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6835518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方剂学重点总结(共1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重点总结总论部分1、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普 济 方: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两种意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 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3、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的变化 -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ii.药量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