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申请表申请日期: 2015.6姓名 刘鸭华 性别 男 年龄 33 学历 本科职称 中二 职务 教师所任学科物理 工作年限 11曾参与过课题研究情况参与“初中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思想汇报本人认真对待,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完成课题组的各项工作。个人申请本人申请加入“引领学生建设情智共生班级文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意见课题组组长:日期:“引领学生建设情智共生班级文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心得)教师姓名 刘鸭华 学习时间 2015.8文章题目 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建 设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许士柯资料来源 网络相关课题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
2、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情智共生,教之本也。当代教育呼唤两大精神:一是科学精神;二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情智,人的发展要求情感和智慧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好的课堂必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情智共生”,对一节课来说,是培养学生知、情、行合一的载体;对一个人来说,是品德与才能的共同建树,是情感和智慧的有机融合;对一个集体来说,是凝聚力、创造力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 “情智共生”无论对一节课、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来说都是最高境界。“
3、引领学生建设情智共生班级文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心得)教师姓名 刘鸭华 学习时间 2016.8文章题目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作者 许士柯资料来源 网络相关课题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一是“知识和技能”,二是“过程和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以为,“知识和技能”可以纳入“智慧教育”范畴,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纳入“情感教育”范畴,而“过程和方法”则融入在二者之中。因此可以说,“情智共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不约而同,异曲同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处在平等、民
4、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尤其当人处在兴奋状态之下,往往会灵感涌动,妙思连翩,奇思异想,层迭不穷。相反,人如处在压抑、恐惧的学习状态下,往往思维之门禁闭,大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住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同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同学、伙伴、同事)的帮助
5、,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 、 “协作” 、 “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该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人 本 主 义 的 学 习 理 论 从 全 人 教 育 的 视 角 阐 释 了 学 习 者 整 个 人 的 成 长 历 程 ,以 发 展 人 性 ; 注 重 启 发 学 习 者
6、的 经 验 和 创 造 潜 能 , 引 导 其 结 合 认 知 和 经 验 ,肯 定 自 我 , 进 而 自 我 实 现 。 人 本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重 点 研 究 如 何 为 学 习 者 创 造 一个 良 好 的 环 境 , 让 其 从 自 己 的 角 度 感 知 世 界 , 发 展 出 对 世 界 的 理 解 , 达 到 自我 实 现 的 最 高 境 界 。该理论认为,学生是一个知情合一的人,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情感经验和认知方式做事。教学就是要提供一种人道主义的、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他们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能使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他
7、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不以权威、指导者自居,其作用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教师只起到顾问、咨询服务的作用,他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探索。该理论要求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伙伴关系。“引领学生建设情智共生班级文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心得)教师姓名 刘鸭华 学习时间 2017.8文章题目 “个性化、温馨班级”文化建设实施 方案 作者 纪敏资料来源 杂志相关课题 “个性化、温馨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研究为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逐步营造具有本班特点的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
8、境,我班将按照学校统一要求,以创建“个性化、温馨班级”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构建班级科学的文化制度,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关系,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形成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情智,充满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3、基本要求:1.抓好班级整体面貌:重点是抓好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习惯和常规养成。2.落实班
9、级日常管理:重点落实卫生管理和桌椅、学习用品的摆放以及在 校纪律的强化。3.浓化班级文化氛围:重点检查班级张贴、图书角和其他室内布置4.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征集班名、班歌、班徽、班风、班训、班级奋斗目标和班级公约。5.突出班级文化亮点:班内创设“生命角” ,加强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的理解和教育。四、具体内容:(“123”工程)(一)“1”围绕一种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的智慧,围绕“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厚德载物、同心同德、勇于创新、勤于思考”核心精神,指导班级工作,促进文化建设。(二)“2”开展两种活动:1、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1)开展班名、班歌、班徽、班风、班训、班级奋斗目标和班级公约的征集活动
10、。 (2)进行卫生角、图书角、生命角、班星台等的布置;(3)规范张贴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4)开设班长信箱、留言角、心灵论坛、生日栏(张贴每月的小寿星照片)等栏目。2、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1)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本学期围绕学校的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展文体活动、围绕“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行“小导师制度” 。(2)成立多种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3)结合学校要求,以“班级规范我来定,我为班级献计策”为宗旨开展具有班级文化特色的系列主题班会。 (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灵魂;主题教育创建精神家园;活动体验探索自我教育。 )(4)根据
11、班级的特色,开展大语文活动(如:语文课课前 3 分钟演讲经典诵读、精美小故事、名言警句介绍等)并积累材料。学期结束,形成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作品集、班级档案。如:传美小故事集、名言警句交流集等。(三)“3”建立三种制度:(1)为了使学生具有秩序观念,能够自觉维护各类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言行既有明确的要求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2)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有本班特色的班规 。(3)实行小组管理积分招标承包制。浅析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 刘鸭华摘要:科技活动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
12、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科技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思索、研究、创造美好生活,也有利于社会文明面貌的创造的机会;为研究性、探究式学习创设了实践的平台和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创造了机会;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设了条件。因此,科技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的重要载体。但当今教育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知识型的学生,更加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就是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
13、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学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新时代的学生,必须是德智并行,本文重在探讨如何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进行德育渗透。关键词:学生,科技活动,德育教育在学校,如果道德教育不到位,就可能出现将来危害社会的学生。知识型人才固然重要,但我国更需要的是兼具品德与才能的优秀学生,有知识并不一定等于有道德。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是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开展科技活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但更应该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因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所以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渗透德育教育,要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认识并探索自然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
14、响,培养他们的价值观。良好的德育渗透,不仅能把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科技活动与人格培养合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科技人才,更要培养有德行的技术人才。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做到科学教育与德行教育同步到位,就要在渗透方面多花一些心思,想一些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一.关注科技活动过程,随时渗透德育教育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要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并且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关注,关注他们的言行,关注他们的习惯。德育教育一般都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候学生并不知道自己行为是否有错,这就要求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细致的观察。因此作为老师,要把德育
15、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转变观念,在科技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时间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要注意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随时渗透德育教育。二.活动中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教育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渗透。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许多学校已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学校新型的道德目标,把保护环境作为学生自觉自愿遵守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注重环保意识培养的实效性。其实,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对学生进
16、行生态环保意识教育,让学生学会利用水力、开发荒地、重造森林和调整人口流动,掌握有效的手段处理大自然,是学生急需掌握的特殊本领。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给学生从小就灌输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活动上和同学们一起互动,让每个学生懂得,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必须要与其它的生物和谐相处,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在科技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技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是:首先是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其次是要学会批判地思考,对观到的事实进行思考;还有就是灵活性
17、,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最后是要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开展科技活动时,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四.在活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对其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
18、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在开展科技活动时,我们要举一些爱国的科学家的例子去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向具有崇高品质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并努力的的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投身到祖国的科技事业上去。五.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形成的,意志力必须要在锻炼中提高,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到教训,在挫折与失败中成长。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宠爱让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经历过磨难,意志力必然不会太高,所以在遇到事情时不会处理,有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让他们选择放弃。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开展科技活动时要有意识给学生讲道理,不能一遇到失败就丧失自信,在科技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不惧失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