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的讲话(2015 年 12 月 26 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中之重的要求,分析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安排明年各项工作,加力推进落实,打赢这场硬仗。刚才,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甘肃等省(区、市)作了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值得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把握新形势,树立新理念,增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些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发
2、展的好势头,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今年粮食产量达到 12429 亿斤,增加 288 亿斤,实现历史罕见的“十二连增” 。质量效益获得新提高,涌2现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需求旺盛的果菜茶等名特优新产品,产量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业转方式取得新进展, “粮改饲” 、粮豆轮作有序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扎实推进。2015 年三大主粮化肥利用率 35.2%、比 2013 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 36.6%、提高 1.6 个百分点。这些成绩令人鼓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
3、问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这些年,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稻谷平衡有余,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棉花、油料、糖料受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冲击,生产出现下滑,缺口逐年扩大,需求旺盛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亟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一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成本高地板、价格天花板和资源环境硬夹板的“三板”影响加深,靠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永续发展。二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工业化
4、、城镇化快速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等,推动农产品需求结构、3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产业发展呈现链条融合趋势,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以更加丰富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三是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的不断升级、链条的不断延伸、附加值的不断提升。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牧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
5、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收,助力脱贫。五是应对国际市场不断加大的冲击,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国内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资源要素和产品加速流动,进口压力加大。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布局产能,着力提高竞争力。与此同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也迎来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发展新理念的引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二是有巨大市场消费的拉动。还有五年的时间就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4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外在动
6、力持续增强。三是社会投资这边独好。在全国投资增速回落、二、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投资动力强劲,农业是第一产业投资的主要投向,引领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社会农业投资增长 38.7%,占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 49.4%。四是有科技创新加速的支撑。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物联网、智能装备、DNA 生物记忆卡等一批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五是有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
7、机制和收储制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六是有国际国内的深度融合。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格局中, “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拓展了空间。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需要以新的理念引领种植结构调整。以往注重数量增加的时代已过去,正进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物质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5并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篇布局,补上“短板” ,实现结构优化、协调发展,推动现代种植业在“十三五”有个质的新飞跃。古人讲:“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8、,体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我们不仅要识其“时” ,更要究其“理”之所在,准确把握现代种植业的科学内涵,正确引导种植结构调整。一是绿色化引领。种植业多为大田生产,作物与土壤、气候、水分等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生态友好是现代种植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一条红线。用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引领生产,转变过去依靠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遏制环境透支的态势,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让山更青、水更绿、田更美,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农业进入机械化、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体现的是生产的专业化、资源的集约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并贯穿于种植业生产的各个环
9、节。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既要有基础标准,又要有功能标准,还要有投资标准。设施大棚也要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和功能标准。技术模式的标准化。为适合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机械化、信息化的需要,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都要有6不同的技术模式,有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根据不同的目标产量、品质要求,制定从投入品、生产标准、质量过程监管等环节的管理要求,才能做到按工业的理念强化农业生产管理。三是规模化经营。规模化也是现代种植业的重要特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种植业生产的主力军。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10、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四是产业化发展。现代种植业是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拓展。以资源禀赋为定位器、以市场需求为导航灯,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主产区、巩固功能区、建立保护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释放经济潜能。五是效益化提升。质量效益提升是现代种植业的基本要求。注重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提升质量,做到以质取胜、以质增效。推进科技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二、巩固提升产能,调整优化结构,全面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任务
11、十分艰巨。按照中央的要求,部里7正在制定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各地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抓好落实。我们考虑,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重点在“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马铃薯主食开发等几项工作上力争突破,以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格局,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持续
12、有力支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明确结构调整的目标,有的放矢地推进。突出“三个体系” ,构建现代种植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提升“三个能力” ,就是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夯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糖料等农产品供给稳定,促进蔬菜生产与市场需求、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提升8可持续发展能力,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二)把握结构调整的原则,确保调得动稳得住。调整
13、优化种植结构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更加注重守底线保安全。立足我国的国情和粮情,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履职尽责。二是更加注重发挥优势有保有压。每个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市场供需现状是不一样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也要做到保压有序、取舍有度。重点是保口粮、保谷物,兼顾粮棉油糖生产,还要发展果菜茶等适销对路的优质特色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主产区产能,因地制宜调减非优势区。三是更加注重市场导向产业融合。现在农民组织生产,主要是看市场、看价格。这是市场
14、配置资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要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推进种养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农业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9农业服务主体,提升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五是更加注重生态友好持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生产生态协调发展。(三)夯实结构调整的基础,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15、,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保供给核心是产能的巩固和提升,只要有产能,如果市场有需求,就能及时保证生产供给,否则就要出严重问题。这是多年来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经验。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三年稳定在 12000 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1000 亿斤以上。但应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在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中之重的要求,毫不放松地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更加扎实地筑牢粮食产能基础。这是全国种植业领域的
16、根本任务所在。(四)细化结构调整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10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既要着眼长远谋划,更要脚踏实地推进,确保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一要抓早。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早抓早主动,晚抓就被动。要强化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引导,科学合理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创设好政策、落实好政策,支持结构调整。强化指导服务,搞好信息引导,落实关键技术,保障结构调整有序开展。二要看远。现在世界是开放的,双边或多边贸易自由化呈加快趋势,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水果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受到冲击,谷物、肉类、奶制品等大宗农产品因关税降低,进口冲击增强。要着眼全球,自觉把我国农业置于世界农业和贸易格局之中,统筹谋划结构调整,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应对有力。三要做深。结构调整不是一个简单的面积增减,要扬长补短、分类指导,细化到品种、落实到区域。重点是四个方面:第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粮食作物要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