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2978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题报告 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股利政策 是一个具有重大 研究意义的 课题 。 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核心内容,其中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财务 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 ,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 。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对股利分配有关问题采取的基本方针和态度, 股利的发放 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 对上市公司自身来说,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对广 大投资者而言,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理解上市公司的

2、经营状况,为其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保护有关利益各方的权益,增强市场各方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使整个资本市场朝着健康、有序和稳定的方向一发展。 企业价值是企业各个项目的现值之和,它的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股利政策在股份制企业经营决策中占重要地位,是企业核心财务问题,对企业的市场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股份制企业应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公司经济发展的股利政策。 希望通过对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和企业价值 的 相关性 分 析 ,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上市公司为例展开研究, 通过对 其 2007 年度至 2009

3、 年度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实证研究 方法,得出相关的研究结果,从而 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的建议及改进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著名财务金融学家米勒 (Miller)和莫迪格里亚尼 (Modigliani)(1961)提出“公司的价值只依赖于其基本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而不依赖于如何将利润在留存受益和股利间进行分配。”后人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删理论或股利与企业 价值无关论。 MM理论认为:股利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美国的 Litzenberger和 Ramaswamy(1979)首先提出税收效应理论,他们认为税制能够对上市公

4、司股利分配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来源于资本利得税的税率低于股利税率。投资者的目标是在特定风险下使税后收益最大化,当资本利得与股利收入存在税收差异时,如果企业保留盈余少发股1 利或不发股利,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 信号传递理论放松了 MM理论对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当局拥有相同的信息这一假设条件, John Lintner(l956)最早提出信号传递理论,而米勒 (Miller)认为,未预期到的股利变化会向市场提供有关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因此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这就是股利分配的信息含量假说。此后 Ross(1977)和Bhattacharya(1979)把股利分配的信息含量假说和

5、信号传递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最终形成了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现实中信息在各个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分布概率是不相同的,因此时常发生信息不对称。 MM理论假设公司的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经营者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会从股东的角度出 发致力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委托代理成本理论就是在放松这一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Frank H.Easterbrook(1984)用委托代理成本理论解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委托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将其财产委托给经营者代理经营,于是产生了委托一代理关系。 国内: 刘星、李豫湘和杨秀苔( 1997)最早采

6、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们以 1992年和 1993年的 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其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法 人股比例,每股净资产,股票市盈率,行业平均股利支付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吕长江和王克敏 (1999)采用林特模型检验了在 1998年影响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股利政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的规模,股东权益比例和流动性越高,股利支付水平就越高;国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比例越低,股票股利支付额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与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支付股票股利以满足股东的要求。杨淑娥 (2000)的研究表明,红利主

7、要受货币资金余额和可供股东分配额的利润影响,并与他们成正相关关系。原红旗 (2001)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原因,得出结论:中国现行股利政策不仅没有减轻代理问题,反而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就越有可能选择高额的现金股利,从而变成控股股东转移现金的一种重要手段。 张水泉 (1997)以上海股市 1992年、 1996年之间的 350个股利与配股事件为样对事件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动进行了检验,得出在空头市场现金股利的异常报酬率最大,送股次之,配股最小;在多头市场,情形正相反。魏刚 (1998)对 1997年度上市公司分配预案进行了研究,关于派现和送股得

8、出结论,市场 欢迎送股。都志灵、梁博和李晨辉 (1999)使用事件研究法将 1996年度 205家样本公司分成派现,送股,配股和不分配四组进行研究,发现四种分配方案对股价的影响存在2 显著的差异,投资者对送股的市场反应最为强烈。陈晓、陈小悦和倪凡 (1998)研究了 1996年以前上市公司的首次红利分配政策,认为市场混合股利公告和股票股利公告带来的超额收益显著性水平较高,而纯现金股利不受市场欢迎。 3.参考文献 1李常青 . 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1. 2先轲宇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 2008. 3赵玉章

9、 . 有关股利政策问题的研究 J.金融经济, 2008(06). 4杨华 .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综述 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06). 5李静 .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 2006. 6朱建琴 , 张东璞 .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经营管理者,2010(11). 7原红旗 .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J.财经研究, 2001(03). 8孙月飞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10). 9徐晓颖,张光华 . 中国上市公司 2006年股利政策分析 J.上海企业, 2007(03

10、). 10魏刚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 J.经济研究, 1998(06). 11张水泉,韩德宗 . 上海股票市场股利与配股效应的实证研究 J.预测, 1997(03). 12都志灵,梁博,李晨辉 . 分配方案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案例 J.世界经济,1999(10). 13陈晓,陈小悦,倪凡 .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J.经济科学,1998(05). 14杨淑娥 . 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会计研究, 2000(02). 15吕长江,王克敏 .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J.经济研究, 1999(12). 16刘星,李豫湘,杨秀苔

11、. 影响我国股份公司股利决策的因素分析 J.管理过程学报,1997(01). 17先轲宇,王燕宁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J.现代商业, 2008(20). 18 Miller,M.H. and Modigliani,F. Dividend Policy, Growth , and Valuation of sha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1( 7) 19John Lintner.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 Retained Earning, and TaxesJ

12、.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6( 2) 20Bhattacharya,S Imperfect Information,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Bird in the Hard FallacyJ Bell Joumal of Econormics, 1979( 6) . 21Easterbrook,F.H Two Agency-cost Explanations of Dividend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8) .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3 1 股利政策的理论

13、分析 1.1 股利、股 利政策的基本概念 1.2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现状特性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2.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现状成因分析 3 宁波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2 变量的选择 3.3 研究假设 与模型构建 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3.5 相关性分析 3.6 回归 分析 3.7 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和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通 过从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报刊杂志和书籍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通过某些软件查找上市公司股利

14、政策的基本情况。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 学期第 6-12 周: 在导师的指导下,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 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 开始 写 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 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 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 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 毕业实习 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 开展 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4 第 8 学期第 7 周: 在导师的指导下, 进一步修改 、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