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来源,十二大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十六大江泽民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十七大胡锦涛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建设美丽中国,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作出了“贯彻新
2、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一)贯彻新发展理念,1.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3.贯彻绿色
3、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4.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5.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
4、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六大历史性变革,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六大历史性变革,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三个逐次递进的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体系;“结构性”指三个层次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配置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改革”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调整生产关系,改变三个层次的重大比例关系,既包括数量关系调整,也包括质量提升。,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
6、起决定性作用转换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2.1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2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共享发展水平。这些都有赖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3是
7、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3.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取决于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数量和质量要求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技术有效供给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土地制度、资源环境制度等改革。,3.2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石,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与要求,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是创新的发动机,处于供
8、给体系的关键位置。要提升大企业素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3.3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素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只有产业供给符合市场需求、适应需求结构,社会资本的循环周转才能顺利完成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新改革,振兴制造业,提高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3.4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任务,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创新通过加速前沿技术突破和现有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率,是推动供给增长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
9、来。,3.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2.六大历史性变革,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当前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高、企业杠杆率偏高、实体经济成本过高、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一些短板突出。,3.6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是近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1.
10、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与外延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互联网科技服务实体经济,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2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3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
11、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4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互动、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6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12、,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2.六大历史性变革,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2.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2.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实体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
13、策举措,3.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3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4推动城乡区域发展京津翼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供给侧改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服务贸易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6完善市场经济体
14、制巩固发展公有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
15、文化条件决定的,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2.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六大历史性变革,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六大历史性变革,2.
16、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发挥社会主义协
17、商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基本政治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2.六大历史性变革,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的主席、总理,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出来的,一定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确保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意志是否得到真正体现;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
18、障。由民主选举、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六大历史性变革,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通过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大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提高立法质量,体现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2.六大历史性变革,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协商民主的内容与形式人民民主的真谛就是有事好商量,通过协商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共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2.六大历史性变革,2.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2.2协
19、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一是广泛达成决策共识二是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三是形成发现错误机制四是形成人民参与管理五是凝聚社会智慧力量,2.六大历史性变革,2.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
20、合作发展,妥善应对和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1.1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坚持“一国”原则,尊重“两制”差异。“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2.六大历史性变革,1.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1.2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宪法和基本法将中央管治权与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结合中央依法行使权力,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2.六大历史性变革,1.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1
21、.3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将港澳融入国家发展,2.六大历史性变革,1.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1.4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要以爱国者为主体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共担民族复兴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2.六大历史性变革,1.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2.六大历史性变革,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2.六大历史性变革,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如
22、何推进,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原因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我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是暗流涌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2.六大历史性变革,1.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原因,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23、2.1把牢“定盘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定盘星”是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党的思想旗帜,人民的精神旗帜。,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2.2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防止“失语”“失踪”“失声”要立足中国、把握当代、面向未来,建设特色中国智库。,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2.3握稳“方向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导向是风向标,是意识形态的关键。把握领导权,就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把握好导向,加强传播手段。,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
24、形态领导权,2.4建设好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也是精神家园,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2.5种好“责任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要有责任担当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旗帜鲜明反对抵制各种错误观点,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二)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历史与现实表明,核心价值观是国家重要的稳定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什么
25、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3.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六大历史性变革,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制度、社会发展赖以立足和演进的价值导向,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价值观念。,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国家要推行什么,社会要奉行什么,公民要遵循什么。表述的就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个人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2.六大
26、历史性变革,2.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和凝练,反映和体现,二者各有侧重,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二者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二者关系,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二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三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四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2.六大历史性变革,3.如何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
27、神,(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1.文化自信2.文化强国,2.六大历史性变革,1.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文化自信,自信从历史中来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自信从奋斗中来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自信从实践中来文化自信的现实支撑,2.六大历史性变革,2.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一个
28、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为什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1.优先发展教育事
29、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习近平,1.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体措施,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
30、快双一流大学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坚持房子定位,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党的重要使命。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合理确定目标、集中整合资源、强化责任落实,让贫困县全摘帽。,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
31、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中医西医并重推进医养结合产业,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认识新时代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思路,建设平安中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3.加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信访制度,评估机制,保障机制,调解体系,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
32、权益保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态,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05,04,03,02,0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
33、,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建设平安中国,要紧紧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推进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以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五、建设美丽中国,(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形
34、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文 城市工业污染,2013年1月14日,由亚洲开发银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一份名为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报告揭示,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分别是: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其中7个城市在中国。,图文 雾霾,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
35、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当着习总书记的面朗诵沁园春霾: “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 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图文 水体污染,钱塘江惊现多个“癌症村”,宜昌农村垃圾乱倒致水污染,广西桂林漓江水污染,党的十八大报告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在党和国家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绿色化”的新概念。,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环保部解释环保法,按日计罚,不设限期整改,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举措,中央高度重视,作出
36、重要部署,出台有力政策,1,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2,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提出前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2.1生
37、态文明新理念尊重自然,2.2生态文明新理念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多还旧账恢复元气不欠新账休养生息,2.3生态文明新理念保护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环境就是民生,青
38、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环境保护上,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实现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节约。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因此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构建政府为主导、企
39、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增长。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 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