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688047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6-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概念阐述】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 1949 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1956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661976 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1982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及其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661976 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陷于停顿。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特点: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实行民主集中制

3、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实行一院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实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

4、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及意义(1)含义: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的一种新型政治制度。其含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2)内容: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中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以区域为基础,实行自治权;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历史必修第一册课程配套资料2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

5、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图表基本内容 省级自治区的成立时间 地区1945 内蒙古自治区195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1965 西藏自治区(3)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它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恰当地结合了起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关系;有利于

6、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4.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确定,此后在实践中又得到了一些发展和健全。第二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摧残、破坏,政

7、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步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5.“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条件:“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2)香港回归过程: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会谈;1984年 12 月,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发展的新纪元;香

8、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是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了新的贡献;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上取得成功的范例。(3)澳门回归过程:1987 年 4 月,中葡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史料解读】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材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1

9、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 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 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 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 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解 读 】 材 料 一 、 材 料 二 反 映 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材料一从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代表阶级利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

10、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等方面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材料二从历史教训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 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材料三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 长的历 史发展中, 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

11、国各民族 维系于 统一的大家庭中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江泽民【 解 读 】 材 料 一 、 材 料 二 、 材 料 三 分 别 从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内容、目的及实施的依据等方面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叙述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材料二指出了该政策实施的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材料三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

12、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三、民主政治在曲折中发展材料一 君上大权:(计 14 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遇有 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须之财用附臣民权利义务:(计 9 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均准其自由;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国 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3、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第 一 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是 工 人 阶 级 领 导 的 ,以 工 农 联 盟 为 基 础 的 人 民 民 主 国 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 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历史必修第一册课程配套资料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 读 】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在立法思想上由专制集权向民主政治发展;由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的民主发展的曲折历程。材料一是封建主义性质的宪法;材料二是资本

14、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材料三是社会主义宪法,是人民民主。四、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摘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 法制。必 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 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 变而改变。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 “法”,不 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也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 讨论通过,

15、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国家和企 业、企 业 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此外,我 们还要大力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 解 读 】 这段话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16、是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五、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的认识材料一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 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 身制。我 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 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 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 问题。邓小平(1980 年)材料二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

17、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 发,在党的 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解读】材料一、材料二客观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历程的一些因素。材料一认为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一是封建意识残余的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二是我国还没有从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材料二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即要求全党认清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六 、 关于香港回归祖

18、国纪念碑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周年之际,香港建成回归祖国纪念碑。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西北面广场。纪念碑柱身由 206 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 1842 年至2047 年的年份。其中代表 1842 年、1860 年、1898 年、1982 年、1984 年和 1990 年 6 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料。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 1997 年的年份,凸显香港在这一年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纪念碑柱头用紫铜锻制而成,表面经氧化处理,历久不衰,寓意香港回归后继续繁荣昌盛。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解读】材料中提到的几个年份高度概括了香港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鸦片

19、战争英国以武力相威胁,1842 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割让香港岛的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英国又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割让九龙半岛的北京条约 。1898 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将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地区以及附近大小两百多个岛屿连同广大水域强行租借。1982 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政府决定在 1997 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中国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1984 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原则上最终解决了香港的回归问题。199

20、7 年 6 月 30 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纪念碑柱身把代表 2047 年的石环作为最后一个石环是表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我国政府在 1997 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2047 年是香港回归正好五十年,这预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建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历史意义讲对中华民族来说,它标志着国家兴旺、迈向统一的一个光辉历程;对香港来说,它昭示着香港开始了一个实行“一国两制” 、 “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崭新时代。 (言之有理即可)从实践意义讲:“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

21、一的最佳构想,这一点已被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所证实。 实践证明,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和平共处原则在一国之内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一个新创举。【难点辨析】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22、度,它是怎样实行的?(1)原因: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

23、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2)根据 1954 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立了 5 个省级自治区,共有约 5000 万人口,400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其他地方还有范围大小不一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级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参与政府的决策,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3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中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历史必修第一册课程配套资料6(1)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而有自己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

24、协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第一,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各民主党派自 1949 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就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后又写入它们各自的历次党章,成为它们共同的政治准则。第二,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强大和经济富强而共同奋斗的合作关系。第三,我国各民主

25、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不搞政党竞争。第四,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4 【材料阅读与思考】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了保障人民民主、加强法制的重要性。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一说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有什么重要变化?取得了哪些重要

26、成就? 答案提示:(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2)1980 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1982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全面修改,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 年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等重要内容做出了规定,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里程碑。199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接着,1999 年,新修改的宪法把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一个以宪法

27、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也基本形成。5“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及原因(1)提出过程:1979 年 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标志着祖国大陆对中国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1 981 年 ,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 国 , 实 现 和 平 统 一 的 方 针 政 策 : 建 议 举 行 国 共 两 党 对 等 谈 判 , 实 行 第 三 次 国 共 合作 。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提出的原因: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后的强大国力。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8、。6台湾问题的由来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1662 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 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1895 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 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7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发

29、展概况:1979 年 1 月,大陆停止炮击金门;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倡议(通邮、通航、通商)。 1987 年 , 台 湾 采 取 开 放 措 施 , 允 许 台 湾 居 民 赴 大 陆 探 亲 , 并 在 经 济 文 化 方 面 开 展 交流 。 1990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九二共识” )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993 年,举行“汪辜会谈” 。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8 (1)当前解决台湾问

30、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有巨大感召力。 香港、澳门地区的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国际法则: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2)阻碍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和海外反华势力。【图说历史】图片 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开幕时的中南海新华门【 解 读 】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

31、开后,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历史必修第一册课程配套资料8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图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 读 】 1954 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

32、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 4 章 106 条。这部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新胜利,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它首先把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具体步骤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新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图片 3: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9【 解 读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2 年 8 月,在总结内蒙古自治政府建立的经验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

33、族区域自治。1954 年宪法又以法律形式把这种制度确定下来。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到 1965 年全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图片 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内景【 解 读 】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34、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光辉起点,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一个里程碑,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图片 5: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必修第一册课程配套资料10邓小平和陈云在会议上 群众争购有全会公报的报纸【 解 读 】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从 1979 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

35、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图片 6: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解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区徽呈圆形,中间图案与区旗相同,外圈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字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