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男权的解构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识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王安忆(1954)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王安忆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黄河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叔叔
2、的故事、我爱比尔、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等中长篇小说,其中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而王安忆本人也在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王安忆无疑是我国当代作家群中成就突出的一位作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她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作品。无论是在小说、散文还是剧本、小说理论等诸方面王安忆都有涉及且有所建树,而在这几种文体中她的小说成就尤为显著,30多年的小说创作带给读者和评论家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其他作家不同,王安忆并没有形成一种一成不变的风格,而是在创作题材、文体特色、价值立场等多方面有着数次
3、转变,从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种创作特色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纵观王安忆的作品,可以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是“雯雯系列”阶段,代表作品有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这个时期的创作王安忆表现出对真实世界和个人经验的过分依赖,作品的语言清新、质朴,非常切合当时青年读者的胃口。第二阶段开始于流逝定2形于海上繁华梦,实际上这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只是这个时期王安忆对小说的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线索的情节冲突上比之“雯雯系列”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小鲍庄、大刘庄是王安忆小说进入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品,这是王安忆在美国之行后的作品。西方文化上的体验给了王安忆
4、极大的震撼,使得她开始以民族和世界的文化眼光来看待文学创作。小鲍庄即被称为“寻根派”的代表作,研究者对这部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的文章连篇累牍。第四个阶段是“三恋”及岗上的世纪,这一阶段又是一个陡转,作品的视觉选择和应用上都各具特色,性意识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以叔叔的故事为代表,王安忆的小说技术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开始成为大部分作品的叙事人,小说制作也由背景走向前台,在叙事语调和叙事体式上引入了“议论”与考辨,语言则是趋向通用语。这就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第五阶段。第六阶段的代表作品是伤心太平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这几部小说完成了王安忆小说向自由境界的迈进。对这一段时间王安忆的小说创
5、作,学术界的评论主要集中在长恨歌上。描写城市凡俗生活,对城市生态、城市精神的把握,是其创作的特点。而在长恨歌之后的创作,如富萍亦有其关注的焦点。对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的多次转换,许多评论家都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质疑,频繁地转变是否是王安忆写作遇到困境的一种表现。徐雁在王安忆的危机中分析了王安忆曾不自觉地依附过多种价值立场,却往往不能够深入挖掘,所以导致了她每种价值立场都没有强劲的精神根系,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零散、破碎的。选择王安忆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最初接触她的长恨歌时,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喜欢她所描写的那个开放而又繁华的上海城市,同时也感慨于女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在确定了研究
6、对象后,对王安忆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发现王安忆与一般作家的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不能简单地把她归类于任何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就像有些媒体记者们所称的,王安忆是“以侠客般特立独行的姿态游走于文坛”。每个作家的创作都会形成不同的时期,但是王安忆的创作分期对她而言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她习惯于集中地推出一批属于同一种思路、方式或旨趣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具有着它独特的意义。最终我确定3了以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中的女性意识为研究对象,因为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和其他女性作家一样,她的作品散发出浓厚的女性意识。与同时代的池莉、方方、张抗抗等女作家相比,王安忆显得有些另类,表现出来的是过于理性。有人说,王安忆的小说
7、是属于上海的,是属于女性的。的确如此,她的小说背景很少离开上海,而王安忆也几乎没有写过一个有特点的男性。在叔叔的故事中,虽然以“我”的父兄叔叔为故事的主角,但是我们可以从叔叔与几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中看到不可忽视的女性立场。叔叔的妻子、大姐、小米,德国女孩,这些女性可以说贯穿于叔叔的一生。在叔叔的故事中,王安忆从自觉的女性意识出发,重新讲述历史,反思历史,试图颠覆男性话语中心的统治,从而揭示出女性在历史依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凸现她们真实的内心生存感受,并希望呼唤女性的独立意识,建立两性平等的关系。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女性意识是女性作家是主体意
8、识之一,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首先体现为女性作家明确的性别自认即女性性别意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作家的作品在文坛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且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时的女性作家的女性自我意识、女性生命意识觉醒,她们在认识到自身的处境之后,开始以挖掘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潜力来支持她们的创作。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传入,许多女作家在写作之初就标榜了自己的女性写作观念,并刻意地去追求女权主义者们所普遍强调的身体力行。女性写作通常是比较感性化的,相比男性作家程度要强的多。“她们总是善于从男女之间的情爱和婚姻上去探讨女性的处事经验与生存困境,在文学作品中虚构理想中的命运但是回归到现实之后那种强烈的反差
9、最后总是让她们无奈地慨叹世事的沧桑与悲凉,以及女性的那种宿命意识。”1王安忆的写作就是处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所以虽然王安忆本人并不承认自己为女性主义作家,但是从社会对她的创作反应来看,她的作品往往被评论家列入女性写作的群体中来。80年代后期,王安忆发表了女性自我意识较强的“三恋”系列,被许多的评论家称为女权主义者。在“三恋”系列中,王安忆4描绘了女性的性爱心理,表现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处境、心态以及对其的超越。而在之后的许多作品中,女性也显示出她的特殊地位,她们坚强柔韧,具有着深厚的母性情怀,扮演着支配者的角色。在长恨歌米尼富萍妹头等一系列作品中王安忆创造了一批女性形象,王琦瑶、米尼、阿三、富
10、萍、妹头。王安忆曾经坦言不大擅长写男性“你们可以看到在我的小说里,凡是男性都很类型化是,比如说叔叔的故事,不像写女性那么生动具体。”可2见王安忆对女性是充满偏爱的。她还说“我喜欢写女性,它有审美的东西;男性也写,但写得很少,而且不如女性,我觉得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审美性质,可能是男性在社会上活动久了,社会化了。”3叔叔的故事问世于1990年冬天,是王安忆在长达一年的封笔之后的第一篇小说。按照王安忆的说法,叔叔的故事是“对一个时代的总结与检讨”,容纳了她“许久以来最最饱满的情感和思想”。戴锦华认为叔叔的故事4“涉及了80年代主流话语中的诸多神话。关于历史劫难,关于苦难,关于穿越现实与心灵的炼狱朝向心
11、灵与理想天堂,关于历经苦难的文化英雄,关于大地母亲、女性之爱的拯救,关于抗议性的死亡,关于人类与全球视野,关于东方与西方的交流与理解,关于写作游戏,关于崇高的欢乐与平凡的快乐,关于使命感的驱使。”总的来说是对80年代后期创作的反省和检讨。叔叔的故事5与之后的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等作品,是王安忆对精神世界的探求。陈思和认为王安忆在这几部小说中所营造精神之塔,始终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阵地,是个人精神纯净性与时代精神的丰富性的结合的产物。这一时期,王安忆注意把西方小说理论的学习、探讨与自身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其小说作品无论是在心灵探求上还是关于小说本质理解,小说叙事方式的革新上,都有了质的
12、飞跃。作为王安忆创作转型的重要代表作品,叔叔的故事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对这部中篇小说的解读,是各种各样的。根据对众多的评论性文章以及学术论文的解读和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创作的新发展向来高产的王安忆,在沉静了一年之后发表了叔叔的故事。这一年的时间,想必王安忆思考了许多。在问及叔叔的故事的创作之时,王安忆说5“它容纳了我最最饱满的情感与思想,它使我发现,我重新又回到了我的个人的经验世界里,这个经验世界是比以前更深层的,所以,其中有一些疼痛。疼痛源于何处它和我们要害的地方关联。剖到了身心深处的一点不忍卒睹的东西,我所以将它奉献出来,是为了让人们与我共同承担,从而减轻我的孤独与寂寞。”
13、疼痛是反省的开始,痛苦与欢乐是相对的,然而又是同时存在的,它6们是世代不衰的主题。陈思和曾指出,90年代初,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出现了重要转机,叔叔的故事、歌星日本来和乌托邦诗篇等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她小说创作的“新诗学”。那么什么是王安忆的新诗学呢具体指的是王安忆所提出的关于小说的四不要原则一、不要特殊材料;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立性。这四个原则,是王安忆对小说创作的一种探索,与之前八九十年代的叙事话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宋伟明认为,“尽管王安忆的这四个原则没有清楚地说出与这四不要相对应的的正面表达,但只要联系她一直以来对小说中逻辑力量的一再强调,我们便能可以感到她的用心
14、所在。”叔叔的故事正是寄托了她的这种想法,“无论是叙事中对情节逻辑7性的孜孜以求,还是叙事话语方面的主题分析效果,甚至于那种更为大胆的、将思想表白直接引入形式层面的主观叙事方式,其结果都在于增强了文本的理性浓度,而赋予它一种极为抽象和主观的美感。”同时许多评论家认为叔叔8的故事是王安忆最具有反思精神的一篇,是对现实、历史以及小说自身的全面反思。张公善的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从生活的视角出发,把作者的反思所涉及的关系分为了三个问题一是故事与生活,反思小说本身;二是审美与生活,反思现实世界;三是苦难与生活,反思历史。通过反思来寻求新的生活。不仅仅是小说本身、现实世界和历史,叔叔的故事还是对知
15、识分子伦理身份的反思。祝亚峰亦在知识分子伦理身份的反思从与谈起中认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立意在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知识分子经历“创痛”及由此引发的精神“畸变”的揭示与反思。“在90年代文学界的知识分子人文精神普遍疲软的状态下,王安忆依然高擎起纯粹的精神旗帜、尝试着知识分子精神上自我救赎的努力,以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神话营造了一个客体世界。”以陈思和为代表的评论者还认为96叔叔的故事是作家在纸上营造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之塔。作品中以作家身份出现的“叔叔”并不是一个艺术的典型,而是某种类型的符号,包含的是某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叔叔的悲剧及其精神的丑陋与虚妄即是时代的可悲之处。2、独特的叙事方式叔叔
16、的故事之所以影响甚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独特的叙事方式。1990年先锋小说如日中天,王安忆大胆地使用了先锋小说的游戏策略,创作了类似于元小说的小说形式。所谓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其中叙述者可以公开地谈论这篇小说本身。认为叔叔的故事采用了元小说的叙事手段,这差不多是评论界的共识。因为它在文本中充满了关于写作的议论,谈论的是怎样讲述“叔叔的故事”。然而,有学者认为并不能因此而把叔叔的故事称作为是一种元小说,它与一般的元小说是有不同之处的。元小说其本质上是以一种开放的话语来揭示小说的虚构性质,从而失去了与读者“真实的”话语交流。但是叔叔的故事正好相反,它并没有因对虚构性的揭示,而失去自身的真实性和
17、可靠性。宋伟明在其与小说艺术中就指出“小说在行文中不断破坏叙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把虚构的过程和写作把戏明白地袒露出来,照理说这本应使作品现实荡然无存,但事实上这种事实却并未瓦解,反倒让我们有了一种更加深切的现实感动。”他还通过进入文本,来解释这一现象10形成的原因。在解释的过程中,宋伟明还分析了叔叔的故事的情节展开手段,即“复述性叙述”和“分析性虚构”。“复述性叙述”即同一个事件在小说中被叙述多次,而每次都有所不同,并隐含完全相反的情节和动机。“分析性虚构”即叙述者在没有任何故事材料的情况下,完全通过他的主观分析来推导下一步的故事内容。陈茶风的王安忆叙事策略背后的现实人生体验认为叔叔的故事实现
18、了王安忆叙事策略的转型,叙述者以“叙述代言人”的身份讲述了一个“叔叔”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叙述者本身的故事,同时透露了叙述者这代人的精神状态。她也提到了小说的“复述性叙事”和非“元小说”性所带来的感觉和信任。而盛婷婷在的叙事解读中则从“叙述者和叙述的结构”、“元小说与小说真实性的共性”、“多层面交构的文本世界”三个方面对叔叔7的故事的叙事方式进行了解读。她用“戏剧化的叙述者”的概念来称作品中的叙述者;阐述了叔叔的故事与元小说的不同之处和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层次性。余红艳在在漂泊中寻根从新时期极大文学思潮谈王安忆小说中在谈到王安忆小说对实验小说的借鉴方面时,说叔叔的故事“展现了王安忆对小
19、说这一虚构王国的全新领悟”。小说从一开篇就是一句“我终于11要来讲一个故事了”,接着又说“我所掌握的讲故事的材料不多而且还真伪难辨。”赤裸裸地表白,让读者一开始便认识到了小说的虚构性。12姚娜的王安忆小说叙事研究认为叔叔的故事的叙事特征表现为自反式写作,有两个叙事层次“叔叔的故事”与“我的故事”;两种叙述声音“证实的声音”与“证伪的声音”。“王安忆通过这种叙述游戏方式她脱离于早期自我经验的单纯抒发,完成了对自我的批判和反思。”133、女性意识“叔叔的故事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的意义在于对男性话语世界的亵渎、解构和批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避免不了以女性作为写作对象,王安14忆也不例外。女性意识在
20、王安忆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早期“雯雯系列”还是之后的“三恋”再到90年代的王琦瑶、富萍、米尼等等,女性的形象都是十分鲜明的。相对于这些女性意识较强的作品,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识显然是薄弱很多。首先,从小说的题目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关于“叔叔”的故事。不言而喻,叔叔代表的是与女性相对应的男性。那么是不是说叔叔的故事就是一部男人的故事了呢显然是不行的。通过阅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所潜藏的女性的声音和女性的视觉。任一鸣更是把叔叔的故事看做是女性主义发展阶段的作品,她认为“王安忆的弟兄们、叔叔的故事则是从叙事学、文体学的角度,向菲勒斯男性中心提出挑战,试图突破男性中心文化的诸多对于女性话语的围困
21、,企望展示女性历史主体无名、无话语的地表之下生存的真相;不仅对女性主体浮出历史地表予以肯定,而且,对被男性中心文化围困下的女性主体进行质疑;而且,对被男性中心文化笼罩下的传统女性价值观,对男性叙事模式所造就的文学中的男性中心神话,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解构。”“可以说,王安忆的弟兄们、叔叔的故事开启15了女性主义文学及批评的闸门,实现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向女性主义8文学及其批评的突破性进展这正是王安忆之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开拓意义所在。”她还将叔叔的故事与张贤亮的绿化树进行对比,认为叔16叔的故事是对绿化树中所体现出来的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的“游戏”与“改写”。绿化树这个男性中心文化核心
22、文本,终被王安忆,一个与叔叔相异的性别的叙述者,用一种女性视觉,一种特殊的叙述方法予以颠覆与解构。”它意味着男性中心文化视域唯一局面在文学中的终结。17夏艳的男权的解构与女性价值建构女性视角初探试图挖掘男性中心社会的实质及对其的解构,从而达到建构女性价值的目的。女性在历史中一直是处于依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随着女性的觉醒,她们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于是出现了试图颠覆男性话语中心统治的作品。张咏春女性历史的重述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认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就是这么一部作品。通过对男性中心话语的颠覆,从而“凸现女性被男性话语所遮蔽的被压抑、被漠视、被剥夺的真实的内心生存感受。并希望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建立
23、起男女两性之间平等交流、尊重差别、互为补充、和谐共生的新型的健康关系,从而使人类发展实现最终的自由和谐的共同目标。”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或许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乃至整个文坛18一个最为意味深长的的审美开拓。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以上,笔者从王安忆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识入手,梳理和总结了该论题的意义以及王安忆小说的创作历程,可以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而其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是呈现逐渐深入的态势。叔叔的故事是一部划时代性的作品,它是小说创作的新发展,而且不论是在小说的叙事策略上还是小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4、方面,都具有着其重要的意义。王安忆在她的“三恋”作品中首次涉及性爱,这使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由社会层面发展到性别自觉阶段,达到了第一次突破,在这之后,王安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是进一步发展。即到了叔叔的故事,王安忆自觉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女性话语的抒写,进行女性主9义文本的建构,通过对叙事功能的质疑达到对男权社会的颠覆和解构,从而实现了新时期以来女性意识的第二次突破。这次笔者选择叔叔的故事作为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坦白的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尽管它是作者转型时期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但对这部作品的专题研究资料并不多。然而从另一方面看
25、,由于王安忆小说成就突出,所以对其小说创作的研究资料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其中当然会包含对叔叔的故事这篇小说的解读,从而给笔者提供了一些写作思路。当然,王安忆的创作不单单是小说,她也有它种文体,比如散文、戏剧等的创作,但在笔者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学术界对这些方面研究是较欠缺的,所以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四、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王朔等著十作家批判书(二),北京理工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1第168页。张东旭、王安忆著对话启蒙时代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版,第274页。张东旭、王安忆著对话启蒙时代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版,第374页。王安忆自序,乘火
26、车旅行,第43页。4戴锦华著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5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7页。王安忆自序,乘火车旅行,第43页。6宋伟明与小说艺术,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72009年7月第1版,第542页。宋伟明与小说艺术,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82009年7月第1版,第542页。龙其林王安忆创作研究综述,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9卷第92期,第38页。宋伟明与小说艺术,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010第522页。王安忆著叔叔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页。11张新颖、金理著王安忆研究资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
27、社,200912年7月第1版,第507页。姚娜王安忆小说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3页。13韩毓海“悲剧的诞生”和“谎言的衰朽”王安忆及中14国当代文学的艺术问题,王安忆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34页。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美学衍论,九州出版社,152004年10月第1版,第79页。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美学衍论,九州出版社,162004年10月第1版,第79页。任一鸣“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解读王安忆17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3版,第2页。张咏春女性历史的重述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海18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8、。五、参考文献专著1王朔等著十作家批判书(二),北京理工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戴锦华著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3张新颖、金理著王安忆研究资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4张东旭著纽约书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5王斑著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6林莹著现当代女性文学鉴赏,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7贾梦玮主编河汉观星十作家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118吴义勤主编王安忆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9张志忠主编中国
29、当代文学六十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10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美学衍论,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11徐艳蕊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论文1陈思和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九十年代初的小说创作,王安忆研究资料(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2盛婷婷的叙事解读,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3卷第2期。3张公善重建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33卷第2期。4祝亚峰知识分子伦理身份的反思从与谈起,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期第10卷。5夏艳男权的解构与女性价
30、值建构女性视觉初探,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18卷第1期。6张咏春女性历史的重述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7陈锦对一个时代的总结与检讨是有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8田丹叙述方式之浅析,科教文汇2007年9月。9任一鸣“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解读王安忆,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0龙其林王安忆创作研究综述,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19卷第21期。11吴芸茜此岸与彼岸论王安忆的小说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34卷第5期。1212张公善从“小说之道”到“生活之道”王安忆小说创作30年回顾文学界人文2009年第1期。13姚娜王安忆小说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4肖晶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5孙俊青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两次突破论王安忆小说只能够女性意识的历史地位,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16张浩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