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颜色之等级观在以儒家为主导的古代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以礼为中心,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从王公贵族到庶民百姓,从庭院房子到餐桌礼仪,无不充满着老幼尊卑。而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一方面,服饰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古代礼仪、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服装颜色存在于官员等级、改朝换代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之中,盖上了鲜明的等级烙印。古人云“旌之以衣服,衣服所以表贵贱,施章乃服明上下,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宋朝的曹汭,喝醉了酒穿着黄色的衣服在大街上狂奔,后来被宋仁宗刑杖打死;清朝雍正帝赐死的年羹尧在列举其罪状的时候都有几条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用黄的布包裹衣服。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青、黄、赤、白、黑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赤”,史记殷本纪也记述商汤:“易服色,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