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 阳 市 市 区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 2020 年 )(2015 年修订版)文 本邵 阳 市 人 民 政 府二 一 五 年 五 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总 则 2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 2第二节 规划原则 2第三节 规划的期限与范围 3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一节 区域概况 4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5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9第二节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10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12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3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4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2、15第二节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16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17第四节 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18第五节 生态用地布局 18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 19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 区 19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20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 21第四节 城镇建设用地区 21第五节 村镇建设用地区 22第六节 独立工矿用地区 22第七节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23第七章 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3第一节 严格耕地保护 24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24第三节 提高耕地质量 25第四节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26第八章 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6第一节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7第二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 27第三
3、节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28第四节 严格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 29第九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31第一节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31第二节 推进土地生态治理 32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2第十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3第一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33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结构 33第三节 中心城区主要用地布局 35第四节 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 36第五节 中心城区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及评估 37第十一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8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38第二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规则 38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4、39第二节 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39第三节 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40第四节 规划实施的技术 手段 41第五节 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1第十三 章 附 则 41附 表 42 1 前 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发挥着龙头作用。邵阳市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实施以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的成效尤为显著。然而,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武陵山区扶贫等战略的实施及湖南省
5、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邵阳市面临经济社会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大机遇,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明显增加,土地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次邵阳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基于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从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引导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措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
6、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基本国策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为统领,以“八个建成”为总体目标,立足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老工业基地振兴”、“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以及湖南省大湘西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区域发展形势与背景,结合市区土地资源特征,在切实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维护土地生态安全,促进邵阳市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规划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
7、基本国策,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二、因地制宜,用途管制从邵阳市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趋势,基于市区整体发展定位以及区域差异,提出合理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方案,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三、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要求,解决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保证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尤其是重点保障城市发展的合 3 理用地需求,同时统筹安排各类型、各区域用地。四、注重实施,高效利用加强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确保管制规则的针对性。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8、能力和非农建设用地单位产值,建设农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资源节约型用地模式。五、规划协调,公众参与加强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邵阳市域东部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邵阳市土地整治规划及各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并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第三节 规划的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 2005 年,规划修改年为 2013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20年,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邵阳市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土地总面积 434.53 平方公里。下辖 11 个乡(城南乡、
9、檀江乡、蔡锷乡、板桥乡、城东乡、火车站乡、石桥乡、云水乡、陈家桥乡、茶元头乡、田江乡)、4 个镇(雨溪镇、罗市镇、高崇山镇、渡头桥镇)和 14 个街道办事处。 4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 区域概况邵阳市区位于邵阳市境东北,邵水与资江汇流处,辖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市区地处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丘岗起伏,地势平缓,山地、丘陵、岗地、平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属典型的丘陵岗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季风交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区内年平均气温 17,年日照 1533 小时,年降水量 1323 毫米,光、热、水基本同季。位于资江、邵水交
10、汇处,水源丰富,大小河流纵横其间,主要河流有资江、邵水、檀江及雨溪河。区内植被繁茂,生物资源丰富,主要土壤有红壤、紫色土和红色石灰石土。境内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以煤、锰、铅锌矿为主。旅游资源有包括六岭春色、无底洞旅游区、蔡锷故居、北塔等在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大祥区:位于邵水与资江交汇处西南部,东与邵东县接壤,北与北塔区、双清区隔资水、邵水相望,西、南同邵阳县相邻。辖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百春园、城西、城南 6 个街道办事处和城南、雨溪、罗市、檀江、蔡锷、板桥 6 个乡(镇)、92 个行政村、53 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21505.53 公顷。2013 年全区常住人口 34.3 万人,城镇
11、化水平 76.18%,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3.86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0.96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3.89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5.5:43.5:51。双清区:位于邵阳市区东南部,东邻邵东县、东北部连接新邵县,西南与大祥区以邵水为界,西北与北塔区以资江为界。辖汽车站、东风路、小江湖、龙须塘、兴隆、桥头等 6 个街道办事处和城东乡、火车站乡、高崇山镇、石桥乡、云水乡、渡头桥镇等 6 个乡(镇) 、73 个行政村、70 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 13522.25 公顷。2013 年全区常住人口 31.27 万人,城镇 5 化水平 82.8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4.65
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5.3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57.04:38.56。北塔区:位于邵阳市区北部,西与邵阳县接壤,北与新邵县相接,东与双清区毗邻,南与大祥区接壤。辖新滩镇、状元洲等 2 个街道办事处,陈家桥、茶元头、田江等 3 个乡镇和市园艺场 1 个国有农场、45 个行政村、11 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 8425.04 公顷。2013 年全区常住人口 10.55 万人,城镇化水平 69.57%,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73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2.47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1.16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61.5:28.5。第二节
13、 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结构2013 年,市区土地总面积 43452.82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28802.34 公顷,占市区土地总面积 66.28%;建设用地面积 10827.55 公顷,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 24.92%;其他土地面积 3822.93 公顷,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 8.80%。农用地中耕地 15493.4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5.66%;园地 178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10%;林地 7562.5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40%;其他农用地 3963.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2%。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 4896.0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1
14、.27%;农村居民点用地 3803.8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75%;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429.5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99%;交通水利用地 1383.2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18%;其他建设用地 314.7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2%。 6 其他土地中水域 1052.0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42%,自然保留地2770.8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38%。表 1 邵阳市区 2013 年土地利用结构表 单位:公顷、%地 类 面积占市区土地比例占一级地类比例土地总面积 43452.82 100 农用地合计 28802.34 66.28 100耕地 15
15、493.44 35.66 53.79园地 1782.92 4.10 6.19林地 7562.59 17.40 26.26农用地其他农用地 3963.39 9.12 13.76建设用地合计 10827.55 24.92 100小计 9129.51 21.01 84.32城市 4566.34 10.51 42.17建制镇 329.75 0.76 3.05农村居民点 3803.83 8.75 35.13城乡建设用地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429.59 0.99 3.97交通水利用地 1383.28 3.18 12.78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 314.76 0.72 2.91其他土地合计 3822.93
16、 8.80 100水域 1052.07 2.42 27.52其他土地自然保留地 2770.86 6.38 72.48二、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农用地为主。受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的影响,邵阳市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用地是邵阳市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 66.28%,农用地中又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35.66%、17.40%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2013 年,邵阳市区土地开发利用率为 91.20%,土地垦殖率为 7 35.66%,均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市区其他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80%,其他土地中扣除河流、滩涂和裸地等具有生态建设和环境
17、保护功能的用地外,实际可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且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开发整治难度越来越大。建设用地比重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快。2013 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24.92%,比全市平均比重6.37%高出了 18.55 个百分点。建设用地中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42.17%。近年来,随着邵阳市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从 2009 年的 3573.89 公顷增长到2013 年的 4566.34,年均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248.11 公顷。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强。市区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在数量和
18、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呈快速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中心城区以及周边重点建制镇人口集聚、经济增长较快,城镇工矿用地比重较大,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度也相对较高。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供需矛盾突出。2013 年邵阳市区耕地面积为 15493.44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 0.31 亩,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 0.8 亩警戒线。20062013 年间,市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1319.12 公顷,同期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396.37 公顷,耕地净减少 922.75 公顷,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各项建设对耕地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造成的耕地减少,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建设用地缺乏统筹,二元用地结构问题突出。2013 年市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3803.83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13%,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227.37 平方米。市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