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 孟子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0)2、 持“性善论”。(22)3、“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4、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万物皆有备于我”。(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2、 朱熹1、 支持神话起源说。(教育的起源)(13)2、 朱熹:“愤者,;悱者,;启,;发,”。(启发诱导)(22)3、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次使用“课程”一词,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课程)(108)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