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8030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山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山西省“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也是促进我省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为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我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发展回顾与形势展望一、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不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持续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持续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为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奠定

2、了坚实基础。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 元大关,2015 年达到 9454 元,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增1速,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增幅实现“五连快”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 2010 年的 2.951 缩小到 2.731。平均每年44 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增幅达到 2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生活服务及个性化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农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迈 上 新 台 阶 。 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2015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1259.6 万吨。 “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

3、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成为我省又一个“千亿产业” 。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强劲,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农 业 物 质 装 备 水 平 取 得 新 提 升 。 耕地质量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 952.5 万亩,高标准农田比例达到 25.35%。全省供水能力大幅提高,2015 年农业用水量达到45.2 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3。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 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3350 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

4、达到 65。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显著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达 87%,基本实现2了重点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连续监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6%。基本实现了现代设施条件、先进技术装备水平支撑农业发展的新格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中央、省级财政安排示范区建设资金 6.7 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722亿元,建设各类农业园区超过 1388 个,示范区内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6%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9%,吸纳农民就业 10 万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晋中市、长治市、太谷县等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成为引领全省农

5、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等工程扎实推进, “两山”造林、 “两网”绿化、 “两区”增绿、 “两林”富民、 “双百”精品、 “双保”管护等省级林业六大工程顺利实施,5 年营造林 2252 万亩。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5 万平方公里。草原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草地退化趋势有所遏制,2015 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 71%。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新突破。2009 年2012 年,省政府3投入 640 亿元实施了两轮农村公共事业“五个

6、全覆盖”工程;2013 年起,投资 400 亿元实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五件实事”;2014 年以来,投资 350 亿元,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130 万农民喝上了干净水,116 万农民住上了安全房,改造县乡公路、新建改建通村水泥(油)路 2800 公里,4400 个村通天然气,600 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清洁工程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农 村 改 革 进 入 新 阶 段 。 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

7、营比重明显上升。全省基本完成耕地和园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工作,土地流转面积 779 万亩,流转率达到 15.5%。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省认定家庭农场 9032 个,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9633 个。农村水利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垦企业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4专栏 1:“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序号 类别 指 标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554 824 8.16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 510 1422.6 22.77休 闲 农 业 与 乡 村 旅

8、 游 总 产 值 ( 亿元 ) 40 1农业结构农产品出口总额(万美元) 8326.01 9524.33 2.7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050 1259.6 小麦播种面积(万亩) 1092.70 1012.60 2农产品供给水平 水果总产量(万吨) 613.2 794.86 5.33蔬菜总产量(万吨) 1901.1 2215.1 3.1肉类总产量(万吨) 133 228 11.38禽蛋总产量(万吨) 86 133 9.11奶类产量(万吨) 102 136 5.922农产品供给水平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 95 9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1 56 1.89综合机械化水平(%) 5

9、1 65 4.97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590 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1227 1336 1.7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02 0.53 1.173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灾 害 性 天 气 预 警 提 前 时 间 ( 分 钟 ) 15 25 农业灌溉用水量(亿立方米) 36 42.8 森林覆盖率(%) 18.03 20.5 0.494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 71 化肥年总用量(万吨/折纯量) 110.37 118.55 1.44农药年总用量(吨) 8292 8507.25 0.51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 13 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50 75 5养殖废

10、弃物综合利用率(%) 5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263 9454 12.435 农民收入水平 脱贫农民(万人) 220 注:其中水果、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为部门统计数。二、面临挑战与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世情国情省情农情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外部矛盾更加凸显。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能源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贸易、价格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的叠加影响不断加深。从内部看

11、,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业竞争力不强,传统农产品不优,特色农产品不精等问题突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依靠提价增收、转移就业增收的空间收窄等问题逐渐凸显。从我省看, “三农”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经济环境和市场约束趋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任务艰巨。目前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 80%以上。从经营性收入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和6土地价格刚性上涨渐成常态,农产品价格弱势运行,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受国际经济不振和我

12、国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我省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既面临着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的压力,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疲软造成的销量减少、价格下跌的困难,促进增收难度加大。从工资性收入看,在经济新常态下,短时间内工业需求不足,农民务工时间缩短,也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放缓。资源环境约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保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耕地质量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旱地、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在 1%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到 70%以上。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普遍存在,水资源调蓄能力依然较弱,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农业内源性污染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农产品产地环境污

13、染形势依然严峻。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迫在眉睫。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任务艰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农科教结合不紧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足,特别是在生物技术、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攻关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不足,农7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自动化、精准化程度较差。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较薄弱,推广人员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村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我省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

14、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全省还有贫困村 7993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28.3%;贫困人口232 万,占农村总人口的 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 个百分点。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吕梁山、太行山两大区域,位置偏僻、条件恶劣,加上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偏低,生产技能落后,脱贫难度比以往更大。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和 社 会 事 业 落 后 , 农 村 人 居 环 境 改 善 任 务 依然 艰 巨 。 我省山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之山庄窝铺多,居住分散,采煤沉陷区面积大、范围广,地质灾害严重,农民安居环境较差,异地搬迁任务很重。村容不

15、整洁、废弃物乱堆乱放还普遍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与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与建设美丽山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地方还存在有房不能住、有地不能种、有水不能饮的现象,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任务繁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8务艰巨。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一些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面临新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

16、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机制、市场分配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尚未建立,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工作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社会氛围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党的十八大把“三农”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连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增加“三农”投入,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补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二是建设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粮

17、食生产实现“五连增” ,畜牧业稳定增长,农产品加工产业成为“千亿产业”,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9基础。三是消费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拓宽了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呈现品种多样、总量增长、档次提升的态势,对绿色安全食品、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旺盛,农业农村的休闲、教育、观光、娱乐等功能市场前景向好,为我省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四是产业转型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助力。目前我省传统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工商资本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而我省农业在非

18、煤产业中一枝独秀,发展前景看好,为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提供了机遇,既解决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资金,又为我省产业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五是改革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农村土地确权等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逐渐破除, “六权治本”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六是外向型农业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我省出台了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向,为我省外向型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促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