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卷积编码器自身具有网格结构,基于此结构我们给出两种译码算法:Viterbi 译码算法和 BCJR 译码算法。基于某种准则,这两种算法都是最优的。1967 年,Viterbi 提出了卷积码的 Viterbi 译码算法,后来 Omura 证明 Viterbi 译码算法等效于在加权图中寻找最优路径问题的一个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解决方案,随后,Forney 证明它实际上是最大似然(ML,Maximum Likelihood)译码算法,即译码器选择输出的码字通常使接收序列的条件概率最大化。BCJR 算法是 1974 年提出的,它实际上是最大后验概率(MAP,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译码算法。这两种算法的最优化目标略有不同:在 MAP 译码算法中,信息比特错误概率是最小的,而在 ML 译码算法中,码字错误概率是最小的,但两种译码算法的性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由于 Viterbi 算法实现更简单,因此在实际应用比较广泛,但在迭代译码应用中,例如逼近 Shannon 限的 Turbo 码,常使用 BC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