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作为实证和应用科学的声学角度出发,引出一些与音乐美学视域内的问题的思考,从乐音的音高、时值和音色属性、和谐感问题以及声学环境三个方面来论述,挖掘不同学科在这些契合点上融合的可能性。意在运用“视域融合”,突破单一的研究视角,尝试建立新的学科联系,以促发更多对于当下新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中艺术教育的思考。?上海书评杂志曾有一篇文章题为阿城、孙良谈绘画与材料,交谈的二人前者是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的知名作家,后者是专业画家。虽然最终的关注点依然是历史上绘画美学的基本问题,但他们却并不从美学的核心切入,他们谈及文艺复兴三巨头与中国传入的澄心堂纸的关系、中国古代绘画色彩的流变与纸质发展的关系、印象派绘画从室内走到自然与颜料工艺的关系、17、18世纪西方绘画中的一些荧光效果的蚌壳粉、玻璃粉的运用他们从历来不太被重视的美术的工艺、技巧的领域切入来纵深解读文化问题。比如为何达芬奇的某些素描会有如中国宋画的典雅、细致的质感;很多中世纪的宗教壁画和文艺复兴前后的画家如何产生那种独有的神秘光感;维米尔、谢洛夫他们如何不用常规画笔,而用手、干笔或砂纸的绝技使画作达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