一类口岸,有 3 个自治区设定的边民互市点。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2231 平方公里,辖 2 镇 7 乡 130 个行政村(社区),其中 0-3 公里行政村 25 个,3
2、-20 公里行政村 39 个,20 公里以外行政村 66 个。世居壮、汉、苗、瑶、彝五个民族,总人口21.8 万人,以壮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 95.5%。“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 59 个贫困村,经过新一轮精准识别,全县贫困户共 13670 户 53768 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 28.2%。全县产业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主要有桑蚕业、油茶、特色水果以及传统养殖等项目。据统计,全县桑园面积 5.7 万亩,年产鲜茧 3200 吨;油茶总面积 123707.9 亩,其中老品种面积 108021.3亩、软枝油茶面积 15686.6 亩;从面积和品种上看,我县老油茶面积、老品种面积占全县油茶林
3、总面积的很大比例,老林普遍存在只开花不结果或少结果。全县水果总面积 2.95 万亩,水果总产量21.546 万吨,总产值 4500 万元,其中:芒果 8791 亩,柑橘 7231 亩,西贡蕉 8150 亩,桃、李 2360 亩,其他时令水果 2968 亩。至“十二五” 末,全县渔牧业产值 5.9 亿元,其中畜牧业 5.1 亿元,渔业 1010.4万元。全县生猪存栏 10.27 万头,牛存栏 3.91 万头,羊存栏 0.875万只,家禽存栏 83.02 万只。从产业规模上看,全县形成“产、供、销” 产业链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只有桑蚕一个产业,且全县 9100 户种桑农户 5.7 万亩桑园面积中,
4、贫困户只占有 1485 户面积 6112.5 亩,占比种植户数的16.3%,占年度贫困户数的 11.4%。其他产业发展由于受自然、经济以及人文等客观原因制约,产业发展规模小,起步慢,效益不明显。当前,那坡县贫困人口比重大,到 2020 年要与全国、全区同步现小康任重而道远。那坡县既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十三五期间,必须突出加大以 桑 蚕 产 业 为 主 导 产 业 的 扶 持 力 度 ,同 时 立 足 资 源 优 势 ,加 强 对 本 土 化 、特 色 化 的 产 品 培 植 力 度 ,着 力 打 造 以 林 下 养 殖 、特 色 水 果 等 新
5、 兴 的 扶 贫 产 业 亮 点 ;加 大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更 大 程 度 上 发 挥 扶 贫 产 业品 种 多 样 化 ,形 式 多 元 化 的 综 合 效 益 ,稳步实现产业稳定增效、持续增收、贫困农户如期脱贫。二、总体思路3(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的“ 沿 边开 发、脱贫为 先、工贸并进,美 边固疆” 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
6、为支撑,以投入为保障,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发展基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到村到户与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安全化、品牌化,突出生态、绿色、安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形成运行机制灵活、带动辐射效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有利于群众持续增收的扶贫产业片区、核心示范区、农旅结合示范区,实现脱贫产业对贫困村的全覆盖。(二)基本原则 1、坚持内生为主与外力为辅相结合原则。在有效整合资源中充分释放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叠加放大效应;更加注重“造血”功能,在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加
7、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政府主导、行政力量有效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不断激发贫困地区4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3、坚持整体提升与分类扶持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把扶贫攻坚与扶贫到户有效衔接,把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步推进,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切实做到贫困底数清楚、扶贫规划科学、攻坚措施得力,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4、坚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原则
8、。培育集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农民技术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开展课题研究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帮扶行动,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模式。5、坚持财政支农资金精准投向原则。确保扶贫政策到位,项目落实到位、投入安排到位。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资金 90%以上投向贫困村,覆盖 70%以上贫困户,实行精准投放。(三)目标任务按照全县“十三五” 农业发 展布局,大力 发展种桑养蚕、种草养牛、特色水果种植、紫背板蓝根种植,以打造县、乡扶贫产业示范带为重点,全面推进全县扶贫产业开
9、发。到 2020 年,中南部沿河地区建成一个以百合河谷为中心,辐射带动德隆、百南、平孟等乡镇,发展规模达到 10 万亩以上的桑蚕、5 万亩以上水果(西贡蕉、芒果、蜜柚、火龙果)等特色农业的连片扶贫产业示范带,覆盖贫5困人口 1 万人以上;全县计划新增种植紫背板蓝根面积 3 万亩建成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西南部土坡地区建成以百都河流为重点的,连片规模达到 1 万亩以上的桑蚕、10 万亩以上油茶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扶持带动百都、百省乡以及城厢镇部分土坡村屯贫困人口共 1.4 万人以上;北部石山地区建成以桑蚕、种草养牛、黑猪养殖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示范带,种植业发展规模达到 1 万亩,养殖业规模达到 12
10、 万头,扶持带动城厢、坡荷、龙合等石山地区贫困人口共 2.3 万人以上;通过扶贫产业示范带的聚焦、带动作用,确保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有稳定脱贫产业达到人均亩以上。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 2020 年,力争引进龙头企业落实那坡达到5 家以上,全县每个贫困村有 1 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深入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建成集边关神秘民俗风情、边境跨国漂流、生态农业旅游为特色的农旅示范点 10 个。全县通过产业实现 59 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3670 户贫困户 53768个贫困人口脱贫。三、产业扶贫重点任务(一)桑蚕业1、生产环
11、节。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培育和建成一批百吨村(屯)、千吨乡(镇),辐射带动全县桑蚕产业发展。通过集中物力财力,进一步建立完善桑园灌溉、蚕房、蚕沙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重点推广桑蚕新品种、高效高产栽培、小蚕共育、省力化6高效节本养蚕、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格蔟等先进实用技术;创建一批标准示范桑园、标准小蚕共育室、高产示范村(屯)。到“十三五”期末, 建成百合村、那 乐村、清华村、那化村、大华村、念银村、栋英村、德隆村、德旺村、德康村、那造村、德标村、百南村、规良村、弄汤村、那万村、那孟村、百坎村、者赖村等 19 个相对连片的优质蚕茧生产示范村;建成百都、百省、百南、平孟等 4 个乡镇1
12、万亩桑乡镇;建成百合、德隆两个 2 万亩的桑蚕大乡;建成城厢、坡荷、龙合等 3 个 5000 亩桑园乡镇,全县实现 10 万亩桑园。 “19 个千亩高产桑园示范村、两个 2 万亩桑乡、4 个万亩桑园乡镇、3 个5 千亩桑园乡镇、十万亩桑县”。 “十三五 ”期间新增桑园 4.3 万亩,力争全面桑园面积达到 10 万亩,蚕茧产量达 8500 吨。2、加工环节。 “十三五”期间,工作重心是加大对蚕茧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培育和引进茧丝绸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鼓励现有的那坡县高山缫丝加工企业积极开展QS或SC 认证。对原有加工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优化改造加工环境,着重巩固
13、完善缫丝厂生产水平,新增引进自动缫丝生产线共12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培育和引进茧丝绸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市级丝绸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茧丝绸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丝绸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和扶持集蚕茧生产、缫丝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的茧丝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缫丝和织绸工业,积极推进绢织、针纺、印染、服装等精深加工的7有序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贷款,对龙头加工企业在蚕茧收购资金、扶持桑农蚕用物资、工业发展建设资金、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企业增加就业人员给予扶持和帮助,
14、在市场处于极端低迷时给予税收减、缓、免等照顾。3、市场销售环节。大力扶持、培育那坡县蚕丝品牌及市场。那坡 县 蚕 丝 质 量 60%以 上 达 到 5A级 ,被 列 入 广 西 创 建 优 质 茧 基 地县 之 一 。“十 三 五 ”期 间 ,依托现有的质 量优势,着 力 打造蚕丝精品。组织并参加区内外各种展销和省级、国家级的各类质量评比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各种节会活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在上海、江苏、广州、南宁等地发展经销商,并展开终端跨界营销。同时鼓励企业利用我县作为边境县的地理优势,把蚕丝精品销售和输送到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不断拓宽那坡茧丝的销售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4、利益联结机制。创
15、新发展模式,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模式,以 经济实 力较强的高山 缫丝企业为龙头,以创建桑蚕核心示范园区为载体,通过“企业指 导、统一标准、订单生产、保价收购”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结生 产基地和贫困村贫困户,对那坡茧丝实行系列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鼓励贫困户入股经营或小额信贷委托经营,重点培育百合、百南、德隆等南部乡镇养蚕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发展桑蚕产业,形成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做8到生产+加工 +市场 各环节的实体组织 分工合作的利益联营机制,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参与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负责按照市场企业的
16、标准生产茧丝产品。全县桑蚕产业覆盖贫困人口要达60%以上,人均达1亩桑以上,年人均种桑收入4000元以上。(二)油茶业1、生产环节。 “十三五 ”期间,规划在贫 困村实施油茶产业69345 亩,其中新造良种油茶 150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12550 亩,油茶修枝疏伐施肥 41795 亩。项目涉及 9 个乡镇 29个贫困村,其中贫困户 5418 户 21544 人。按乡镇分:城厢镇 16095 亩,其中:新造林 20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3300 亩,修枝疏伐施肥 10795 亩;项目涉及 9 个村,其中贫困户 1088 户 4418 人。坡荷乡 5836 亩,其中
17、:新造林 6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1200 亩,修枝疏伐施肥 4036 亩;项目涉及 6 个村,其中贫困户 558 户 2039 人。龙合乡 2881 亩,其中:新造林 20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0 亩,修枝疏伐施肥880.5 亩;项目涉及 6 个村,其中贫困户 972 户 4060 人。德隆乡6411 亩,其中:新造林 13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1200亩,修枝疏伐施肥 3911 亩;项目涉及 4 个村,其中贫困户 406 户1573 人。百合乡 6185 亩,其中:新造林 18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1050 亩,修枝疏伐施肥 3335
18、 亩;项目涉及 4 个村,其中贫困户 219 户 826 人。百南乡 312 亩,其中:新造林 300 亩,修9枝疏伐施肥 12 亩;项目涉及 3 个村,其中贫困户 339 户 1263 人。平孟镇 516.5 亩,其中:新造林 5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0 亩,修枝疏伐施肥 16.5 亩;项目涉及 1 个村,其中贫困户 126户 488 人。百省乡 9592 亩,其中:新造林 2300 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嫁接改造 1600 亩,修枝疏伐施肥 5492 亩;项目涉及 5 个村,其中贫困户 869 户 3410 人。百都乡 21719 亩,其中:新造林 4200亩,老品种油茶林换冠
19、嫁接改造 4200 亩,修枝疏伐施肥 13319 亩;项目涉及 7 个村,其中贫困户 841 户 3467 人。2、加工环节。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发展高档食用油产品,提升油茶精深加工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规划年产茶油 1000吨,实现年产值 6000 万元。一是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对我县油茶进行精深加工,打造那坡茶油精品,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发展好优质山茶油电子商务销售网络,提升那坡山茶油品牌,做大做强山茶油产业。二是探索对茶果皮、茶籽壳和麸饼的加工利用,提高油茶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除开发高品位的优质食用山茶油等产品以外,还要以茶果皮、茶籽壳和麸饼为原料,采用科学的
20、方法开发出各种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系列化、多样化的油茶食用、医用、保健和农用产品等,提升油茶籽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3、市场销售环节。茶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我国最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那坡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10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经纬度及土质气候适宜,营养成分高。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公认、接受和认可。目前我县油茶产品市场销售趋于供不应求,目前在精品打造和包装销售上尚有欠缺, “十三五 ”期间,要积极引 进油茶精深加工企业,走“加工+品牌+互
21、联网 ”的道路,进一步提升那坡山茶油品牌和做好成品包装,积极利用参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东盟博览会等机会,向国内外客商推介宣传我县山茶油精品。同时依托淘宝商城、京东超市等网络平台,大力发展那坡山茶油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4、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能人大户联动、干部帮扶促动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如期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一是政府出台奖励机制。县财政设立专项油茶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发展植苗造林的新造林地、新造高标准示范林、低产林改造等项目的贫困户,县级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对贫困户入社率达 80%以上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予以资金奖励;对参与订单生产的龙头企业,按收购贫困户产品总价款的 2予以补助。二是让种植大户牵头,动员贫困村贫困户等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三是贫困户抱团合作,整合连片林地,同时出资和投工投劳,各占一定股份,合作造林,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