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4939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 庆 市 科 技 事 业 取 得 巨 大 成 就 2000 至 2007 年重庆科技事业发展状况据重庆市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2000 至 2007 年,我市以科教兴渝、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研发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技术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我市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一、2000 至 2007 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八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科技人才战略实施,科技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由 2000 年的 6.6 万人,扩展到 2007 年的 8.4 万人,年均增长 3.5%,其

2、中,反映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状况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快速增长,2007 年达到 3.2 万人年,年均增长 10.1%,自主创新人才资源保障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科技投入力度的重要标志,2007 年,我市单位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首次突破百亿,达到 105.7 亿元,比 2000 年净增 75.5 亿元,年均增长达到 19.6%,自主创新意识迅速增强,研发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07 年研发经费(R&D)投入达到 47.1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3.6 倍,年均增长 24.5;有了科技人才资源和科技经费的有力保障,科技活动开展取得显著进展,20

3、07 年全市开展科技项目(课题)数达到 15942 项,比 2000 年增加 10128 项,增长 1.7 倍,项目(课题)经费支出 76.2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3.9 倍,年均增长 25.5%;科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07 年我市共发表科技论文 24120 篇、出版学术专著 825 部,比2000 年分别增长 1.4 倍、0.7 倍,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 13.0%、7.9% ,专利成果数量大幅攀升,2007 年全社会共申请专利 4362 件,比 2000 年增长 5.9 倍,年均增长 31.7%,其中发明专利 985 件,比 2000 年增长 7 倍,年均增长34.6%。我市科

4、技事业取得巨大成绩。2001 至 2007 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7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625 项,市级自然科学奖 68 项,市级技术发明奖 21 项。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取得新进展。2007 年,共签订相关技术合同 3770 项,较 2000 年增长 1.3 倍,共完成合同成交金额 39.8 亿元,较 2000 年增长34.2%。其中,技术开发合同 1440 项,合同成交金额达 28.3 亿元,技术转让合同 115 项,合同成交金额达 4.3 亿元。技术交易额占合同成交金额的比重大幅攀升,2000 年全部技术合同的技术交易额占全部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比重只有31.6%,到 2007 年提升

5、到 73.5%,提高了 41.9 个百分点,其中技术转让合同的技术交易额比重提升最快,2007 年比 2000 年提高了 59.8 个分点。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展科技事业人才保障是关键,我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技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旨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 、 重庆市引进软件中高级人才优惠政策的规定 、 关于进一步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为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和提升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 年,我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 8.4 万人,其中科工人员 5.8 万人,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27.2

6、和 38.5%;科技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工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由 2000 年的 63.5%,提升到 2007 年的 69.1%,提高 5.6 个百分点;体现自主创新人才资源的 R&D 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在 2007 年达到 3.2 万人年,在 2000 年 1.6 万人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2000-2007 年科技活动人员三、科技经费筹集大幅增加,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经费筹集体系逐渐确立我市逐年加大科技经费筹集力度,为科技活动的活跃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机构自筹为主体,金融和风险投资为辅助,国外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体系,在鼓励企业加大技

7、术开发经费投入的同时,多渠道融资,全市科技经费筹集取得良好效果。2000 至 2007 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保持 17.8%的年均增长速度, 2007 年突破百亿,达到105.7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2 倍。从科技经费筹集来源观察,企业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企业筹集额比重不断攀升,政府筹集额比重不断削弱,2000 年企业、政府筹集经费所占比重分别是 53.0%、23.6% ,2007 年企业、政府筹集经费占比变化为 71.0、15.7,显示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增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研发体系逐渐确立。四、科技经费保障逐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推进科教兴渝战略实施,促进“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的转化,科技经费保障逐年增强。2007 年我市单位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首次突破百亿,达到 105.7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4 倍。其中,体现自主创新投入水平的 R&D 经费支出达到 47.1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3.6 倍。纵观我市科技经费投入,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1)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R&D 经费支出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33.5%提升到 2007 年的 44.6%,提高 11.1 个百分点,从引进、模仿逐渐向自主研发转变,自主研发意识显著增强,取得明显成效。(2)试验发展占全部 R

9、&D 经费支出的 85.6,原始创新有待加强。从2007 年 R&D 经费支出分布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 2.1 亿元、4.7 亿元、40.3 亿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15 倍、1.6 倍、4.4 倍,2007 年的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占到 85.6,增幅明显高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大力推进实用性研发的同时,应逐渐加大原始创新投入力度,为试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3)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向主城聚集。2007 年,我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75.9 亿元,占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九层以上, “渝东北翼”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2.8

10、亿元, “渝东南翼”的 3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几乎没有技术开发活动。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 R&D 经费投入的变化趋势分析,2002-2007 年我市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21.4%,R&D 经费内部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29.5%,R&D 经费支出增幅高于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增幅,表明我市自主创新研发意识逐渐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0-2007 年科技经费经费内部支出增幅、R&D 经费内部支出增幅五、科技活动开展日趋活跃,自主创新活动明显增加,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科技项目(课题)研发日趋活跃。2000 年全社会开展的科技项目(课题)数仅有 5814 项,2007 年达到 15

11、942 项,年均增速达到 15.5。科技项目的快速增加,得益于科技经费快速增长的保障,2007 年我市科技项目经费达到 76.2亿元,而 2000 年全市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只是 2007 年的五分之一,科技项目经费年均增速达到 25.5%。科技活动覆盖面大幅增加。2000 年,我市有 56 个行业开展了科技项目(课题)研究,2007 年扩大到 85 个行业,涵盖了从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等绝大多数行业,以“科技促发展”的观念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项目(课题)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从我市科技项目(课题)构成看, 2000 年我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R&D 成果应用四类项目经

12、费支出占比分别是 0.5%、5.9% 、37.2% 、 53.4%,2007 年以上四类项目经费支出占比变化为 2.4% 、5.9% 、49.9% 、40.8%,项目开发的技术含量逐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六、科技成果丰硕,科技成效喜人研发意识的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的稳步增加,结出了丰硕的科技成果。2007 年全市共发表论文 24120 篇,比 2000 年增长 1.4 倍,年均增长 13.0;出版科技专著 825 种,比 2000 年增长 70.0%,年均增长 7.9。8 年间,累计发表论文 14.1 万篇,累计出版科技专著 5655 种。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

13、请数均实现快速增长。2007 年,我市专利申请数达到 4362 项,其中发明专利 985 项,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5.9 倍、7.0 倍。2000至 2007 年,我市累计申请专利 21077 项,其中发明专利 3650 项,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 31.7%和 34.6%。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为推进我市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七、单位办科技机构成为我市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单位办科技机构是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研发的核心力量,是科技成果和重要培育基地。2007 年,我市拥有的单位办科技机构已经达到 735 个,比 2000 年净增 113 个;机构中拥有科技

14、科技人员由 2000 年的 21475 人,增加到 2007 年的 37672 人,增长 75.4%;各单位普遍依托其科技机构开展科技活动,机构的科技经费支出大幅增加,2007 年,全市单位办科技机构共投入科技经费 47.1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3 倍,占到全部科技经费支出的 44.6 %, 。科技研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07 年,我市单位办的科技机构已遍布全市50 个行业。拥有单位办科技机构数量最多的 5 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92 个、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 43 个、医药制造业 42 个、卫生 40 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9 个。其中交通运输

15、设备制造业不仅拥有科技机构数量最多,而且增幅也最大,较 2000 年近增长 1 倍。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软件业等行业的单位办科技机构都是在 2000 年以后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的,说明我市在扩大优势行业科技机构建设的同时,其他领域的科技机构正在逐步建立和发挥作用。八、各部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企业领跑重庆科技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大板块分析重庆的科技发展状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各部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企业领跑重庆科技。2007 年科技活动人员构成 2007 年 R&D 经费内部支出构成(一)企业是我市科技活动的主体,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企业研发的核心力量。2007 年,我市企业科技活动

16、人员 60131 人,占全市科技活动人员的71.5%;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87.3 亿元,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 82.6%,其中 R&D 经费内部支出 37.3 亿元,占全市 R&D 经费内部支出的79.2%。而 2000 年,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经费内部支出、R&D 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 60.5、69.2、60.7。显示企业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已成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全市科技活动的主力军。2007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45285 人,占企业总数的 75.3%,占全社会总数的

17、53.9%;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78.7 亿元,占企业总数的 90.1%,占全社会总数的 74.5%,其中 R&D 经费支出 35.1 亿元,占企业总数的 94.1%,占全社会总数的 74.5%。而 2000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内部支出、R&D 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只有 42.3%,44.8%,41.7%。表明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社会科技投入中所占分额得到大幅提升,已成为了全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领跑重庆科技。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2007 年,R&D 经费投入列前 5 位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

18、造业 16.5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 4.3 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 2.4 亿元,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5 亿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器制造业 1.5 亿元。这 5 个行业的R&D 经费投入之和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74.6%,成为我市研发活动的密集区。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 R&D 经费支出占到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 R&D经费支出的 47.1%,成为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主战场,是我市研发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柱。 (二)高等院校是我市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是我市科技事业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基地。2007 年,高等院校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活动人员 14689,比 2000 年增长 21.3

19、 %,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10.7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3.8 倍,其中 R&D经费内部支出 6.6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3.4 倍。高等院校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高水平的科技队伍,配备了一流的技术设备,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2000 至 2007 年,我市高等院校累计发表科技论文 10 万篇,出版学术专著 5332 种,分别占到全市的 83.3%、94.2% 。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就。今年来,我市高校逐步转变观念,走出校门,科研项目瞄准经济主战场,产学研相结合得到进一步增强。2007 年,全市开展的科技项目(课题)中,有 785 项是与高等院校共同开发完成的,比200

20、0 年增长了 2.7 倍。(三)科研机构成为我市科技研发的生力军,为我市科技事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 年,在我市 27 家科研机构中,科技活动人员 5640 人,其中科工人员3674 人,科工人员占到了全部科技人员比重的 65.1%;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6.6亿元,其中 R&D 经费支出 2.9 亿元,平均每个科研机构投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0.2 亿元,投入 R&D 经费支出 0.1 亿元,科技人才和经费的投入强度均高于高等院校和企业,成为我市科技攻关的重要力量。由于科研机构具有研究力量优势,又能较好的结合市场化运作,科技成果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2007 年,全市科技项目(课题)中有 784 项是与国内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完成的,比 2000年增长 2.7 倍。(社科处罗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