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678001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大附中 20102011 学年高二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B、 C、 D、 2.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这反映了梭伦的一

2、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 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B.法律面前人人 C. 中庸和不偏不倚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4.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但是商鞅死后,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 “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B.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5.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3、.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度。北魏孝文帝时,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措施统一黄河流域,促进民族融合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臣民的生活方式 模仿汉族管制,修订鲜卑律令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A. B C. D.6.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就是天主教社会,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各国的政治也产生影响。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国内诸侯乘机反叛。亨利四世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德国并没有实现建

4、立高度的中央集权王权与教会争权夺利A B C D 7.下列对 14-16 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伏尔泰”为首的思想家在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 B、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D、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8.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功绩是A天主教会受到沉重的打击 B.推动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C提高了封建君主的地位 D.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9. “熙宁(宋神宗年号) ,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 ”这段话反映出A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

5、财富的手段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10.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A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B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11.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 ,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

6、增加国库收入 A B C D12.“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 ”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那个原因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1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 ,也叫“解放”法令。所谓的“解放”是指:A农奴制度的废除彻底解除了俄国工业发展的枷锁 B农民只是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C农民完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雇佣劳动者 D农民获得了土地,基本满足了农民们的愿望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

7、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8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A B C D15.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这段材料说明农奴制改革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改革不仅没有减轻农奴负担,反而加重负担。C.改革使农民得到一部分土地 D 改革使农奴被迫出卖劳动力16.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

8、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17.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18.下列符合中世纪欧洲人民人生经历的是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A B C D19.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0

9、.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 ,其含义是A他镇压了 1905 年革命 B他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C他消除了农奴制残余 D他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材料二 北方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北魏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 15 岁以上,授给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妇人授露田 20 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 70 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

10、可以买卖。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 。 (2 分)梭伦又是通过什么措施加以解决的?(2 分)对于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2)据材料二推断北魏土地所有制有哪几种类型?并说明依据(不得照抄材料) 。 (4 分)(3)上述材料反映梭伦改革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有何相似之处?(4 分)(4)相比欧洲中国古代更是将土地改革作为历次改革的核心内容,请说明原因和目的。 (4 分)22.阅读下列材料:(10 分)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

11、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12、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2 分)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2 分)(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4 分)(3)你认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

13、们却一直停步不前”?(2 分)为此进行的 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4 分)材料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 (4 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2 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 “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

14、圣五年(1027 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 “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

15、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四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材料五 在我们之前 900 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

16、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宋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规定或“建言”的目的。 (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4 分)(3)材料三、四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 分)(4)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2 分)(5)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 。请你说明理由。 (4 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B C D A D C C题号 11 12 13

17、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B B C C D A D二、非选择题。21、 (1)贵族大量侵吞平民的财产,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颁布“解负令” ,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危险。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2)类型: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或农民土地所有制) (4 分)依据:通过土地还授、买卖的有关规定规定。(3)相似之处:解决土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4)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法财政收入,还是

18、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没,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与变革。22、 (1)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原因:为了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 。()积极作用: 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 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 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3、1

19、)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1861 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答生产力也可) 。24、 (1)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再政策上进行调整。(3)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 基本否定(4)办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5)理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