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学学科(090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1. 政治思想 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 业务水平 要求
2、掌握本林学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3. 学术素养及能力 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4. 身心健康 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二、学术方向1林木遗传育种 该学科
3、方向针对优质、速生、丰产、高抗人工林发展的需求,以遗传学为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解析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分子基础;(2)研究林木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与管理;(3)研究利用杂交、选择育种、引种等传统方法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方法培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4)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2森林培育学 该方向是学科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建设为重点,开展树木生态特性、树种选择、混交林培育、天然更新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2)以林木良种生产与苗木定向培
4、育为中心,开展种子生物学、良种繁育、苗木质量调控等方面的研究;(3)针对东北地区(重点辽宁地区)森林资源特点,开展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4)以北方半干旱地区经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发掘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3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学科方向是林学学科的主要分支,它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与收获、经营决策与控制调整等理论、方法及技术的学科。该学科方向针对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特点,着重对辽宁地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天然次生林恢复与质量提升、森林动态预测、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设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林业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两个学术方向。4森林保护
5、学 该方向重点开展辽宁省针、阔叶树人工林重大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发生原因的诊断及防控技术研究,尤其在杨树腐烂病、油松枯枝病、松毛虫和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内容包括生物防治为主导的害虫综合管理体系研究、生物技术与化学生态研究和早期预测与诊断等。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该方向针对我国北方典型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水土保持理论、荒漠化防治技术和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等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已形成“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规律”及“北方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及优势。研究内容包括土壤侵蚀规律、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
6、与生态环境评价等。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该方向主要针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群、群落、区系的结构特征、功能特点,开展植物资源分类、分布和蕴藏量、特征和珍稀濒危植物致濒因素的研究,形成种源保护、种群保护、种质保护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其生态生物学、生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途径及可持续利用;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多样性和种间关系、野生植物繁育与资源利等。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 3 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
7、提前 1 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 ;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最长可延长至 5 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 37 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 32 分(学位课不低于 22 分,选修课不低于 10 分) ;培养环节 5学分。课程学习一般为 1 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 1.5 年。四、培养方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本学术研究方向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研究生导师任组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
8、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在学术方向的学术交流活动。1.实行导师负责制 导师负责制,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 3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3学术活动 3 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科方向或学术方向做 4 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
9、级上、下学期均做读书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成果报告。读书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2 学分)4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1 学分)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 3 年基准学制安排。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本科课程 2-3 门(相应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
10、和专业课) ,考试及格,但不计入总学分。林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必选其一第一外国语 96 4 1、2公共必修课程硕士外语口语 32 2 1、2林业高级数理统计与试验设计 32 2 1高级植物生理学 48 3 1一级学科必 修课程高级森林生态学 32 2 2数量遗传学 32 2 1分子遗传学 32 2 1林业生物技术 32 2 2林木遗传改良 32 2 1林木遗传育种方向苗木质量调控理论与技术 32 2 1森林培育学专题 32 2 1森
11、林土壤专题 32 2 1森林培育方向林木病害诊断与防治专题 32 2 1森林重大虫害防控专题 32 2 1森林病虫研究法 32 2 2森林保护学方向森林经理学专题 32 2 2生长及收获预估 32 2 1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32 2 1森林经理学方向森林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48 3 2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 32 2 2森林土壤研究法 32 2 1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前沿讲座 32 2 1土壤侵蚀动力学 32 2 1学位课程学术方向限修课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 32 2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向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课 16 1 2外语类提高课程 32 2 2林学硕士
12、专业外语 16 1 2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64 4 1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48 3 2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64 4 2公共与基础选修课程植物制片技术 32 2 2群体遗传学 32 2 2细胞遗传学 32 2 1林木育种专题 32 2 2林木生物技术实验 32 2 2林木生理生态学 32 2 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森林培育研究法 32 2 2根系研究法 32 2 2种子生理生化 32 2 2经济林生物技术与应用 32 2 2GIS 空间分析 32 2 2林业遥感图像处理 32 2 2森林定向培育 32 2 2经济林培育专题 32 2 2森林可持续经营专题 32 2 2森林立地学 32 2 2分子生
13、物学(病虫) 32 2 2林火管理学 32 2 2SPSS 软件应用与实践 32 2 2适地适树专题 32 2 2林业科技写作 32 2 2水土保持计算机方法与应用 32 2 2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32 2 1水土保持管理 32 2 2开题报告 1 3中期考核 1 3研究生班讨论课 2 5必修实践环节实践学分 1 6测树学造林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育种方向补本课测树学森林经营学造林学森林培育方向补本课林木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树木学森林保护方向补本课测树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森林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经理方向补本课森林生态学树木学森林土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方向补本课水土保持工程学补本课程土壤侵蚀
14、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向补本课说明:外语类提高课程:英语二外、日语二外、俄语二外、法语二外、实用高阶英语、雅思听力、高级英语口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公共演讲、雅思英语阅读、中西文化对比六、考核1成绩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科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 60 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 30%以上) ,撰写出不少于 1 篇的文献
15、综述报告,并要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1 学分)3中期考核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组织。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1 学分)4外语水平考核 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七、学位论文
16、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应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
17、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2科研时间 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1.5 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 1.5 年)3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文应该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2)提出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和推导,对实验过
18、程和方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实验发现进行解释、分析、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对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3)在论文中,对各部分研究内容应进行系统的融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所有研究和分析应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5)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6)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7)除了林学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
19、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8)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9)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应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后人参考。(10)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4质量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农业工程某一领域相关方面的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问题。论文研究应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20、,或者具有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潜力;(2)要求论文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 (3)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要求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4)社会评价较好,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前,须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尚未发表学术论文,但提交的学位论文质量较高,经导师同意、学科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
21、查通过,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免发学术论文申请表 ,提交的学位论文须经 2 名校外同行专家盲审,评审结果均为良好以上的方可申请答辩。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1学位论文提交时间 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 4 月 1 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4 月 25 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 ,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 10 月 15 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 11 月 10 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 ,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
22、给学院学位分委会。2学位论文提交程序 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有导师亲笔签名“同意提交” ,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学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3学位论文质量审查 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首先是查重审查,查重合格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其次是校内外专家评审,评审中只要有一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4学位论文答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研究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位外语水平考试合格,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通过,可向所在院的学位评定分委会
23、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评定分委会上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 1 名以上外单位专家。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论文答辩过程面向师生开放。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5.毕业与授予学位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授予硕士学位。九、必读文献林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1 森林遗传学 崔建国,李火根主译(美T
24、. L.怀特,W. T.亚当斯,D. B. 尼尔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2 林木遗传育种学 王明庥主编3 细胞遗传学 李集临,徐香玲编著4 林业试验设计 续九如,黄智慧编著5 群体遗传学导论 郭平仲编著6 林木数量遗传学 续九如编7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 孙敬三,朱至清主编8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主办9 林业科学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1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主办1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主办1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主办13 世界林业研究 期刊14 森林培育学 沈国舫主编15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16 中国森林昆虫 萧刚柔主编17 昆
25、虫分类(上,下册) 郑乐怡,归鸿主编18 昆虫学名词 昆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 中国森林病害 中国林业科学院主编.20 真菌鉴定手册 魏景超21 中国真菌志 科学出版社22 分子遗传学 彭建新23 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 赵亚华24 基因工程原理 吴乃虎25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萨姆布鲁克26 菌物学报 期刊27 植物病理学报 期刊28 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29 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30 中国生物防治 期刊3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32 林业经济 期刊33 Theorical Ecology (理论生态学) 孙儒泳等译34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植物学会主办35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中国
26、植物生理学会主办36 昆虫学报 中国昆虫学会主办37 林业资源管理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办38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39 水土保持学 王礼先主编40 水土保持学报 期刊41 土壤学报 期刊42 Forest Genetics White, T. Adams, W. and Neale, D. 43 Lewins Genes XIJocelyn E. Krebs, Stephen T. Kilpatrick , Elliott S. Goldstei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 201344 Lewins Genes X克莱博斯(Joc
27、elyn E.Krebs), 高登斯坦(Elliott S.Goldstein) , 吉尔帕特里克(Stephen T.Kilpatrick).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5 Silvae Genetica 期刊46 Tree Genetics & Genomics 期刊47 New Forests 期刊48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期刊49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期刊50 Tree physiology 期刊51 Forest science 期刊52 Canadian jouranl of forest research 期刊53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期刊54 Insect science(中) 期刊55 Plant pathology(英) 期刊56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 期刊57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日) 期刊执笔人:周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