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3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课题负责人:李 波前 言我校“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课题, 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普通课题,该课题于 2014 年 03 月底申报,经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组织专家评审、区规划领导小组审批,2014 年 07 月 10 日正式立项。按照朝阳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朝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开题工作的通知 (朝教科研 2014号)要求,现进行开题论证,报告如下:一、本
2、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本课题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1适应国家方针政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了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基础教育意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2适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999 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3适应我校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 在我校高中美术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如何使之产生辐射、启发、借鉴作用,将实施美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学中,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由此可见,我们提出本课题,符合我校发展的未来诉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本课题研究问题提出的依据1政策依据(1)1993 年2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2 / 13求: “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并把美育列入20 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4、的战略目标。(2)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认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显示了我们党对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个决定还要求: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2010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
5、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更是将德智体美并举地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目前已被纳入国家的教育战略之中。这是时代赋予美育研究与实践的机遇,同时也是使命。(4)2012 年11 月8 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5)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
6、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理论依据(1)1998 年12 月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4 条和第48 条提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1999 年6 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6条中明确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7、,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3)2004 年 3 月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 16 条、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了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理论研究现状3 / 13(1)席勒于 18 世纪末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和学科体系。(2)二十世纪末,伴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的不断发展,美育研究也被大大向前推进,走到了社会和学科的前沿。(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美育视为促进人
8、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探求美育的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施环境,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品格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基础之上,继承了马卡连柯的教育经验和理论财富,创造出了颇具特色的美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美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要途径。在美育地位上,既将美育置于学校各育之首,又重视各育之间内在价值的统一。在美育功能上,突出美育激发政治情感的作用。在美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美育效果。美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将美育情感作用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相结合;优
9、化美育的实践过程,回归美育人本内涵;净化美育的实施环境,创设“美”的育人空间。2国外实践研究现状(1)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审美教育既有着深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奠基,又有着兼容并蓄、开明创新等具有移民国家特点的美国特色。其核心内容为:DBAE 教学理念,强调通过严谨的美术课程来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的审美能力;自由创造精神,即,课堂上学生的创作自由会被充分的尊重;多元化特征,即教学标准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创作材料的多元化等等。相信这些教育理念能为中国的审美教育提供某些启示。(2)美国的艺术博物馆、艺术节,给学校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注入鲜活的力
10、量。(3)国外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有待探究考察。(二)国内研究现状1国内理论研究现状:(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倡美育并形成系统美育思想理论、进行丰富美育实践的伟大拓荒者,其在美育思想理论和实践中所做的原创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古代古典美育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孔子所提倡的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仁、艺兼求的“圣人君子”。虽然今天我们探究的重点在狭义的学校美育,但不论从狭义还是就广义而言,仍沿用着孔子开创、建构的审美认识论和方法论;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据有关资料记载,“美育”一词最早是蔡元培
11、由德文AesthetischeErziehung 意译出的,后为学界所认同。他1930 年给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定义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认为美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贯穿、渗透于学4 / 13校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的全过程,只有在德智、智育、体育的教育中体现了美育精神、美育艺术和美育方法,这些教育才是愉快的,才更具吸引力;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美育是为了艺术的生活。在陶行知看来,美育并不是把小孩子都培养成画家、音乐家,主要为了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和品德,最终目标是使人人能诗意般地生活。 (2)我国有关方针政策越来越体现出
12、重视“美育” 。如:1999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 (3)当代中国美育研究的主要成果著作类型多样,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涉及美育原理研究。此类又可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从美育自身的特性出发,着重探讨美育的性质、对象、功能、任务、原则和实施途径等问题,如,仇春霖主编的美育原理(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年版)。第二小类出现于20世纪90 年代,这些著作更为自觉地进行美育理论的建构,提出了“美育学”的
13、概念,杜卫的现代美育学导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二类为美育类教材。此类写作模式借鉴了苏联的美育类教材,如1975 年出版的德廖莫夫等编的美育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第三类为美育实践类著作,主要是学校教育中的美育研究,涉及少儿美育、中学美育、大学美育等。如颜学琴的儿童少年美育全书(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版) ,赵伶俐主编的“跨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其中包括中学美育系统论。第四类为中西美育思想史研究。如,赵伶俐、汪宏等的百年中国美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陈育德的西方美育思想简史(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14、年版)第五类为泛美育类著作,美育理论、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等都涵盖在内。如方珊主编的“新世纪美育系列丛书”(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年版),杨桂青和赖配根的 文与字的神韵: 文学美,王伟的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2国内实践研究现状(1)我国中学教师在美育观念上的狭窄,大都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 或者只是音乐或美术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美育也大多体现在美术课及音乐课上,其它课上较少体现实施美育。其实,美育还有更广泛的内涵。 (2)美育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这已影响到了德、智、体等科的教学, 影响到了素质教育的进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1试图通过
15、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从理论上把握5 / 13实施美育的方法、途径、策略等,使教师了解实施美育的意义,更新教育观念。2通过学科教学美育实践活动,促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3 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良好发展。(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侧重研究目前中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存在的理念和实际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案例,将有助于探索研究实施美育的途径、方法,弥补现状的不足。(2)有助于推进在美术及其它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良
16、性发展。(3)有益于教育部门根据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有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1)教师成为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主体,同时为教师的美育理念、文化、专业提高搭建平台,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2)满足学生情感、智能、审美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与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研究过程中,将以美术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产生良好效能为契机,带动、辐射其它学科参与教学中实施美育,积累实践经验与案例,为教学及科研提供参考与借鉴。四、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一)本课题题目范围的界定本课题题目含义为:通过开展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
17、研究,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属于建设型的研究项目。其中的“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 , 指美术、音乐、数学、地理、生物、语文、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既包括以教学创新为主要手段,遵循比较形式多样的操作方法,探索有价值的教育规律,侧重经验总结和实践学习的 “教学创新实践活动” ,也包括以美育为主要内容,形式比较灵活多样、追求一定的理论层次的“实施美育的研究” 。从学校实际出发,一方面,在美术等各个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应该是我校教师很重要的课堂与校本活动内容,另一方面,我校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参与实施美育的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美育文化
18、知识、理论涵养和教育智慧,开扩自己的眼界和视野。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美术即造型艺术,是指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 、书法(篆刻) 、摄影等六大类。2美术等学科6 / 13包括美术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音乐、数学、信息技术、地理、语文等学科。3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 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
19、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实施美育,即用行动来实现,通过美育使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收到更好的实效。4教学创新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动态方式的过程,是在教学目标规范下的师生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教授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为其特点的。是以实践为基础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对教学认识与实践的过程。教学创新是指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形式、手段、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科研目标探究促进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方式及其实施策略。试图通过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
20、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从理论上把握实施美育的方法、途径、策略等。2育人目标通过美术等各个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促使教师实施美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美的情感,提高素养,提高学习实效。3工作目标使教师了解实施美育的意义、范围,更新教育观念,探究教学创新与实施美育的多种方法、形式、手段。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促使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学生、学校更好的发展。(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1.依据新课程理念,通过美术、音乐、数学等多种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探索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产生良好效能的教学案例、课例,积累、总结经验。2.在美术等
21、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3.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4.美育实施策略的研究。5.美育实施模式的研究。(三)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7 / 131. 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顺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确定本课题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方案。 本课题研究 以在美术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产生良好效能的课例为研究的切入点,带动、辐射其它学科参与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研究,改进、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与策略,积累实践经验与课例、案例。2课题研究的难点在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产生良好效能,以典型课例、案例体现。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引导、带动课题组美术、数学、
22、音乐等各学科教师展开实施美育研究,体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情感教育,有益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四)本课题预计的突破方面1观念方面创新改变旧有的观念,我国中学教师在美育观念上的狭窄,大都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 或者只是音乐或美术教育,其实,美育还有更广泛的内涵。在美术、音乐、数学、地理、信息技术、生物、语文、体育等学科教学中都可以实施美育,以提升教育教学实效,促进素质教育。2理论方面创新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有关美育的理论、方针、政策,通过本课题研究,增长美育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学识与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技术方面创新以有关美育理
23、论为指导,以典型课例为突破口,遵循“理论学习现状调查问题分析行动研究适时调控总结经验形成成果”的研究路径。本课题研究,侧重于以教师为主,走“实践理论实践”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进行有关此课题的理论、实践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汇集与展示。4实践方面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方法及形式在美术等各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促进教学相长。例如:通过教学设计、微课程、教学实录、论文、课例、案例、交流研讨、作品成果展览等,体现通过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中实施美育带来的良好效益。(五)本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1美育对德育有提升功能,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可以加强体育的作用
24、。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情感教育。2美育不等于也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美术、音乐)教育,在其它各学科教学中都可以实施美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亮点、创新点。8 / 133. 在美术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产生良好效能,以典型课例、案例体现,辐射、带动其它学科教学创新实践中实施美育,提高教学实效。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一)课题研究的思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为顺应深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确定本课题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方案,课题
25、组负责人组织带动课题组美术、音乐、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展开研究,撰写论文、案例,收集整理研究成果,交流研讨,逐步完善,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发展。(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实践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1.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理清研究思路,为有关的理论思考和阐述奠定基础;同时,收集、整理教师培训相关理论,指导理论研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培训经验,完善我校培训实践。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例研究-反思-再实践与研究,形成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依据。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想法、感受、建议等。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创新实践中
26、发现、归纳和总结问题,并不断地加以修正和改进;同时,及时总结我校开展实施美育工作的经验,从个性中概括共性。为构建校本培训制度体系、深化校本培训工作创造条件。5个案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中,拟选取我校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典型案例(初中、高中各梯层兼顾) ,研究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中发现教学中实施美育促进教学相长的某些规律。本课题研究要看的成果是美术等各学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以后取得的有益的成效,属于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为辅,调查法用在提出问题、评价效果上。强调: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第二,学科性-研究中体现实施美
27、育的学科内容、方式、成果等个性特点。让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与实效,促进教师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三)本课题研究的手段借助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系统平台实施管理,借助学校网站,通过搜集有9 / 13关信息数据资料文献,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学实践与课例、案例探究、研讨交流为主要方式,适当采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科研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进行研究,获取、积累各种信息资料,以提高研究工作实效。(四)本课题研究的途径本课题研究,以有关美育理论为指导,以典型课例为突破口,遵循“理论学习现状调查问题分析理论预设全员行动适时调控总结经验形成成果”的研究路径,探
28、索在我校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模式。(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操作技术本课题研究,行政主推与科研支持相结合,以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和实施美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成立课题实施小组分工、课题专家指导等措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侧重于以教师为主,走“实践理论实践”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 七、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03201412)1调查分析现状,查阅文献,确定选题 2理论学习,设计申报课题3撰写报告,开题论证,明确分工(二)中期实施阶段(2014.122016.08)1深入论证,修正完善课题 2研究实践,专家辅导,参观学习3撰写
29、论文,交流研讨,阶段总结(三)后期总结阶段(2016.092016.12)1问卷调查,总结课题2整理资料,出版成果3撰写报告,申请结题,后续研究,成果推广八、本课题课题组人员构成及分工(一)组织机构本课题组由课题负责人 1 人和组员 4 人共 5 人组成此课题科研团队。1本课题负责人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系美术学科中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参与过国家级、市级和区级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实录课、微课程等多次获国家级、北京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并被收录发表出版。受聘担任过编委,参与编写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中学新教案全书 美术等。2本课题组
30、主要成员具有以下优势、特点:(1)职称结构合理:3 人分别为美术、音乐、数学学科中学一级教师,1 人为地理高级教10 / 13师,兼顾了艺术学科与文理学科,在学科美育研究方面能体现学科特色,益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学历结构合理:均为大学本科学历, 多数有学士学位,学术背景比较厚实,专业基础扎实。 (3)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 41 岁,年龄在 38 岁-46 岁,年富力强。 (4)科研经验丰富: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具有承担或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具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3本课题组人员有信心会共同完成好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取得好的成果。 (二)人员分工李 波
31、:美术教学美育研究。本课题负责人,承担本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孙景霞:美术校本课程美育研究梁红运:数学教学美育研究钟 楠:音乐教学美育研究李冬生:地理教学美育研究九、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本课题力求形成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最终以编著出版的形态体现出来,成为指导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有益参考书,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有益参考书。(一)本课题预期阶段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 10 项)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1 准备阶段2014.02 201403“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课题申报书申报书 李波2 201407201412“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李波3 201407201412“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课题文献综述文献论文 李波4 实施阶段2014.122016.08“在普通中学美术等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实施美育的研究”课题实践案例教学课例、案例李波及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