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中的侘寂、幽玄、物哀,三者有何区别? 先说说“侘寂”、“幽玄”、“物哀”这三个词语。这三个汉字词语中,只有“幽玄”一词原本中国的汉字词语中有,其余两个来自日语,不过在日语中,“侘”和“寂”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分开的,在大多数场合,表达的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物哀”,日语中写作“物哀”、或许可简写作“物哀”。“幽玄”一词最早似乎出于汉少帝的一首绝命诗悲歌: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里的幽玄似乎是生灵将前往的一种境地,深远而不可测,在此后的中国文献中,出现得比较少。基本上不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审美理念。后来这一词语或概念随老庄的文献或佛教的经典传入日本,在日本的历史中,它的意义也是逐渐变化的。在古今和歌集(约成书于10世纪初)的真名(即汉字)的序文和本朝续文粹等日本文学作品中,也往往表示神秘幽深、难以明确捕捉的意思。后来在平安时代前期壬生忠岑的和歌体十种以及其他的歌论书、歌合判词等里面,用来评论一些和歌作品,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虚无缥缈的气氛和神仙优艳气韵的作品,使用的比较多的是一位名叫藤原俊成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