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659462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李卫红副部长在河南宣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宣讲提纲(摘要)教育部副部长 党组成员 李卫红(2010年8月18日)7月13日至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 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作了总结讲话。会前7月8日,党中央、国 务院印 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一、关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背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年5月,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

2、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6月、1999年 6月,分 别 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三个关键时刻,召开三次重要会议,颁布三个纲领性文献,推动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隔11年,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关键的最后10年,教育开始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我理解,主要基于“ 四个迫切需要”。一是应对国际竞

3、争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迫切需要。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需要。四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二、关于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的主要特点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教育规划纲要各方面评价都很好,主要体现了“ 三个特点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 为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提供了- 2 -坚强的政治保证。第二,开放、民主、透明的方式,为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一是广泛发动各界力量。二是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既三是广泛凝聚各方共识。 四是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第三,牢牢把握基本原则,为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概括起来

4、: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借鉴世界各

5、国的有益做法,努力把握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纲要的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雪中送炭。 五是 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需要,充分考虑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尽力而 为、量力而行。 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支持和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努力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七是坚持依法治教,体现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注意与科

6、技、人才等中长期规划纲要相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三、关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主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从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 3 -认识,从教育的地位、目的、动力、途径、关 键等方面提出了5个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7、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些重要结论弥足珍贵,已经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得到体现,更要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牢牢把握并不断丰富发展。 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为我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体现为” 五个必须”:第一,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优

8、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强国必先强教。规划纲要提出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不断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什么是优先发展。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 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三是怎样做到优

9、先发展。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发挥教育重大作用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第四,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缩小城乡、区- 4 -域教育发展差距。二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逐步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覆盖。三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上学问题。四要

10、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第五,必须重视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强化质量意识。 二要明确 质量标准。三要加强质量保障。四要紧紧依靠教师。四、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教育规划纲要除序言、实施外,由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4个部分组成,共22章、70条。总体战略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总纲,系统阐述了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 略主题。指导思想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二个层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三个层面是阐明教育

11、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工作方针为20个字,即“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 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8项发展任务,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 教育、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以及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继续强调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任务。二是突出了终身

12、教育理念,首次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进行系统规划,从而构建了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体系。三是特别强调教育的薄弱环节,对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列专章予以规划。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 5 -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提

13、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 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国际社会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 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本世纪初,中等发达国家已达46% ,世界平均水平为25%,巴西为25.5%,墨西哥为25.4%,埃

14、及 为35%。我国目前为24.2% ,实现40%的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基本要求。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从目前的1.23亿下降到8700万人,减少3600万左右,维持目前规模,毛入学率也会自然提高到34%。也就是说,达到40%的目标,实际只需增长6个百分点。按照规划纲要的设计,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包括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指工程师、医师、律师等)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10年增加不到2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

15、,以促进整个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六、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系统设计了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了6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 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 6 -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

16、、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 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这里,我重点说明五个问题。第一,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问题重要而复杂,关系各级各类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规划纲要从德才兼备、文理兼融、独立思考要求出发,提出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 统一、因材施教,推 进大中小学有机 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改革社会

17、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规划纲要在全面部署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专门设计 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争取近些年有所突破。第二,关于高考改革。第三,关于高校行政化问题。这个问题社会议论较多,看法不尽一致,主要是不赞成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学校、学校管理内部事务时,过多采用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规划纲要从实际出发,提出: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必须长 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改进管理高等学校的方式,进一步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单一的直接管理向善于运用综合

18、手段管理转变。三是高校应当面向社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办学。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 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要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第四,关于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办支持民办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在政策上,要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 师与公 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各类歧视性政策;要制定完善各类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 7 -

19、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出资、捐资兴办教育;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民办非营利性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在管理上,要切实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探索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办法。在目标上,要鼓励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形成公 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五,关于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管理体

20、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学校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重点是:一要改进政府管理学校的方式,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 和支持教育发展。二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责任,重点是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的权力,加强省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促进省域内教育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七、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6项保障任务。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

21、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调动全社会 办教育的积极性,完善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机制;加强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四是推进依法治教。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加强教育执法、教育督导和监督问责。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加 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

22、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始终坚 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六是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本届政府启- 8 -动实施的10项改革试点和10个发展项目。这里,我重点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 。这一目标自1993年提出10多年来,各方一直十分关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 4%。”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 战略性投资,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

23、012年实现4% ,并保持稳定增长。温家宝总理指出,规划 纲要特别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4% 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刘延东国务委员在总结讲话和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如何实现4%、如何用好 4%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各界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令人振奋和鼓舞。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年均保持19.61% 的增长。即便是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在削减教育经费,但我国中央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3.6%。做到 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在一定

24、程度上要靠政府投入拉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靠财政资金支持,而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相对较低, 财政部门压力很大,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到2012年实现4% 只有不到三个财政年度,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 须研究一些特殊政策,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统筹兼顾加以落实。同时,要健全体制机制,切实把经费配置好、使用好、监管好。第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各界对教师问题十分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 总理在讲话中,都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纲 要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

25、队伍整体素质;以“双师型” 教师为 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规划纲要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一是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 优化教师队伍总体结构;二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终身从教;三是完善农村教师津补贴标准,加快周转宿舍建设,- 9 -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四是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办好师范院校,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第三,关于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10个发展项目和10项改革试点。这次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特点,坚持远近结合,既设计好10年发展的长远目标,又注重搞好近期安排,让老百姓看得见、得实

26、惠、有信心。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专门设计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10个发展项目和10个改革试点。这是本届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为了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成立了由中央和国家机关20个部门组成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还将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八深入学习贯彻领会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推动河南教育

27、事业科学发展。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不仅对推动我国未来10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场壮观精彩大剧已经拉开了序幕。蓝图已经绘就,关 键在于落实。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部署变成实际行动,责 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崇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落实。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教育工作摊子大、任务 重。目前,全省共有各 级各类学校 5.78万所,教育人口291

28、8.63万人,占总人口的 29.28%。其中,在校生 2789.38万人,教职工129.2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 10 -谱写了新篇章,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河南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加强,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教育体制改革扎实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公平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河南教育实现了“六大跨越”,即 义务教育实

29、现了由“ 人民办” 到“政府办”的跨越;职业教育实现了由薄弱徘徊到集团化快速发展的跨越;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办学主体实现了由单一的政府办学到多元化办学的跨越;教育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普通教育体系到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跨越;教育发展推进河南实现了由文盲、半文盲大省到教育大省的跨越,由人口大省迈向了人力资源大省。全省每万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达230人,其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为138人。每万人口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达392人。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年。一是义务教育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

30、村学校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农村最好的房子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公共财政支撑义务教育的框架初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全省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超过45% 。二是职教攻坚成效显著,国家职教改革 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实施职教五年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逐步得到认同,战略地位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从 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性转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三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抢抓机遇,改革 创 新,加大投入,推 进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前,河南高等教育薄弱,1978年,全省 仅有高等学校24所,在校生2.73万人。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发展到107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27.96万人,高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