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doc

上传人:文****钱 文档编号:6719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9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9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9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9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 9 月份考试矿山压力及控制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压力拱假说的优点有()。 A. 能全面地解释矿山压力的各种现象 B. 对岩层移动的力学特性作出了解释 C. 明确地解释了围岩的卸载原因和减压区的存在,给出了围岩的最终平衡状态 D. 较好的诠释了岩层移动的物理化学特性 2. 下面不属于对开采后上覆岩层形成结构有哪几种主要假说的 是()。 A. 压力拱假说 B. 悬臂梁假说 C. 铰接梁假说 D. 静水应力状态(海姆)假说 3. 根据回采工 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 A. 减压区 B. 增压区 C

2、. 稳压区 D. 以上都是 4. 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 采高与控顶距 B. 工作面推进速度 C. 开采深度 D. 以上都是 5. 下面对于支撑式支架适用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 B. 直接顶较完整 C. 顶板压力较大的近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工作面 D. 煤层瓦斯涌出量不大 6. 支护设计中支柱初撑力不应低于其额定值的( )。 A. 65 75 B. 70 80 C. 75 85 D. 60 70 7. 下面对于支撑式支架基本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顶梁较长,一般都在 3.5-4 米左右,顶板从煤壁暴露出来以后需要 6-7

3、次移架才允许冒落 B. 支架的支撑力远离采空区一侧,对机道上方的支撑力较小,对破碎顶板不利 C. 多为框式结构,不能承受水平力 D. 架间无侧护板,当顶板较破碎时,易漏矸或造成局部冒顶 8. 下列论述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正确的是()。 A. 实测铅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B.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变大 C. 水平应力普遍小于铅直应力 D.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小 9. 对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木抬棚、单体液压支柱配以铰接顶梁组成抬棚加强支护,其超前支护长度一般为( ) m。 A. 5 15 B. 10 15 C. 10 20 D. 15 25 1

4、0. 岩层移动引起的采动损害有()。 A. 形成矿山压力显现,引起采场和巷道顶板的下沉、垮落和来压,甚至引起冲击地压等强烈矿压显现,危及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B. 形成采动裂隙,引起周围煤体中的水与瓦斯的流动,导致井下瓦斯事故与突水事故 C. 岩层移动发展到地面引起地表沉陷,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 D. 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有()。 A. 支架与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应相互适应,大小相等,且尽可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B. 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大小有关 C. 支架结构

5、及尺寸对顶板压力的影响 D. 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 2. 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 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的下 沉量变大 B. 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 C. 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 D. 引起顶板发生台阶下沉 3. 巷道卸压方法有()。 A. 在巷道周围形成槽孔 B. 在巷旁形成卸压空间 C. 小面积区域性卸载 D. 大面积区域性卸载 4. 有关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的假说包括()。 A. 压力拱假说 B. 铰接岩块假说 C. 悬梁假说 D. 预成裂隙假说 5.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条件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同,沿空掘巷可分为以下方式()。 A

6、. 完全沿空掘巷 B. 留小煤墙掘巷 C. 保留部分老巷断面掘巷 D. 以 上都不是 6. 冲击危险的解危措施主要有()。 A. 卸压爆破 B. 煤层注水 C. 钻孔卸压 D. 定向裂缝法 7. 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 A. 采高与控顶距 B. 工作面推进速度 C. 开采深度 D. 煤层倾角 8. 顶底板移近速度观测中,测定工序对顶底板移近量影响范围时,自测点距割煤或放顶 米远处测起,直至割煤或放顶经过测点( )米后顶板稳定止。 A. 25 B. 30 C. 40 D. 35 9.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有()。 A. 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 应力场,它是时间

7、和空间的函数 B. 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长 C.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10.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有()。 A. 在煤住和煤体下方的一侧为增压区 B. 在采空区下方的一侧为减压区 C. 在煤住或煤体下方的一侧离煤层越远应力越小最后趋向于原岩应力 D. 在采空区下方的一侧离采空区越近应力越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小于原岩应力 11. 干视密度是指岩石在温度( )下干燥( ) h 后的视密度。 A. 105 110 B. 0.2 0.5 C. 0.25 0.3 D. 24 12. 岩石结构可分为三种,即

8、砾状结构 指由粒径( ) mm 的岩石碎屑胶结而成的碎屑结构类型,如砾岩;砂质结构 指粒径变化在 ( ) mm 之间的碎屑结构类型,如砂岩;粉砂质结构 指粒径变化在( ) mm 之间的碎屑结构类型,如粉砂岩、页岩等 A. 2 O 05 B. 2 C. O 05 0 005 D. 2 13. 下面对于 “ 支撑力 -顶板下沉量 ” ( P-L )曲线的实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顶板下沉量和支架工作阻力的关 系曲线,反映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B. 支架工作阻力较小时,增加工作阻力可明显减小顶板下沉量 C. 控制顶板下沉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即支架工作阻力达到一定限度时,再增加对顶板下沉量减小就不明

9、 D. 支架工作阻力不能改变顶板岩层活动规律 14. 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状态()。 A. 超前支承压力,峰值 k 24 B. 残余支承压力,峰值 k 2 3 C. 采空区支承压力, k 1 1.3 或 k1 D. 叠合支承压力,拐角处 k 5 7 15. 相邻巷道的一般间距:大巷的合理间距一般为( )米;上下山的合理间距一般 为( ) 米;集中巷的合理间距一般为( )米。 A. 15 30 B. 25 40 C. 20 40 D. 20 30 16. 根据力学计算,岩体结构的平衡条件为()。 A. 岩块间应有足够的水平推力且不可过大 B. 岩块的下沉量 S1 要小,厚度 h 较大,且

10、S1 要远小于 h C. 岩块的断裂角 要小于岩块间的摩擦角 D. 岩块间的剪切力 Q 要小于岩块间的摩擦力,即岩体结构上作用的载荷不宜过大 17. 岩石的泊松比通常变化在( )之间,平均为( )。 A. 0.1 0.4 B. 0.2 0.5 C. 0.25 0.3 D. 0.25 0.4 18. 衡量矿山压力显现程度的指标有()。 A. 顶板下沉 B. 顶板下沉速度 C. 支柱变形预折损 D. 工作面顶板沿煤壁切落 19. 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A. 巷道掘进阶段 B. 无采掘影响阶段 C. 采动影响阶段 D. 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20. 对于重力型冲

11、击矿压来说,其临界深度一般不超过( ) m,而对于构造型冲击矿压来说,其临界深度可能不超过( ) m。 A. 300 B. 350 C. 400 D. 450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 10 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工作面沿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一切煤体上形成支撑压力,其在工作面采过一段时间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称为固定支撑压力或残余支撑压力。() 2. 支承压力的边界一般可以取高于原岩应力的 75%处作为分界处。() 3. 固体材料在不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 4. 砌体梁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采空区上覆岩层形成的 “ 竖三带 ” 和

12、 “ 横三区 ” 。() 5. 预防周期来压造成的事故,主要是准确地判断周期来压的预兆,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 施。() 6. 构造应力与岩体的特性(岩体中裂隙发育密度与方向,岩体的弹性,塑性,粘性等)以及正在发生过程中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历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质构造现象(断层,褶皱等)有密切关系。() 7. 直接顶初次跨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8. 岩石的结构是指决定岩石组织的各种特征的总和,如颗粒的大小、形状、连结特征、胶结物类型、存在孔隙情况等。()

13、9. 研究孔的周围应 力的意义在于:求解巷道周围应力状态,说明、解释巷道变形机理,研究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10. 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 1. C 2. D 3. D 4. D 5. D 6. B 7. B 8. A 9. C 10. D 二、多项选择题( 60 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ACD 2. ABCD 3. ABD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CD 8. AB 9. ABCD 10. ABCD 11. AD 12. ACD 13. ABCD 14. ABCD 15. AC 16. ABCD 17. AC 18. ABCD 19. ABCD 20. AC 三、判断题( 1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