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会计学课程简介会计学科的性质会计学科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地位会计学课程及其内容通常把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统称为经济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学又分为几大类:A、研究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 学是其代表课程)B、主要研究生 产力的 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是其代表课程)它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研究生产力中“技术”这个因素的作用及其 产生的经济效果。广义的“技术经济学”可以说是“生 产力经济 学” 的异名。C、既研究生 产关系,又研究生产力的双重性质的学科,即各类部门经济学(工、商、农、交通运输、旅游经济学)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管
2、理学。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与会计学同属一类的还有:工商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整理线索如下:管理学会计学即:会计学是经济学中属于管理学的一分支。依据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会计学又包括如下分支学科:21、“会计学基础”主要论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基本知识和方法。它是其他会计分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2、“财务会计”主要论述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论、原则和方法。3、“成本会计”从会计核算中分离出来,重点研究会计要素中“成本”这一要素的有关理论和确认、计算成本的方法。4、“会计分析”主要论述如何依据会计信息资料来分析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济
3、活动情况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财务管理” 和“经济分析”课程)5、“管理会计”主要论述如何运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提供的过去和现在的会计信息来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借以不断提高企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关理论、知识。6、“会计检查”(审计)主要论述如何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来检查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从而加强对各单位经济监督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作为非会计专业开出的公共课程会计学,其内容涉及到上述内容当中的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分析、管理会计。由于学习目的与会计专业有所不同,这门课程主要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
4、来认识和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目的:3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能够全面掌握,“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学习要求:名词解释 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改错、 综合运用全面掌握 判断分析 案例分析“三基” 基本理论 简述论述 基本技能 计算 业务题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案:分成三大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会计基础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二、会计目标和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职能三、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提供四、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五、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六、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4七、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八、借贷复式记账法九、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计循
5、环第二部分: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一、筹资业务的核算二、购销业务的核算三、生产业务的核算四、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五、其他重点业务的核算第三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一、财务报告的编制二、财务报告的分析三、财务报告信息的利用(阅读与分析)四、运用案例分析根据会计课程的特点,集中的案例分析将在基本内容完成后进行。第一部分 会计基础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发展史:头脑记忆 会计已初步形成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 清代学者焦循在5书契 孟子正义一书中:“零星算之为会日记 总合算之为计”奴隶社会 月要岁会封建社会 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 实在)资本主义社会 复式记账法财务会计(股份公司) 会计 管理会
6、计现代 会计信息系统 生成加工利用小结:会计随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 计本身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现代会计。(小结: (P5)二、会计目标和会计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6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会计的现代化,会计目标也产生了多元化趋势。现代会计有两个方面的目标,从而决定了现代会计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其功能的扩展。提供会计信息(初始的、基本的、首要的目标)会计目标 (多元化) 加工利用会计信息(现代会计的特点, 会计目 标的逻辑扩展)会计信息构成系统(财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系统
7、结构 (复杂化) 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管理会计、现代会 计特点)反映经济过程(反映) 核算会计系统功能 会计法中:(全面化) 参与经济管理(控制) 监督三、会计信息的需要及其提供会计信息的用户及其需求会计信息的用户(使用者)按其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1 外部用户(外部利益集团):与企业有着利害(利益)关系的企业外部的个人或组织。1 具体包括: 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用户:投资者、债权人(现有的、潜在的)7 有着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用户:税务机关、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证监部门所需信息: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纳税情况、偿债能力用途:便于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有关的经济管理和决策2 内部用户:主要是指
8、企业管理当局及相关人员。1 具体包括: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及企业单位内部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所需信息: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方面以及经营过程和业绩的系统的财务信息用途:便于进行有关生产经营及投资分配的决策会计信息生成系统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1 会计信息的特性:货币表述:价值指标、财务信息近似计量:存在误差,难以精确事后反映:生成系统是根据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有关数据生成需要代价:需将信息所能带来的利益与其所需成本进行比较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会计信息生成系统难以提供用户决策所需全部信息,而只能提供基本财务信息。2 基本财务信息的内容有关企业经济资财的信息(资产) 静态8有关企业经济资财要求权的信息
9、(负债、权益)有关企业经济资财及其要求权变动情况的信息 动态四、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会计信息生成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1 会计假设及其特点会计假设:是对会计系统赖以活动(即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所做出的基本假定。特点:虽是“假设” ,却带有明显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2 四种会计基本假定会计主体 空间范围会计 主体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作用a 划分主体及所有者(即经营者)的财务收支b、严格区分会计为之服务的会计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界限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作用: a、b、(P8) 时间范围会计期间(亦称会计分期)会计 期间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10、 ;基本要求 作用:( P9) 9货币计量 表现形式货币计 量假设及其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货币计 量假设之假设:货币计量假设附带币值不变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的成立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而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常发生。因此必须假设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是固定不变的。作用:( P9) 会计信息生成的一般原则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截止 2003 年初我国会计规定了 13 项一般准则(教材 12 条,新增“实质重于形式”)和 16 项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
11、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中期报告)。1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可靠性原则(客观性)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可比性原则(横向可比)一致性原则(一贯性、纵向可比)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对会计确认、 计量的要求10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3、通行的修正性惯例谨慎性原则(稳健性)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新增)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和依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吻合的业务或事项,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担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五、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