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609813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李雪萍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一种“根性”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关涉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没有足够的后劲,在国际竞争、世界文明碰撞与交流中有没有自己的“根” ,能否给世界提供有益的文化价值资源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于观念层面和方法层面上都存在着诸多误区。走出这些误区,需要构建以人文传统教育为内核的教学体系,构建内部组织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人文价值共同体,以及构建人文传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词:审视;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误区;出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次新的转型,即由以往的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转向以人文传统

2、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以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为例,近年都明确提出了“淡化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发展”的转型目标,力图改变我国历来缺乏通识教育的状况 1 。其他许多高校也都围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这一目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广泛探索人文传统教育方法路径。这次教育转型包含着强烈的历史反思和思想反拨意向:反思以往中国高等教育中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所造成的“无根”现象,反拨在市场化、全球化语境下急功近利教育思想对人性培植、人文传统承传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尽管目前这场转型还只是初露端倪,还远未达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层次,但是它所触及的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初步建构的未来图景

3、,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转型是“有根”的,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意识,与为人类做出独特奉献的文化自觉意识内在紧密相联的,是一次值得我们充分期待的中国教育革命。一、人文传统:断裂与修复人文传统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传统教育关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没有足够的后劲,在国际竞争中有没有深厚的底蕴,在世界文明碰撞与交流中有没有自己的“根” ,能否给世界提供有益的文化价值资源的- 2 -问题。什么是人文?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 。这是古人通过观察天地之象了解时序变化,进而通过体认人世间生命历程来把握、构建

4、人伦常序。依此可知, “人文”就是探知“人之为人” 、 “怎样做人”的道理, “它的内在核心是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终极价值的关怀和尊崇,外在取向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理想、人类解放的思考和探索。 ”3什么是人文传统?人文传统,则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 4 。也就是说,人文传统是为一个个体的人提供的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方式到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取向的一套完整规范。这样的规范对于人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失却了这样的规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一场灾难。我们目前所陷入的正是

5、这样一个矛盾境地:一方面是人们日益强烈的对人文传统、对道德秩序、对精神信仰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近百年来无数次文化革命造成的传统断裂,以及因断裂而引起的普遍的传统失忆。渴望传统,是因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更为强烈的感受到,我们在迎接现代化带来的物质生活的空前丰裕之同时,心灵世界在经受着怎样的压迫与煎熬,精神信仰陷入了怎样的困顿与迷茫;传统失忆,则是由于长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与批判所导致的传统断裂,使身处今天的我们已经大面积地失去了对传统的记忆,我们仅存的一点传统的东西,大约还是来自偏远的民间和社会底层文化,来自于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落后地区”的文化记忆。而在我们的官方文化体

6、系中,在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大学教育中,传统一直是属于“缺失”状态。因此,面对传统,面对五千年浩瀚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我们的高等教育首先而且必须要做的工作,是修复关于传统的记忆,疏通现代国人与传统之间的道路。而要修复这种传统记忆,就必须设法重新回到传统,回到构成传统的文明历史与文化经典之中,在阅读传统中重新感受和领悟传统,并对之进行- 3 -科学的现代转化,从中提取出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当下困境的精神力量。也正是在如何修复关于传统的记忆,如何对中国人文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的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国内高等教育目前依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就是说,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人文传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

7、的误区,这些误区既有手段、方法层面的,更有观念、认识层面的。对这些误区予以深入的辨析、及时的检讨和认真的清理,是这次高等教育大转型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这样的工作肯定不是一两次可以完成的,而恐怕是需要我们长期地、耐心地、反复地去做的。二、人文传统教育认知:观念的误区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在理论认知上首先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概括来讲,就是在教育观念层面上,普遍存在着以下三大误区:(一) “重用轻本”观人文传统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旨在于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体到个人,人文传统教育就是要重塑我们内心的价值体系,重整我们赖以生存的道德规范和文明风尚,

8、重新认知“人之为人” 、 “怎样做人”的道理,并最终回落到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指引。这是人文传统教育之本。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实施的人文传统教育,绝大多数仍然是服从于功利性办学思想的统辖,而未能确立自己的本体性地位。说到“功利”二字,这是现在几乎所有中国大学教育的真正用心、用力之所在。这里面涉及许多复杂因素,诸如政治需求、市场牵制、经济诱导、社会风气影响、从众心理作怪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彼此纠缠,给中国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巨大的制约和压力,大家都在口头上把人文传统教育抬举到极高的位置,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依然首选一个“用”字,这种“用”是针对学生求职、就业这些直接的近期目标而确立的,其真实内

9、涵就是实用、适用、管用、够用、急用。然而,大学毕竟不是企业,不是生产车间,它是肩负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等重大历史使命的特殊机构,而不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实体;或者说,它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接班人的特殊的思想、精神、灵魂工厂,而非简单的机器零部件加工车间。就“用”而言,大学亦并非重理轻用,而是在培养学生应- 4 -用技能(亦即“小用” )的同时,更着眼于受教育者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大用”,这才是大学教育之本。德国“教育之父”威廉冯洪堡早有明断:“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仅仅只是第二位的。 ”5国内学者也大声疾呼, “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

10、首先是培育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 ”6 而眼下,就是这种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的“重用轻本”教育观念,导致了在高校管理、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的功利主义行为。具体到人文传统教育,就是把这种教育当作是现代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添加或补充,甚至干脆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学生脸上贴一点“传统”的金,以便在应聘、就业时显得有点文化品位。这种功利思想致使中国人文传统教育很难确立自己的本体地位,自然也就很难成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二) “一分为二”观人文传统教育是面向传统文化寻求教育资源的过程,这就首先面临一个如何选择传统的问题。就现在已经开始实施人文传统教育的高校所进行的教学实践看,很大程度上仍是在奉行着

11、过去“一分为二”的选择标准,即在选定内容上,在教学阐述上,总是把传统划分为所谓“精华”与“糟粕”两部分予以取舍和评价。许多流行于大学课堂的人文类教程或读本,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选编出来的。当然,选择总是有标准的,不同的选择标准形成了不同的结果。但问题是,任何一种传统都是隶属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情境的,在这种历史情境的整体规约下,各种不同的传统形态自然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体现一种自在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杜维明先生指出:“与传统文化要交流中互动,不是判定优劣,然后去取。 ”7 尤其是当我们站到今天这样的开放语境中力求恢复对传统的记忆时,任何简单的意识形态化取舍标准都是对传统自身整体性的粗暴割裂

12、。国内一些学者在探究大学的文学教育问题时就发现,中国的文学阅读者“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的解释者,而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缔造者;文学只是他们编织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原料而已” 8 。近几年,这种情形似乎有所变化,一些人文读本开始突破以往的某些“戒条” ,注重思想性的同时也适当加大了艺术性标准的比重,但这样的选本仍非大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读物,且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且,即便选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读本,又怎能避免在- 5 -讲授和阐发过程中那些缘于教学主体自身局限的浅薄、简便的意识形态化取舍呢?所以,如何尽可能“把传统当作传统” ,让经典自己说话,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三) “中西对立”观在观察当前

13、人文传统教育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与上述问题正好相反的一种倾向,那就是一味强调中国文化传统,甚至将之与西方文化对立起来,大有一种“独尊国学”的味道。诚如有点学者所言,我们“不是优先考虑中国能给世界文化、世界教育贡献什么,而是优先考虑如何确立自己的独特性,如何把中国教育同世界各国教育区别开来。 ”9 这种思想意向在一些尊崇儒学的学者那里有一定表现,在一些高校的某些学科、专业建设中也有所体现。顺便要提到,目前国内有些中小学热推“少年读经” ,也应加以理性分析,以免重复过去我们无数次犯过的忽左忽右、爱走极端的错误。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尤其改革开放近 30 年的经验早已昭示我们,中国作为一个

14、文明古国,其改革与发展必然是一个立足于自身传统和现实而寻求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一方面是必须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不同的文化及变革经验,另一方面是必须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确立自身的自主性,二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的。正如鲁迅先生在近一百年前所指出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10 诗经也曾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意指旧邦古国也总是有新的使命。 “取今复古” , “旧邦新命” ,先哲们早已将古今对话、新旧交流、内外融合的开放思想贯穿于我们的历史之中,对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依然

15、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那就是:既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同时也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抬头。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传统,以铸造中国灵魂;深研西学,以拓展世界眼光。三、人文传统教育实践:方法的误区在教育方法层面上,我国高校开展人文传统教育实践活动,更可谓是问题多多,误区多多,很难一一列举周全,这里撷要指出五大误区,以供学界同仁参考。(一)将人文知识传授等同于人文素质培养- 6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是基础,是载体,脱离人文知识的人文素养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二者毕竟又不属于同一层次, “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叠加” 11 ,人文知识传授偏重于认知,重点是使受教育者将

16、所学对象纳入自己的知识库存;人文素质培养则侧重于体悟,重在引导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内化、升华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格精神。一个人观点的形成虽然很大程度上依赖知识的传授,但是“对待人与事物的积极消极、正向负向、好恶等态度的定型已经很难由知识左右了,而象仁爱、向善、审美、自尊等情感就更加难于通过知识灌输来形成了。 ”12 依此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人文传统知识等同于人文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开课、授课、考核等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上。譬如在课程开设上,许多人文传统类课程在教学大纲中主要强调且真正落实的就是丰富人文知识、拓展人文视野这一教学目的;在课程讲授上,主要还是致力于“授业” ,亦即知识传

17、授,少有旨在“传道” 、 “解惑”以切实提升人文素养的教学设计;在教师考核、学生考核这一关键环节上,更是恪守一套所谓“量化”标准,满足于用“数字”来说话,致使那些很难数量化却又非常重要的“软指标”一直难以进入教学考核体系中。这暴露出我国高校在教学管理上普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学习内化机制的培养、忽视对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自主性的激发等突出问题。(二)以开设选修课数量作为人文传统教育质量的衡量指标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是目前很多高校实践人文传统教育理念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做法,也是对国外经验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一种学习与借鉴。但是,从现在各家开设选修课的实验结果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只注重了选修课

18、的开设数量,而忽略了这些课程在教学目的及人文理念上相互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有没有“共同灵魂”的问题。借用著名学者甘阳先生的说法,就是“纲”与“目”的关系问题:选修课开设再多,也只是“目”的增多,而其中有没有统一的“纲”作为精神内核,才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许多高校恰恰是仅把开设选修课看作是在主课以外扩大学生的一点兴趣和知识面,以为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门类越全、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殊不知,这是典型的以“量”代“质” ,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 13 。选修课的开设需要一定的量来做为质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选修课不是盲目开设的,- 7 -而须与某些精心设置的“核心课程”构成内在的精

19、神呼应,这样选修课才有了灵魂,而不致只是一些零碎、杂乱的知识皮毛。(三)用思想政治教育替代人文传统教育目前有一些高校并不主张另外开设人文课程,认为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最大的” 、 “最重要的”人文教育。对于这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加以科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当前,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陷于文化传承断裂、理想信仰缺失、人文精神消亡的迷茫中,确实有必要从哲学理性高度、从国家利益需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有必要加强传统道德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毕竟不同于人文传统教育,它历来有着明显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倾向,加上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

20、强制灌输、空洞说教等形式化、教条化弊端,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容乐观。而人文传统教育的开展,在这样两点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是它强调对经典文本的原创性阅读;二是它利于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内化机制。说到“内化” ,当代教育家刘献君曾这样阐释:“内化不仅是一个认识机制,而且是一个实践过程、体验过程,是一个悟的过程。 ”14 重视“体验” 、 “感悟”正是人文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弱化强制性,强化自主性,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即使它具有了任何教育都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四)在教学管理制度中几乎没有与人文传统相关的任何规约现代大学教育历来十分注重教学管理的作用,

21、近年来许多大学在管理方面大力引进管理学、组织学、人才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现代科学理论,以规范和强化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并形成富有各自特色的管理体系。但在这些体系中,却很少能看到人文传统的影子,也就是说,人文传统教育可能早已进教材、进课堂,却迟迟不见进组织、进管理。比如,在针对教师的教学规范中,有关怎样“教书”的要求很多,有关怎样“育人”方面的要求很少;在针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规定中,有关尊师重教、文明礼仪方面的“软指标”或者没有,或者有也是形同虚设,只有分数是实在的甚至唯一的考核指标。同时我们注意到,所有这些规范主要是指向老师和学生的,而很少指向大学领导层和职能部门, “他们成为大学里一个新

22、的阶层一个与大学运行密切相关的能使自身永- 8 -久存在的群体” 15 ,他们成为高校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而广大师生则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这样的大学管理机制,注定使任何人文教育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严重挤压人文传统教育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对此学界早有共识。但我们目前面临的普遍现实是,大学校园文化中基本上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校园内小到一尊雕像、一幅字画,大到一个舞台、一项活动,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很大距离。包括一些老牌大学,你顶多能触摸到这所大学的百年历史,再往前就基本已成空白了。现代大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是断裂的,置身其中的

23、莘莘学子反复经受的直观教育总是从近现代开始的,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他们身边长期呈缺失状态。这样的情形,目前仍有加剧之势,特别是现在众多院校受扩大办学规模的主观愿望及客观需求驱使,纷纷划地迁址,增辟新壤,而新建校区虽然到处花团锦簇、绿草成茵、流水潺潺,其美景绝对胜过市民公园,然而,置身其中你就是感受不到那种浓郁的高等学府的气息,人文传统教育在这里更是缺少自己的空间。另外,近年高校在校区建设上又追崇“联合共建” ,形成连片大学城,虽然资源是可以共享了,但各自的文化特色趋于淡化,其环境育人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以上即是目前高校人文传统教育在观念与方法两个层面上存在的误区。应该进一步阐明的是,其实观

24、念与方法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观念层面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方法的理性层面,亦即方法论的问题;方法层面的问题,又可以看作是观念的实施层面,亦即操作性的问题。二者互为掣肘,不可完全分割看待。正因如此,我们在探讨人文传统教育的方法问题时,就既不能只注重理论形态的方法论研究,也不能只关心实践操作的单纯技术问题,而是应在一个整体视野中将二者统一起来,深入揭示其矛盾的、复杂的内在联系。四、勘探:人文传统教育的出路人文传统教育的出路何在?或者说在大学教育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上述种种“误区” ,本文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出“三个构建” (具体实施方法将另文探讨):(一)构建以人文

25、传统教育为内核的教学体系,确立知识成才与精神成人- 9 -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完整性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体系是这一系统中的核心。而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新的转型趋势,人文传统教育理应成为这一核心中的“核心” ,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真正的灵魂所在。今天中国高校都在学美国的大学,一些知名高校对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不仅在研究而且更在仿效实践。但是,包括北大、清华等领军大学在内,为什么迄今并未取得理想效果?我想,这除了许多属于“中国式”的复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并未学到美国大学教育的根本。美国教育从 20 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思想,经三四十

26、年代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到 70 年代末的哈佛通识教育“方案” ,再到 80 年代末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直至 21 世纪以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的通识课程体系改革 16 ,这承前启后一路走来,且不论各个阶段上各自发展的具体内涵与特征,我们首先应该搞清的是,贯穿美国通识教育改革历程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美国文化之根,就是以欧美文明历史和文化经典为基础的美国精神。这种精神、这种“根性”不仅没有在现代大学教育历次转型中中断,而且还在千方百计予以巩固和强化。所以它们的通识教育制度是完整的,其中的通识教学体系是精心构建的, “核心课程”是精心推敲的,所有“分类选课”模式是围绕这些“核心

27、课程”有序扩展开来的。这样的教学体系,使得他们的培养目标自然会落足于“知识成才”与“精神成人”高度统一 17 ,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思想上的完整性。而这正是中国大学教育真正需要学习、领悟并充分加以实践的。(二)构建内部组织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人文价值共同体,追求人文精神贯彻与实现的最大化,体现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和谐性从内部组织机构来讲,大学一般是由教学、行政、后勤三大块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这是一个由诸多亚共同体组成的充满复杂矛盾的共同体,其中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共同体”和包括行政、教辅、后勤等部门在内的“非学术人员共同体”之间。此外,同一亚共同体内部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28、。在这样的矛盾共同体中,怎样才能对人文传统教育的重要性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怎样才能提升人文传统教育包括它的实施主体在整个教学体系- 10 -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就是怎样克服强力制约人文传统教育实施的体制因素, “协调和理顺大学内部这些不同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使大学内部不同共同体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以教学为核心的比较和谐、均衡的新型管理体系,为大学精神的培育和生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18 ,这是我们眼下推进人文传统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更大难题。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有一个著名论断: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 19 。为什么?就是因为此时整体的内部结构是处于和谐的状态,各部分之间“力”的趋向是协调一致的。而一旦

29、这些部分、这些亚共同体之“力”开始相互抵牾、相互消解,那么这个“整体”实际上就已经涣散了。现在,我们要努力做的,就是如何让这种包蕴文化根性和民族精神的人文传统教育协调有序地融入现代大学教育的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形成它的血肉肌理,构成它的生命基础,化作它的内在灵魂,依此实现人文精神贯彻与实现的最大化。而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真正深邃的大学理念、成熟的办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改革勇气,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自身共同的努力。(三)构建人文传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摒弃时松时紧、时冷时热的形式主义思想,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现代教育转化的可持续性现代大学教育是富有“根性”的教育,这种“根性”代表着一种独特而古老

30、的文明,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脉,是一种“以精神和智力形态存在的无形的软国力” 20 。只有将这种“根性”文明、 “软”国力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融合,现代大学教育才是有灵魂的教育。而它们,就深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进一步讲,就是包蕴在承载这一文化传统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经典之中。也就是说,要想办好一所现代大学,就必须重视人文传统教育,必须使人文传统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国外发达国家办大学的成功经验都已证明了这一真理。反复强调这一点,是想进一步促使大家认识到,开展人文传统教育绝非一阵风、一股浪潮就能奏效,而是必须站在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高等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入手,及时校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工具理性思想、功利主义倾向和形式主义作风,建立人文传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现代教育转化的可持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