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说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关键字孟子 性善说 存心养性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是战国中期儒学的代表人,一生中游历数国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宋代以后人们常常把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就是性善说。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多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本能地体现,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孟子反驳他说,水确实是不分东西,但是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好像水总是向下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