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五河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十月I前 言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自 2012 年 1 月批准实施以来,在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用地需求、增强依规用地依法管地意识、改善土地生态条件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五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促进五河
2、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6125 号)文件精神,结合五河县城镇规划的建设要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需要等实际情况,编制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县土地利用方针,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及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II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目 录前 言 .I第一章 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1第一节 区域概况 .1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2第二章 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一节 现行规划主要调控指标 .5第二节 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三章 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一节 指导思想 .8第二节 调整原则 .8第三节 调整依据 .9第四节 调整期限 .10第五节 调整范围 .10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1第一节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 .11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第四节 基础设施等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19第五节 其他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20五河
4、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I第五章 “三线”划定情况 .22第一节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2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 .25第三节 城市开发边界 .27第六章 建设用地管制及用途分区 .28第一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28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1第七章 土地整治安排 .35第一节 积极推进农用地整理 .35第二节 大力开展工矿复垦 .35第三节 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35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6第五节 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 .36第六节 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37第八章 乡(镇)域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一节 乡(镇
5、)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 .38第二节 乡(镇)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40第九章 规划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1第一节 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41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42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II第三节 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分析 .44第四节 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45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7附 则 .51附 表 .52附表 1 五河县重点生态保护区名录 .52附表 2 五河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 .53附表 3 五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4附表 4 五河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5
6、附表 5 五河县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表 .59附表 6 五河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变化情况表 .60附表 7 五河县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60附表 8 五河县“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60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第一章 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地理区位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地跨淮河两岸,属蚌埠市辖县,位于东经 11724 11805,北纬 3254 3320。区位优势良好,北接宿州、西临蚌埠,东邻江苏省泗洪,南依滁州市凤阳县,位于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现有食品、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酿造、塑料、包装、服装、
7、玻璃等工业企业 200 余家,生产 1000 多种产品。沱湖、天井湖、香涧湖三大湖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具有天然的水产养殖条件。6 万亩水面的沱湖是各类水产养殖基地,其中中华绒螯蟹和沱湖野鸭享誉国内外。二、自然条件五河县地处中国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种丰富,物产丰饶。水资源是五河的第一大资源。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流,沱湖、香涧湖、天井湖三湖相连。五河是安徽省水产大县,沱湖是全国保护湿地、安徽省级自然保护区。盛产的中华绒螯蟹,以其体大、色青、味甜而享誉海内外,侧身“中国十大名蟹”之列,占据安徽省河蟹出口的三分之一。银鱼、千头鱼、大青虾,沱湖野鸭,汉白玉贡米等名优
8、特产,早已成为大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中城市超市的抢手货。五河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丰富的矿藏。连绵起伏的大巩山藏金纳宝,掘金历史上溯于宋元时期,如今已经探明黄金储量 10 吨,重晶石储量 40 万吨,蛇蚊岩 2 万吨,初步展现了良好的开发前景。五河电网建有 220 千伏变电站 1 座,110 千伏变电站 5 座,35 千伏变电站 16 座,具有较强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资源不受季节时段限制,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需要。三、社会经济2014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6430.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8.9%。其中:一产实现增
9、加值 505967万元,增长 5.3%;二产实现增加值 448342.9 万元,增长 12.4%;三产实现增加值 432120.6 万元,增长 9.2%。三次产业比重为36.5:32.3:31.2。年末全县总人口 668591 人,比上年增加 4477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81455 人,占总人口的 12.18%。全县人口出生率为 29.4,比 2013 年上升了 14.8;死亡率为 5.9,比 2011 年下降了 0.6;自然增长率为 18.7,比 2013 年上升了 16.57 。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10569 元,比上年增加 1107 元,增长1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9
10、50 元,比上年增加 1730 元,增长9%。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一、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32014 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五河县沫河口镇划入蚌埠市,全县土地总面积由 159500.96 公顷减少为 142856.12 公顷,其中农用地105132.9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3.59%;建设用地面积 19336.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54%;其他土地 面积 18386.3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87%。农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87732.69 公顷、262.27 公顷、3707.84 公顷和
11、 13430.18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61.41%、0.18%、2.60% 和 9.4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 15607.82 公顷、3728.94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0.93%、2.61%。其他土地中,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的面积分别为 17556.68 公顷和829.70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12.29%和 0.58%。二、 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县土地利用率为 87.13%,土地垦殖率达 61.41%。(二)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小,三者的比例约为 6.0:1.0:1.2。(三)经济发
12、展沿轴线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五河县经济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一条城镇发展主轴、两条二级城镇发展轴进行布局,轴线两侧是建设用地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4(四)经济增长加快,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随着开发区的日益壮大,大型工业企业落户开发区,中小型企业向开发区和部分城镇工业集中区集中,五河县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度逐年提高。(五)其他土地以水域为主,不适宜进行大面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略显不足。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人均占有耕地量逐年下降,耕地保护压力大。1996 年,五河县人均耕地为 1460 平方米,2005 年
13、人均耕地为 1350 平方米,2014年人均耕地为 1312 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降低,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园地、林地面积相对较小,分别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0.18%、2.60%;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面积相对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 8.92%,且分布较为分散,削弱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益,降低土地使用的效率,土地浪费较为严重。(三)土地利用总体效益不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2014 年五河县单位土地的 GDP 产出为 9.7 万元/公顷,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达到 233 平方米。从投资利用强度和人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来看,五河县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还有很大潜力,需进一步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