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性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神经阻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全身用药带来的较大副作用、手术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缺点,已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成为疼痛科治疗方法的主体,并且在许多病例中有利于疼痛的正确诊断或预后的判定。诊断性神经阻滞原理: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的前提是对所有适合于进行神经阻滞的病人进行诊断所必要的详细病历记录、查体、临床病理检查、放射学检查,若能做心理学评价更好。用上述方法也难以确定疼痛原因时,可考虑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其原理为顺序应用安慰剂(placebo)或不同浓度的局麻药阻滞脊神经不同纤维,产生仅阻滞交感神经或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现象,达到诊断心因性、外周性或中枢性神经来源性疼痛的目的。 一般用0.9%生理盐水首次注入安慰剂,如果获得止痛效果,则评价病人为安慰剂反应者,但须注意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疼痛中,约30%35%具有安慰剂效果,当然安慰剂效应是一过性的。若获长期止痛效果者,则属于心理性疼痛的可能性很大。低浓度局麻药进行疼痛部位感觉神经阻滞状态。用针刺皮肤确认感觉消失后疼痛消失,则可断定这是躯体神经来源性疼痛,治疗可选用末梢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