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塔广场,占地一到两千平方米,由“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组成。位于其中心的文塔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被包围淹没在石屎森林中,直到荔湾涌改造建成文塔广场,才又成为附近一个显著的人文景点,并成为西关最有文化品味的地方。下沉式的文塔广场使文塔与旁边车水马龙的马路隔开,意图在喧闹中固守着一分老西关宁静,供人们停留休憩。本文将从实地调研入手,深入探讨文塔广场改建的合理性,以提出使其更人性化的建议。【关键词】文塔广场荔枝湾涌改造西关文化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1 调查背景和意义文塔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是广州市区内唯一的功名塔,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外形犹如一支笔,是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荔枝湾涌改造后,文塔周围又修建了以流水为墨、以地面为纸、以石景假山为砚的、占地一到两千平方米的文塔小广场。文塔见证着荔湾的历史,荔湾也确实不断诞生文人雅士。泮塘也成为领南文化风俗的发源地,成为游客领略西关风情的闻名旅游点.本次调研将观察改建后的文塔广场内人群活动、采访使用人群对其感受以及现场体验,旨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调研结果,针对文塔广场的空间体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