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14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语气副词“究竟”的用法分析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在现代汉语中,副词是一类比较特别的词。首先在实词和虚词的划分上,各大家的说法莫衷一是。长久以来,人们在确定副词虚实归属时,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的分类标准。大致有四种1以功能为主的标准,即能否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2以意义为主的标准,即有无明确的词汇义;3功能意义兼顾的标准;4其它标准。从功能出发,把副词归为实词;从意义出发,把副词归为虚词。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副词内部成员的虚化程度不一,并且每个成员的搭配关系和入句条件、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等大都各具特点、参

2、差不齐,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即使用同一条标准也无法全面描述副词的系统和规律。其次,从历史传统上看。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中,虚词研究主要是为了讲清经文及其注释中的辅助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而副词在这方面又是最为复杂的,所以副词研究在自古以来的虚词研究中一直占有相当的地位。与此相应的是各代编纂的各种虚词词典几乎都包括虚词。总之,副词似乎是一类介于虚与实、开放和封闭之间的复杂的集合既具有实词的某些语法特点,比如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又具有虚词的某些个性特征,比如黏着、定位、虚化、封闭,个性强于共性,语法意义突出,词汇意义相对空灵。副词包括多少小类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划分副词的小类,还没有相对一致的意见。马氏文通

3、在“状字别义”一节中将“状字”分为六类,新著国语文法分为六类,中国现代语法分为八类,中国文法要略的“限制词”分为七类,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分五类,汉语口语语法分为九类,现代汉语八百词分八类,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分四类。在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2教材中,胡裕树主编的,黄伯荣主编的,北大中文系主编的均分为注类,邢福义主编的分七类,邵敬敏主编的分五类。各家所分小类中,大体都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这些小类。此外还有一些小类,各家多寡不一,名目也不尽相同,如“语气副词”、“情态副词”、“频率副词”、“关联副词”、“疑问副词”等等。从这些小类的名称可以看出,各家所分的小类主要是根据语

4、义划分的,尽管各类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功能上的差别。但问题在于副词小类语义判断带有的主观性,不仅造成分类的数量、名目的不同,而且名小类所包括的副词也不相同。同一个副词,在不同的书中往往被归入了不同的小类。正如吕叔湘所说“副词的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杂烩。”1概括地讲,这些年来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其进展和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天空的领域在人扩展,比一般的对某些常用副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和归纳,已经拓展到对某一类副词,或者一组相关副词的综合性研究,乃至于对共同语副词和方言副词在比较研究;研究的深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描写句法和形式,而且挖掘语

5、义的深层内涵和语用的特征倾向。(2)理论上采取多元论,在保留结构主义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只要有需要,就有选择地将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配价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等各种语言理论应用于汉语副词研究。(3)坚持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来对汉语来对汉语副词及其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将副词研究与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研究紧密结合、互相印证;研究的视觉已经扩展到副词与连词。副词与助词、副词与介词的相互关系等各个方面;力求将副词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将汉语和民族语以及外语中的副词关系起来考察和研究。(4)借鉴并运用认知语法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理论,尽可能地将汉语副词的历

6、时演化和共时变异结合起来研究,在共时平面上对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的各种交叉现象、模棱现象和两难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5)从形式或意义出发,互相检验和印证,充分揭示副词的意义和形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加强对副词的语义特征、相关预设、隐含和蕴涵、语境因素和篇章特征,以及由副词构成的格式和引起的歧义现象的研究。(6)研究方法进一步更新,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是以广泛的空际语料调查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相3关的检索软件对具体的语料进行定性分析;以归纳法为主,根据研究中的具体情况,采用和演绎相结合、相验证的互动、互证的方法;力求做到观察准确、描写充分、解释合理。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

7、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语气副词是说话人用来表达自己意志和主观意愿的副词,它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语气副词的研究不断升温,很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以不同的视角在这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语气副词的认识。现梳理如下学术专著张谊生(2000)在现代汉语虚词中从篇章的角度对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语气副词的句法功能主要有三个特点,一个是灵活性,一个是动态性,还有一个是前置性。,作者从语气副词的表义功能方面将其分为传信和情态两大类十四个小类。由于综合考虑了语法意义和功能进行分类,同

8、时又将传信和情态结合起来研究,因此这是语气副词研究的一大创新。张谊生(2000)在现代汉语副词中强调研究副词要注重将副词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变化结合起来,他根据副词虚化的程度将副词分为“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三类,并从分布与组合、传信与情态、语用与篇章三个角度对评注性副词的功能进行分析。这里的“评注性副词”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语气副词,在书中他列举了159个这样的词。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加深了语气副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张亚军(2002)在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中从形式和意义以及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在句式和篇章方面进行了研究。齐沪扬(2002)在语气词与语气

9、系统中考察了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他指出近年的研究表明语气副词实际上也具有表述性。他将语气副词纳入整个语气系统,以焦点的视角分析了语气副词的高位及低位表述功能,同时分析了口气与语气的异同,并由此为依据分析了语气副词的强调功能。4史金生(2002)在博士论文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中则以全新的视角对副词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他运用语义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首先讨论了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等情况,接着分析了制约语气副词共现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语气副词分类体系。齐春红(2008)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中以“两个三角”为研究视角,运用原型范畴等理论对语气副词这一术语的外延和内涵进行

10、了界定,确立了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期刊论文段业辉(1995)在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一文中从句类分布、句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对语气副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归纳了一部分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李泉(1996)在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中采取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将副词分成七类。他列举出666个汉语副词,其中语气副词有151个。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后来(2002)重新撰文,表示从分布入手,采取分布和意义相结合进行再分类,重新将副词分为程度、否定、关联和情态四类。李梅2001在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中认为要结合语法意义确定语气副词的范围。语气副词在各类句型中都存在,但是主要是存在于主谓句,在一般主谓句中有两种

11、分布情况。在特殊主谓句中分布则较为多样。而在句类分布方面,则语气副词在不同句类的分布极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句子对语气副词有着不同的选择性。郭新雨(2003)在语气副词在词类系统中的归属中则探讨了语气副词这一类词的内涵和外延问题。他认为可以将“难道、也许、居然、幸亏”这类表示语气的词归入语气词,以此形成“语气范畴”。语气范畴内部由语调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语气词又分成句末语气词和非句末语气词两部分。这里的非句末语气词即是诸如“难道、居然、也许、幸亏”这类语气副词。杨德峰(2005)在语气出现在短语中初探中在考察了大量语气副词的使用情况后认为某些语气副词实际上可以出现在短语中以上的这些专

12、著和论文,都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语气副词的,同时期还有很多的优秀的论文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某一个语气副词进行详尽的描写和研究。5马真(1983)在说“反而”中较为详细的分析“反而”一词,并在文章中提出它在句中出现的语义背景,同时探讨了它的词性问题,列举了三条理由说明“反而”属于副词。张谊生(1996)在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中认为“才”主要用来强调申辩性的语气和口气,经常被用在感叹句中。他认为“才”可以表示四种语气反驳、强调、加强和推断必然。邵敬敏(1997)在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中则以句法和语义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才”的用法。“才”在不同的句式中,分别表示“反驳”和

13、“肯定”。他强调表示否定意义,只是“才”在句子使用过程中所增加的派生意义。他认为对副词的研究应该从每个义项中归纳出它们的基本语法意义以及派生语法意义,同时注重两者的联系。祖人植、任雪梅(1997)在“毕竟”的语篇分析中较为详细的从语篇的角度对“毕竟”进行了分析。他们以内聚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毕竟”的语义模式及语篇功能。彭小川(1999)在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中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指出了“并”的特点,他认为“并”的语法功能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语法意义则是强调事实或看法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或可能想得那样;“又”的语法意义是从否定的角度来强调理由,从而加强对某种

14、行为、做法等的否定。马真(2001)在表加强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中指出“并”的语法意义是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因此使用“并”的句子往往含有解释说明的意思。它可以在直接否定前提条件的句子里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邵敬敏、周有斌(2003)在“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中提出“宁可”式中前后项的好坏是由主观标准决定的。周有斌(2004)认为“宁可”式都可引导意愿性选择句,但是会受到语境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加深的人们对“宁可”的认识。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6在所有类别的副词

15、中,语气副词是比较独特的。同一般的副词主要用于对谓词进行限制或修饰不同,语气副词的基本功用是对相关命题或实体进行主观评注。因此,它们在语法功能方面必然呈现出一系列特点。首先是分布的灵活性,绝大多数双音节语气副词,都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位于句中、句首或者句末。其次是组合的动态性,即只能出现在句子中而不能出现在短语。语气副词的这些特性自然引起语言学家们的注意,但正如上面所说,由于副词内部成员普遍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对语气副词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微观的层面上,即对一些常用的语气副词的功能、意义和用法进行描写和归纳。而在宏观上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直接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四、参考文献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8。2张斌、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4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5李梅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16卷第5期。6李鑫语气副词研究综述,科技信息科技前沿,2009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