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增值评价简介2.1.1 增值评价的缘起和发展针对学校效能的增值性评价起源于詹姆斯科尔曼1966年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简称“科尔曼报告”(Coleman Report),该报告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学校效能的增值性评价问题,但其研究结论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学校效能的争论,催生了学校效能增值性评价的出现(Rivkin, Hanushek, Kain, 200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科尔曼报告”为起点,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增值性评价的应用一直受到统计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80年代末,多水平模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增值性评价提供了精确可信的分析方法。由于英美两国统计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实的强大需要,多水平模型和增值性评价方法率先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 The importance for educational reform)报告的出台,美国全国上下对教育状况的关注水平空前提高。1989年,美国总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