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一、品读。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二、思考。 解读作者对生死的哲理性思考,培养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三、提升。 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受,母爱的伟大。珍惜拥有,体谅父母。四、对比和衬托手法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二、整体把握脉络 第一部分(1-7) 我与地坛 第二部分(8-17) 我与母亲明确:第8段的过渡作用三、文本解读第一部分我与地坛1、问:对地坛的介绍和描写集中在哪些地方?明确:3/5/7 段2、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地坛?明确:荒芜但不衰败3、反复读。齐读和个读结合。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