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干谒之风与杜甫的干谒诗“干谒”,辞海释为“有所干求而请见”。它是古代文人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贵人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援引的行为方式。钱穆记唐文人干渴之风:“唐代士人干渴之风特盛”,“唐人干渴之风,实至晚而弥烈”。葛晓音论初盛唐文人的干渴方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无论统治阶级取士的制度有多少变化,干渴始终与文人求仕相伴随。然而哪一个时代都不如初盛唐的干渴兴盛。”张玉璞论盛唐干渴文:“干渴之风盛行于盛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陈雅贤唐代干渴诗文研究:“自初唐之时始萌,至晚唐则臻于极盛。”一、唐代的干谒之风1、干谒的渊源 起源于汉代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干渴求仕是荐举辟召的取士制度所造成的一种社会行为。从汉代起,干渴的风气便与荐举取士的制度一起产生了。”2、唐代干谒之风盛行的背景(1)唐代的选士制度 科举与荐举并行,两者都允许甚至鼓励自我推荐。科举 士子向州县官和考功员外郎上书行卷;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载:“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