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61894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沪新中学课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市沪新中学课程方案让每位学生绽放生命的光彩-上海市沪新中学课程方案(初中)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概况上海市沪新中学位于浦东新区金桥功能区,创办于 1977 年。近几年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日见其好,是一所在社区内享有良好声誉、含有中学阶段七个年级段在读学生的完全中学。学校所处社区居民大都属于较低收入的工薪阶层,近年来因为社会的激烈变革,许多家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因而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够理想,有些孩子甚至根本无人管教,但在近三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坚持教育改革,以科研引领改革,积累了较多有效经验,学校教师始终踏实勤奋,以自

2、己对学生的爱和努力工作教育和影响学生。学校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热爱学校,教工敬业朴实,工作热情高,对学校发展有很高的期望。近年来相当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富于创造的学习方法,面临学习困境时缺少毅力、缺乏自信,无法在学习中体会成功与喜悦。所以如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树立起较强的自律能力、战胜挫折的顽强意志还是一个难题。学校处于两个街道交界处,所在社区非常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为了使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更大发展,学校抓住机遇,在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广泛的参

3、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学校的组织凝聚力,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学校从学生实际、学校现状出发,确立生命教育理念,强化学校的自主发展动力,以培养学生科学生命观为切入口,全校师生共同制定了让学校成为生命活动的和谐家园沪新中学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改革与试验,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激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谋求沪新中学的新发展。第二部分 课程理念和办学特色一、课程理念“课程方案”犹如培养学生成长的“配方” ,因此,学校课程方案必须体现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的绝大部分的教育内含,这是学校变革(或学校特色发展)的主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就需要构建相应不同的课程方案,从而体现

4、学校的特色发展。我校的课程方案是基于学校、学生和教师实际,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有效地将学校目标与学校师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学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以生命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生命观。将生命教育作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创建生命教育特色,使学校成为生命活动的和谐家园。遵照上海市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新课程方案和“二期课改”精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引领下,我校将继续完善学校课程,构建培养学生科学生命观的新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型课程的建设,用新的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基本形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

5、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定数量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完善基础课、拓展课、研究型课程的日常管理机制。经过三年努力,让每位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焕发生命的光彩,使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科学生命观意识。二、办学目标通过全校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学校具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系统化、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把沪新中学办成一所具有鲜明生命教育特色、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家园。鲜明的生命教育特色:学校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探索“明理体验内化”的生命教育模式,建立生命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工作机制。 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家园:逐步形成高效的课堂

6、教学,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强,初步具备科学生命观,能够成为自我发展、全面提高素质的主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同类学校中处于相对领先。教师有强烈的生命情怀,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和赏识学生, 教师的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三、培养目标学校立足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每天都能体验到学习进步的乐趣,培养能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善待环境,对人生发展充满希望和美好愿景,有较强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第三部分 学校课程规划一、 课程结构二、课程设置学生在学校修学要求:1、 基础型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必修,学科课程十六门,实践课程四门。学习期满,应按要

7、求考核,全部合格。国家课程科目初中 学科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生命科学、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学习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实践课程:军政训练(两天) 、社区服务(每学年两周)学习要求:100%出勤,并完成小结学校课程科目初中 学科课程:少儿交际口语、绿色志愿者(一年)学习要求:考查合格实践课程:校内服务(每学年一周)学习要求:100%出勤,并完成小结2、 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学校共设计学分 20 分(18 课时为 1 学分) ,共计 360 课时;要求学生在不同模块中至少选择 180 课时,并参加考查,取得 10 学分,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模块五

8、、七中部分属于指定选修课程,不同年级要求不同。初中模块一 学科类拓展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限选2 分)模块二 兴趣类拓展课程:英语阅读、英语听力技巧、化学实验研究、数有生命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国家课程 指定选修课程 自主选修课程 主题研究学校课程学兴趣、世界各地、网页制作、物理兴趣研究、四模制作、金属丝工艺、竹艺(至少选 1 分)模块三 人文类拓展课程:中学生学校礼仪、生活中的哲学、乡土历史、旅游地理、演讲与辩论、古诗词欣赏、文学鉴赏(至少选 1 分)模块四 艺术体育类拓展课程:舞蹈、合唱、口风琴演奏、影视赏析、美术作品欣赏、书法艺术、陶艺

9、制作、课本剧、学讲方言、围棋、象棋、乒乓球技法、篮球技法、足球技法、径赛(至少选 2 分)模块五 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生命教育读本认识情绪、快乐的源泉、疾病与健康、学会自我保护、灾难与急救、学会制定计划、孝心与爱心的培养、生态与环境伦理、记忆力训练、解读青春、习惯与人生、性格与人生、道德与法律、学习方法指导、就业指导(至少选 3 分)模块六 社团活动:环境保护社、科技社、心理社、辩论社、文学社、动漫社(至少选 1 分)模块七 校园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主题活动:绿色学校宣传、感动沪新系列活动、生命安全宣传、诚信周、毒品预防宣传、预防艾滋病宣传、普法宣传少先队争章活动:每周两次(每学期

10、每章获 0.5 分)班、队活动: 每两周一次,每次 40 分钟(校园节 0.5 分/次,综合实践活动 0.25 分/次)3、探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主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设,侧重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人类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不同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初中 总计 60 课时 必选学习要求:完整的参与过程,完成研究报告具体参见“沪新中学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三、课程实施(一)学生课程选择规则1、每学期初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目录填写课程选择表2、每个学生在同一时段只能选择一次课程3、每个学生的课程模块搭配需要自己

11、掌握,学校只在结束时给予检查审定4、课程一般以一学期为单位, “模块一”以学年为单位5、模块六和七,学校只提供平台,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拓展课以走班制形式实行,学校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和课程特点安排教室,学生根据自选课程到相应地点听课学习,由开课教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二)具体实施原则1、基础型课程的实施基础型课程是核心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具体表现,中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型课程,这是中学毕业达到基础性学力的基本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围绕“科学生命观教育”的办学特色,确立本组的教科研课题和组内教师的有关子课题,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收获。根据科学生命观教育的需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内容特点

12、,逐步寻找、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要求。2、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建立学校课程开发的制度化管理,进一步确立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课改中的积极性,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明确课程管理的内容及相应的工作规范,建立有利于课程改革和管理的运行机制。不断修正、完善课程框架,要求各拓展课教师自选自编教材,争取三年内学校课程教材的自编率占全部课程的 10%,完成 3 门生命教育拓展课自编教材。开展绿色学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 100%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其中 20%的学生能自觉为保护环境作宣传。开设生命教育拓展课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及感受到情境中的生命体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人在某种情境下的需要,能够

13、与他人有更好的互动,从而更加珍惜生命。3、研究型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是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学科知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周围的现实生活,寻找、发现可研究的问题,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开始进行专题研究。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采用观察、调查、资料收集、讨论、辩论、实验等生命教育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做一个对自然、他人和社会充满情感的真、善、美的人。完善对科技、环保、心理、文学等社团的管理,在组织、计划、内容、形式、师资、场地、设备、

14、经费、管理等方面规范社团的建设。力争每年有一批环保方面的探究性论文四、课程评价指导意见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由学校教导处初步把握,在学习结束后由参与学生给予评定。每次选择学生超过 20 人给予开设,并记合格。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任课教师掌握。主要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的态度和结束考查(实践、口试、调查、小结、笔试、小组活动等方式) 。3、对于课程评价结果由教导处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对结果由任课教师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并记相应学分。4、对于综合性课程或社团课程,按参与学习证明由班主任记入成长手册;5、对于研究型课程,指导教师与课题组同学保持密切联系,每周至少开一次讨论会或“碰头会”

15、 ,并有活动记录。各研究课题小组学习和活动记录在相关记录手册和学生个人成长手册中。五、课程实施保障措施1、建立完善的学校课程管理领导体系,成立学校课程管理领导小组,保证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课程决策程序。学校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的课时比例进行安排;加深对各类课程的性质、功能、特征的认识,充分认识各类课程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科学生命观,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调整拓展原有的课程内容,提高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教育作用。第一,学校要逐步完善课程实施制度。无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要做到定时

16、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名单、有备课笔记、有考核登记表、有小结;第二,学校要逐步完善课程决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多方面参与的课程建设与编制机构,形成学校课程体系的集体决策程序;学校要逐步形成和完善激励教师积极开发、开设高质量课程的制度与机制。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各学科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全校所有教师都要在教学中自觉地按照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各学科提示的生命教育内容,主动地、创造性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以落实。充分认识拓展型课程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创新能力上的重

17、要作用,调整拓展现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途径上有所突破,完善拓展型课程的管理,使之更加规范有效。学校积极开发校内资源,引进校外专家、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试验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精神。注重物色、发展拓展课教师队伍,尤其是生命教育拓展课教师,争取在三年内基本建起校内外结合的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教师资源库。附:上海市沪新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附:上海市沪新中学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上海市沪新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拓展型课程是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

18、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载体之一。2006 年二期课改新教材在起始年级全面启动,所以对拓展型课程进行先期探索与试验,为二期课改课程的正式全面启动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拓展型课程就是在基础型课程基础上,体现知识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精神、方法、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着眼于对基础学力的培养,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培养。通过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也会有更大的提升,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同时也为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提供更宽泛的背景知识,为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19、 。就教师而言,拓展型课程跳出了课本学习的框架,也能充分展示教师专业知识以外的教学才能,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是丰富知识储备,展现个人风采的又一天地。因此今年学校先邀请一部分有特长,有余力,有兴趣的教师担当我校开设拓展型课程的“领头羊” 。今后随着二期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和校本教材的不断完善,学校在时间、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开设颇具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二、课程设置我校拓展型课程分学科类、兴趣类、人文类、艺体类、生命教育、社团活动类、专题活动类七个模块。模块五、模块七中的部分课程,根据年级学生特点,规定相应的指定选修科目。 (另见各年级拓展课阶段

20、要求)三、安排实施主讲教师在学期之初向教导处提交课题,制定实施计划,由教导处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进行审核筛选,统筹安排,列入课表;同时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协助作好报名、协调、学生管理等工作;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个人发展方向进行自主选择。拓展型课程定时定点。有专人负责点名检查,教导处也将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期终讲义检查等形式加以督促和管理,以保证拓展型课程最终得以圆满完成。四、评价奖励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由学校教导处初步把握,在学习结束后由参与学生给予评定。每次选择学生超过 20 人给予开设,并记合格。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由主讲教师制定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学生的出勤情况

21、、学习的态度和结束考查(实践、口试、调查、小结、笔试、小组活动等方式) 。3、学期结束需有小论文、学习心得、考试或竞赛等,选出其中优秀者汇总并交教导处。学校将对竞赛获奖者、论文优秀者、心得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受学生欢迎,成果突出的拓展型课程也将有奖励。4、对于课程评价结果由教导处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对结果由任课教师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并记相应学分。5、对于综合性课程或社团课程,按参与学习证明由班主任记入成长手册;拓展型课程的评价按课程内容的不同。上海市沪新中学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为了使我校研究型课程管理呈现科学性和规范化,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适用于我校

22、各年级,各年级必须执行。 一、研究型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1、研究型课程的性质研究型课程是由学生自己设定课题或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的教育活动,它与必修课程、拓展课程和活动课一起组成我校的课程结构,但研究型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依据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或规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或探究式的研究。 2、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体地说,是使学生具有创新、探索、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具有批判、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研究的能力;具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发展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获得亲身参与研究

23、探索的积极体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沟通与合作;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学会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操作技能与基本技术。由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与自我发展的需求研究型课程的目标要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尝生的不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弹性。二、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1、学生课题研究过程一般为一学期,采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大多使用课余时间。 2、课题申报。在学年初,在学校课题研究教学工作组指导下,由年级组组织进行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研究申报表 ,包括课

24、题研究的内容、进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等全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学校也把相关课题推荐给学生。 3、课题认定。课题认定一般由班级组织进行,学生递交课题研究申报表,指导教师写出认定意见,最后由学校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进行审核。 4、学生研究的课题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己聘请,可以是学校推荐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自己的家长、亲戚或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课题研究小组学生必须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及时汇报自己研究活动的进展,主动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学校课题研究指导小组通过年级组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确立好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成果

25、的形式等,并填写课题研究计划表。 6、在学生课题申报至结题过程中,参照大多数学生的研究进程,由学校年级组具体负责组织辅导讲座。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讲座内容。 7、学校由教科室具体负责进行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学生定期向学校反馈研究进程及遇到的问题,教科室教师与指导教师一起检查教学情况,及时协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研究进程中如实填写课题研究计划并以周记的形式进行实录。进行调查研究或实验的课题还应当写出调查研究方案及反馈内容,指导教师应做记录。当课题研究基本结束后,学校应组织成果活动。学生课题的成果包括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活动策划等) 、研究过程的体会

26、等,最后成果汇总到教研室。 8、学校组织对学生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学生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自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成果写出评定意见;由年级组和教研组指导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互评,并推荐出优秀研究成果;由学生课题研究工作小组组织成果优秀的学生进行论文答辩,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特长认定;学校召开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表彰大会,组织进行学生研究成果的交流,表彰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课题研究小组和个人。所有评审结果均交教导处备案。 三、研究型课程的评价 1、研究型课程以考核合格论定。指导教师与课题组同学平时须保持密切联系,每周至少开一次讨论会或“碰头会” ,并有活动记录。学生参加活动次数记在

27、每个课题的出勤表上,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研究性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题完成后,需有论文、作品或相应的制作、产品等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各研究课题小组学习和活动记录在相关记录手册和学生个人成长手册中。2、指导教师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我校将研究型课程的评价纳入学校学分制评价管理体系。课程评价学分由基本学分与奖励学分两部分构成。基本学分,是课程管理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凡参加课程学习,学习态度较认真,并能完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均能得到该课程的基本学分。奖励学分,是课程过程性与成果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凡达到研究型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其成果又有创新之处,

28、或成果虽不突出,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特别认真、积极、主动的学生,均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 3、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评价分为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不同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方式进行。对态度、习惯、价值观等的评价,采用“自由叙述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形式,由指导教师从态度、习惯、价值观等评价指标入手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力与方法的评价,可以采用“作品分析法”对学生的能力和方法进行评价,即从学生完成的研究论文(课题报告)的质量分析其科学方法、能力的水平。还可以在由此进行初步评定的基础上,辅以“访谈法”和对学生研究全程的记录进行分析的方法,加以综合评价。 4、学校对

29、优秀论文进行评比、奖励。优秀论文汇总成集,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或两次优秀研究成果报告会。 四、研究型课程的组织机构 1、在校长室的领导管理下,年级组组长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并根据研究型课程的结构,教研组为主导,调控、完善教学组织实施;组织研讨课进行交流评价;并请专家组织论证指导。每学期、每学年开展组织实施工作小结,总结研讨并定期向校长室汇报教学情况,听取指导意见。 2、教导处负责对研究型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 (1)给全体教师举行有关现代教育思想和学理念的讲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让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帮助教师掌握研究型课程教学指导的策略、管理协调的技巧、教学评价的原则等。

30、 (2)建立教师协作管理课程的体系,分清管理责任的层次,发挥每个教师的独创性。每月召开一次教师集体会议,了解各个课题组的进展情况和教师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通报下一阶段研究型课程的工作安排。(3)学校要求各科每一位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型课程的研究,每位教师每学年提供 23 个研究性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导处对各课题做不定期抽查和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取消该课题的活动及相关学分。课题完成后,由教导处指派指导教师或专家进行课题评价,选出优秀论文汇总成集,并做好每届学生的研究资料存档工作。 3、对学生的管理:(1)组织课题研究系列活动。根据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有目的地为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举办系列讲座和活动,如开设为解决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的讲座,观看有关科学研究的影像资料,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情况等,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理顺研究思路。 (2)重视对研究过程的指导。研究开始之前要求学生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开题报告或研究方案,对每一步的研究过程进行详尽的规范化的记录。学校要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状况,帮助解决发生的问题。 五、教学辅助资源的管理 对教学辅助资源的管理。对各研究专题所需的物质资料进行登记造册,由教导处进行统筹管理。在课题研究期间,由教导处合理安排和调配辅助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