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度对弱酸(碱)溶液中 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酸碱平衡 第四节 缓冲溶液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7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波义尔(Robert Boye)从感 官上认识: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称为酸; 有涩味、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物质称为碱。 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S.Arrhenius)提出了 酸碱电离理论:凡是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H + 的物质叫酸;而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OH 的物质叫碱。 理论有局限性,它把酸和碱仅限于水溶液,不能适应对 许多非水溶液中酸碱反应的解释(HCl + NH 3 )。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nsted)和英国化 学家劳莱(T.M.Lowrey)同时独立地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 。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六章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 给出质子 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凡是能 接受质子 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碱 碱,即酸是质子的给予体 ,碱是质子的接受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上式反应称为酸碱半反应。HA与A 为共轭酸碱对,可 表示为: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