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24258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1第 12 讲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12.1 概述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

2、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本章有必要向鉴赏者就中国古玉及玉文化基本内容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引起鉴赏者对中国古玉及玉文化的兴趣和重视。12.2 中国古玉简介12.2.1 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1、以色辩玉玉石被中国古代

3、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2、玉与器同称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是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这两个概念照理说是不可混用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

4、概括之,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玉与器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关,玉为人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所突出的也是其美质。礼记效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玉之美,在其质,82由其质”。正因为古代人们较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质,故琢磨与未琢磨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3、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联系根据中国古代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并根据见之于史册各种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的大量传说,中国古代关于玉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万物主宰说:这种说法将玉的地位推崇为万物的主宰;天地之精说:

5、这种说法将玉形成归纳为天地之精华;道德楷模说:玉在礼仪上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种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玉被用作巫术活动的主要器具。玉还具有治病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这一认识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应具有相当的科学基础。这些说法就其实质来讲,是表明当时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相关,这一整套玉的理论完全是以玉论人,讲的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形象。12.2.2 品种和用途中国古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种日趋繁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家族。不同着眼点,可有不同的分类。本书仅从中国古玉的用途出发,对其品种及用途作简要介绍。1、石器类本应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

6、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但从玉石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一类特殊的玉器,因为许多石器都符合耐久、美丽等特征,考古发现的许多石器也是用今天的玉石材料制成的,同时它们也记录了当时人类行活状况的许多信息而具有较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石器的主要品种有: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石簇、石核、小石片、石砧、砸击石器、锤击石器、石锥、石纺轮、石钺、石耜、石铲、石锄、石犁、石戈、石凿、石锛、石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臼、石珠、石环等。2、礼乐器类这类玉器各种中国古玉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古代进行祭祀活动、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玉器,其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1

7、)玉璧:是“六瑞”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器。呈圆形、片状,中部有孔。环状实体部分称“肉”,孔洞部分称“好”。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之说。其形状如图11-2-1。玉璧的颜色为天蓝色,是礼天的玉器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之记载。图 11-2-1 玉璧的形状和尺寸示意图图 11-2-2 玉琮和形状示意图83(2)玉琮:一种中间为圆筒状,外圈为正方或钝角四方形的器物,见图11-2-2。琮的材料要求为黄色,琮是礼地的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玉琮的外方内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穿孔代表天地之间的沟通。此外,玉琮还被用于符瑞、敛

8、葬等。(3)玉圭: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它是六瑞中最为每繁杂的一种重要礼器。若板状器顶端为平的,称平首圭,顶端为尖的则称尖首圭,其形状见(图11-2-3)。制作圭的材料要求是青色的,它是礼东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青圭礼东方”的记载。此外,玉圭还用于代表地位高低、符节、行使征守恤荒、和难聘女、治德结好、易行除慝等功用。图11-2-3 圭的形状示意图(4)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一端斜刃,另一端穿孔,说文云:“半圭为璋”。其形状见图11-2-4。玉璋也是六器之一,作璋的玉材要求其颜色是红色的,璋是礼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赤璋礼南方”的记载。图11-2-4 璋的形状

9、示意图(5)玉璜:是一种圆心略缺的半圆形片状物,两端各有一孔。说文释璜:“半璧也”。但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璜仅三分之一璧(图11-2-5)。璜也是六器之一,且是其中样式最繁硕、数量最多和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礼乐玉器。做璜的玉材要求其颜色为黑色,璜是礼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此外,玉璜也作为佩饰物。84图11-2-5 璜的形状示意图 图11-2-6 琥的形状示意图(6)琥:是圆雕形片状体或饰虎纹形的虎形器(图11-2-6)。要求做琥的材料为白色,琥是礼西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白琥礼西方”的记载。同时,玉琥也是王候用以调兵的信物。(7)珑:龙形玉

10、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历代关于龙有无数神奇的传说。许慎说文中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秦汉以后,玉龙主要是作为“祷旱玉”,民间认为龙能呼风唤雨。(8)玉磐:一种标准形制如矩形尺状的器物。中国上古时,玉磐是宫廷举行大礼秦乐时的主要打击乐器。(9)玉册:是由数块扁平长条形玉片组成,上面书刻文字,内容有祭祀、明誓、悼文、记史等,是上层统治者的专用物。3、佩饰类和装饰类佩饰类和装饰类玉器的品种繁多,十分庞杂,大致说来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几大类。以下对其中几个常见的品种作进一步描述。(1)瑷: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大孔,其孔径与其边缘之比为1

11、:2,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瑷”可用证明。瑷主要作佩饰用,但也有其它用途,例如作请召的信物,旬子说:“召人以瑷”,还作为引导君王上阶之器,以免君王失坠等。(2)环:形同璧,区别在于肉和好的比例,尔雅云:“肉好若一谓之环”。古人佩环是为了象征自始至终不渝的精神,除佩饰外,还用来传递回归、回还的信息。(3)块:是一种带缺口的环形器,产于新石器时代,常作耳饰。古人佩块有两个含义:一是决断事物;二是表示断绝之意。(2)冲牙:片状长牙形玉器,是佩带在人身较下部的玉器。(3)玉翁仲:人形佩饰。传说翁仲姓阮,越南人,秦朝时来到中国,他体高魁梧,作战勇敢,攻无不克,为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像制作成不同的雕塑和佩

12、饰,并用来驱魔避邪、保全平安。(4)玉刚卯、严卯:方柱形玉器。中间有一穿孔,一般是用白玉琢作,成双成对。严卯刻文曰:“疾曰严卯,帝今夔化,慎玺固伏,化兹灵殁,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代贵族习惯佩饰刚卯,认为可以去凶化吉。(5)玉斛:角形圆柱体,礼内则云:“左佩小玉斛,右佩大玉斛”,除佩饰外,还有实用价值。(6)玉剑饰:用于剑及鞘上的装饰玉件,常见的有剑首、剑格、遂、剑等。(7)搬指:体作圆筒形,戴在手指上的玉饰。(8)玉镯:是一种短筒形腕饰,为古代人们最早和最基本的装饰器件之一,故历代以来,流行不衰。85(9)玉带板(跨):佩带在腰部玉器,由许多玉片缀附在革带上而成,据说由

13、唐高祖李渊所制。玉带板不但作佩饰,而且是身分和等级高低的标志。据新唐书东服志记载:“三品官着金玉带,13跨;四品8跨;五品10跨;六、七品官是银玉带9跨”。(10)玉人:人形玉饰品。品种很多,有各种人像、佛像、观音等古人佩玉人饰,一是纪念,二是为了保佑平安。除上述之外,还有如玉鱼、玉片饰、玉坠、玉牌、玉锁、玉发箍、玉簪、玉笄、玉帽花、玉带钩、玉带扣、玉提携、朝珠、手串、朝带、顶圈、香囊、兽形器、人首形器、飞天、方勒、生肖、法轮等,在此不一一列举。4、兵器和仪仗器类玉兵器和仪仗器主要出现在商、周两代,以商代前期最为突出。主要品种有玉戈、刀、戚、钺、牙璋、斧等(图11-2-7)。图11-2-7 各

14、类玉兵器示意图5、葬玉类葬玉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汉代。其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陪葬之用,即将死者生前使用的玉或专门为死者制造一些玉制品随死者葬于墓中,或是让死者灵魂得到安慰,或是让死者进入阴间仍能飞黄腾达、高官厚禄;第二类是专门的丧葬器,古人迷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丧葬品的主要品种有:(1)玉衣:有称玉匣或玉柙,用金丝银丝或铜丝将上千块小玉片联串而成的衣服。玉衣起源于汉朝,分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级。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更次一级的用铜缕玉衣。(2)玉含: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器,含玉有蝉形玉、玉鱼、珠、玉贝等(图11-2-8)。图11-2-8 几种

15、玉葬器示意图86(3)玉塞:堵在死者九窍(两眼,耳,两鼻孔,口、前后阴)的玉器。塞耳鼻、前后阴者一般器形如棒,横截面或六角、八角或圆形,一端略细,一端略粗,眼塞一般是片状,男子则套以琮形器。(4)玉握:葬死者时,执在死者手中的玉器。早期并无一定的规定,但汉代盛行握玉豚,即小猪。猪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家畜,是财富的象征。6、陈设类陈设类玉器始见于商、周,但以明清最为多见。主要品种有:(1)玉山子,即以玉雕成一座小山,上面雕以树木、房屋和人物,最有名的玉山子是清代如“大禹治水图”等。(2)玉鼎炉、瓶、壶,即是用玉制成的鼎、瓶(花瓶)和壶。一方面作陈设用,另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如炉用以燃香。(3)玉屏,

16、是用玉雕琢成的方形或圆形片状玉器,上饰各种花纹,插于木座或玉座上。(4)玉辟邪,是一种神兽,其形象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并在西汉开始流行,被视为吉祥之物。(5)玉花插,是仿自然的仿生玉雕品,明清两代多见,作品有鸣凤在竹,鹿鹤同春,松竹梅三友,双鱼,白苹等。玉花觚,仿青铜觚的玉雕器物。(6)玉如意,形状为长柄钩,钩形扁圆。上饰有八仙过海,梅松竹图,鹤桃图,灵芝、万年青松等。7、生活用器主要指一些玉制器皿。最早始于商代,如玉茛。古玉中常见的玉器皿有:玉角杯、玉卮、玉奁、玉灯、玉羽觞、玉碗、碟、杯、瓶、文具(砚、笔、印盒、笔筒、笔架等)、酒具、玉璇玑等。12.3 中国玉文化12.3.1 中国玉文化的产

17、生1、什么是中国玉文化?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中国玉文化的产生中国玉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提出一些关于玉文化产生原因的看法,以便与鉴赏者交流。(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与旧石器时期的玉器相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既经过了打磨,又经过了穿孔,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美观的效果。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

18、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工艺,可祖先们竟为之实实在在奋斗了几十万年之久。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87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

19、、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列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都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

20、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玉石是当时人类用

21、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3)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例如,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

22、致于玉石都显了灵;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的,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4)玉振之声与文学艺术:巫术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礼

23、天祈福,祭祀祖先等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曰:“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就是证明,巫术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巫师带领一群人边唱边舞边敲。而历史记载和分析表明,敲打的东西就是玉石,尚书舜典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描述了古人进行巫术活动的情景,即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人们模仿着百兽的动作,开始狂热地舞蹈。玉是当时88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古人把这一特征作为衡量玉石的标准,及“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还是混为一体的,但到了阶级社会,便开始一分为二,发展成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的部分,原始歌舞演变成“乐”,巫术礼仪演变成“礼”。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玉从参与

24、歌舞,巫术礼仪活动而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开端之一。12.3.2 玉在古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中国国家的产生与玉文化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取决于许多因素。但通过对玉的研究明显看出,玉在中国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过极大的推动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

25、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2)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国家意识:同任何国家产生一样,中国的国家历史也经历过由血缘氏族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由氏族社会向古代都市演进的历程。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

26、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如玉器时代的玉璧和玉琮可广泛出土于中国的各个地域,于是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这些现象在山海经和尚书中有很多描述。(3)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4)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军队和武器。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

27、的作用,玉的礼乐器、工具,仪仗器和葬玉等都是其重要的内容。总之,玉与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原因在于它本身固有的强烈的两重性,即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当作为工具、器物和财富使用时,它属于经济范畴;当它作为艺术品为人们所欣赏时,就能使人联想,遐想以至于幻想。于是乎关于玉的多种神奇观念,包括符合人类善良愿望的观念、迎合统治阶级奢望的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各项习俗和规定,都统统产生出来了。玉器的产生要远早于其它材料的工艺品,它最易为上层建筑吸收和运用,客观上只有它具有较早地登上政治舞台的条件。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产出数量之大,使用地域之广,运用形式之高,社会理论之丰富,确实无他物

28、89可及。因而,当古代社会各种文明最终汇成古代地域内的统一意识形态(即国家意识)时,曾经大量溶进了玉文化这个内容,并在中华民族祖先形成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玉文化与古代国家政治理论的联系玉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实际上就是当时国家政治理论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下列四方面内容:(1)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注也。”董仲舒也说:“古之造文

29、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美玉。另“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参通”与王之连贯,两者关系奥秒,意味深刻。许多经学典著作中有众多的描述,证明“三玉之连”实际上就代表“天地人参通”。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本质上就是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通过它,便能勾通天、地、人间的愿望和意识。(2)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

30、魅力。这一学说的论点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例如周礼正义引郑注日:“货,天地所化生,谓之玉也。金玉并天地所化生,自然之物,故谓之货。”,此外白虎通义考黜篇、财货源统和玉纪等均有相同论述。(3)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这种说法也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记载中。典型的有说文释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行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礼记聘义中:“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

31、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似栗,知也;廉而不技,义也;垂之如队,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君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也,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4)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崇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这种说法在古文文献中记载也很多。例拾遗记高辛载:“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马瑙为

32、瓶孟及乐器,皆精妙轻丽,中国人有用者,则魅不能逢之”。同时相信玉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东晋葛洪著抢扑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又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等等。12.3.3 玉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文学、历史著作90玉对中国的文学、历史著作影响极大,许多著作都以玉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论述,如前面提到的山海经,拾遗记等。这里再以以三礼和红楼梦为例来对玉与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1、玉与三礼三礼是周礼仪礼和礼记的总称。它所叙述的内容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是当时社会

33、中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的最高训条。它包含有当时帝王贵族及整个统治阶级的一整套礼节和仪式,也包含有建立这种教条的指导思想。“礼”在当时是用来巩固统治的严格制度,在后世则一直为封建伦理的依据,三礼对现代的思想和行为道德规范仍有重大影响。这样重要的三礼中关于玉的论述相当多,可以说玉是三礼的重要内容,仅以周礼而言,玉的规定达数十条,如果把这一部分文字抽出来,足以汇成一部关于我国古玉器从理论到使用各方面的较完整的历史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了我国古玉理论、分类及使用规定;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诸领域;就其用途方式而言,它遍及祭祀、庙制、朝聘、盟会、婚丧、车

34、服、宫室、器物、音乐等方面;就其所能表示的功能而言,它可代表天地鬼神、王权象征、国家财政、人格化身等。正因为三礼对玉的关系极大,姚士奇先生提出了“三礼玉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1)管玉机构(玉府):周礼明确规定,玉府属于天官,其人员组成:“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共78人。对玉府藏玉责能,周礼也说得很清楚;“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斋则共食玉;大丧其含玉复衣裳角枕角泗;若合诸侯则共珠磐玉敦;凡玉之好赐共其货贿”。周礼还有一介官名叫典瑞,隶属于春宫,专门管理玉瑞和玉器。“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辩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2)六器

35、与六瑞:六器与六瑞是古代最重要的礼器,周礼也有明确记戴。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3)玉的用途:三礼根据用途将玉分成礼用器、祭用器、丧葬用器、佩用器、财货用、军用器、节用器、嵌用类、食用、乐用等类型(4)用玉规定:三礼还对玉的具体使用方式定下了人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其内容包括:鉴玉尚质:即要求玉制品雕刻朴素少纹,着重突出玉的美质,礼记有这样的说法,“大圭不琢,美其质也”;执玉尚谨:要求执持用

36、玉时必须严肃认真,不得马虎随便,礼记曲礼是这样讲的,“惟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受珠玉者以鞠,受弓剑者以袂,饮玉爵者弗挥”。“凡执玉,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器,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用玉尚慎:古之用玉,公礼用私礼要严格分开,不得混同使用。总之,三礼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历史著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中众多关于玉的论述是我们研究中国玉文化最重要的参考资料。2、玉与红楼梦在中国历史上,红楼梦是另一部著名的与玉关系密切的著作。作者曹雪芹举家食粥,十年辛苦,泪尽而逝,方哭成红楼梦此书,洋洋百万多言。此书原名石头记,即从一小小的石头“通灵宝玉”的出土写起,到此石头的失踪而结束,全书借此全面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