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 学年度四年级科学(上)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从内容看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的是综合单元,也有专门的单元,大多数还是一个整合的单元,如冷与热单元就是一个整合性强的单元。从探究过程技能看,其中第一次出现了假设和搜集证据的单元。本册教材将继续以活动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共分 5 个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冷和热、奇妙的声音王国、吃的学问、排序与分类。在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知识概念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取向等全部融入在活动中。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根据小学科学
2、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和天气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第二单元冷和热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感受身边的科学,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是以声音这种物理现象是一种能的表现形式为主题,引领学生对声音展开研究,涉及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乐音与噪音。 第
3、四单元吃的学问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自己的营养行为,去思考吃什么和怎么吃,用吃的学问指导自己健康饮食,注意消化器官的保健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科学排序作为整理证据(资料、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和所有其他过程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单元一样,第一课注重在学生经验和习得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排序,通过观察、动手与合作,初步学习同时给多个物体的两个或多个特征排序,并得到初步的然而是专项的训练。二、教学建议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把教材当作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传统教材绝大多
4、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理论加验证性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而“用教材教”则是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2、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教案,走近学生,蹲下去倾听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课堂的好坏不是看教案写得怎么样,而是看课上具体的细节,只有从细节当中才会看出教者是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是不是真正地实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3、把握活动的取舍,深入进行探究 翻开科学教材,发现里面每一课的活动都挺多,如果每一节课都要把教材上的活动都加以实施,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5、。其实教材里的活动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教学的思路,有的甚至是两三个活动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不要求每个活动都做,在实际教学中要具体对待,与其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倒不如抓住一个重点活动做深、做透。4、课内外结合,把课后研究落实到实处 课堂一开始往往是提出好多问题,然后师生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至于其它的,往往都是“课后研究研究” ,至于真正地研究了多少,恐怕只有学生自己心里清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后研究看得和课上一样重要,因为那是学生更加自主的表现,更是他们能力发展、良好科学品质形成的大好时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课后研究的兴趣,关注他们课后研究的状况,提供及时的帮助,定期开展一
6、些交流研讨会,为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并同学生的评价挂钩,真正地把课后研究落到实处。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意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欣赏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水的形态,体会听力障碍者的困难,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等。 三、教学进度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 注1 9.19.3 预备课 9月 1日 上 课2 9.49.10 空气的性质 23 9.119.17 热空气和冷空气 2 4 9.189.24 空气中有什么 2 5 9.2510.1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 单元评价 国庆节放假6 10.210.8 中 秋 节 放假7 10.
7、910.15 冷热与温度 1 热的传递 18 10.16-10.22 加热与冷却 29 10.23-10.29 吸热与散热 210 10.30-11.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211 11.6-11.12 单元评价 声音的产生 1 12 11.13-11.19 声音的传播 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1 期中考试13 11.20-11.26 不同的声音 2 14 11.27-12.3 单元评价 我们吃什么 1 15 12.4-12.10 怎样搭配食物 1 食物的消化 1 16 12.11-12.17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1 单元评价 17 12.18-12.24 排序 2 18 12.25-12.31
8、分类 2 19 1.1-1.7 单 元 评 价 元旦放假20 1.8-1.1421 1.15-1.21期终复习22 1.22-1.28 期终考试23 1.29-2.42 月 4 日放寒假2017-2018 学年度四年级科学(下)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从科学探究的对象看,仍然呈现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变化、性质为主,同时增加了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从过程和方法上看,继续学习运用假设和搜集证据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从探究水平上看仍然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
9、向指导性探究过渡。本学期,共安排了 5 个教学单元:骨骼与肌肉 、 养蚕 、 物体的运动 、,无处不在的力 、 调查与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本单元由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教材设计了触摸、模拟、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
10、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在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收益。在养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一场养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本单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调整,根据当地气候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时要穿插安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同时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记好养蚕日记。第三单元物质的运动选取了力学中可直接感受的“运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之一,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简单的定量观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本单元出现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的
11、因素和摆的快慢因素,这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跨越,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方法作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实验的公平,实验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实验中有些条件不能改变,有些条件需要改变,但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周密计划,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要做好原始记录,要用数据说话,教师的角色由初始的“帮”到“扶”,渐渐到“放”。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力有大小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综合所学的知识,
12、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主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应采用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预测是对事物的未来作出科学猜测,预测要有依据。二、教学建议:1、灵活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材编写组提供的教学素材,有严密的逻辑性、思想性、结构性,是编写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不可否认,教材很难顾及不同区域
13、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四(下)将骨骼与肌肉安排在二月份,在气候还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学生穿着厚重的棉衣,难以通过触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内。养蚕受气温影响也很大,建议将这两个单元推迟,先进行三、四单元教学,待气温升高时,再进行一、二单元教学。教学养蚕单元时还需注意,养蚕活动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认真记好养蚕日记。教学时穿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采用大小课的方式,定期交流观察日记,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最后举行养蚕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养蚕的收获。2、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
14、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
15、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3、加强学科沟通。养蚕活动持续时间长,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肯定会受到来自语、数、英教师及家长的阻力,科学教师要与班主任多沟通联系,将养蚕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平时请班主任指导孩子们写养蚕日记;蚕吐丝结茧时,还可集中在作文课上观察,然后写篇作文。在培养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班主任的重视与积极参与,可将各方面对养蚕活动的阻力降至最低。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
16、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1 2.26-3.4 骨骼 1 关节 1 2 月 26 日上课2 3.5-3.11 肌肉 23 3.12-3.18 骨骼、肌肉的保健 1 单元评价 4 3.19-3.25 我们来养
17、蚕 1 给蚕宝宝记日记 1 5 3.26-4.1 我们来抽丝 1 养蚕经验交流会 16 4.2-4.8 单元评价 一切都在运动中 1 清明节放假7 4.9-4.15 运动的快慢 1 运动的方式 18 4.16-4.22 小车的运动 1 摆 19 4.23-4.29 单元评价 力在哪里 1 期中考试10 4.30-5.6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1 劳动节放假11 5.7-5.13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1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12 5.14-5.20 摩擦力的秘密 213 5.21-5.27 降落伞 1 单元评价14 5.28-6.3 调查 2 15 6.4-6.10 预测 1 单元评价 16 6.11-6.17 期终复习 17 6.18-6.24 端午节放假18 6.25-7.1期终复习、期终考试 7 月 1 日放假拟订:范菊梅 审定:陈其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