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68917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训练 1 发达的古代农业基础达标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C.刀耕火种 D.铁铧犁耕2.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3.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 滕州宏道院、滕州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 平陆枣园内蒙古 和林格尔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汉代( )A

2、.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牛耕得到普遍推广4.荀子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 ,等于一年收获两次。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A.扩大耕地面积B.一年多熟制C.增加从业人口D.精耕细作5.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 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6.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

3、生之具以足。 ”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能力提升7.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8.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广东新语材料二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

4、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 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战国)管子海王材料三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耕作方式?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哪方面的进步?有什么作用?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 别是农业生产领 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二牛抬杠 北方地区 唐曲辕犁图一 图二

5、注: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操作 较为灵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使用。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注:铁搭:农具名。有 4 至 6 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答

6、案精析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训练 1 发达的古代农业1.C 本 题考查 中国原始农业阶 段的耕作方式,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材料中“ 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的含义。2.B 耧车 属于西 汉时期出现 的播种工具,故 A 项错误;“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的翻车,故 B 项正确;筒车是依靠水力,与题干意思不符,故 C 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风力,不是人力,故 D 项错误。 3.D 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南北省份都有,反映出牛耕得到普遍推广,因此 D 项正确。从分布地点看,以北方居多,说明当时经济中心仍然在北方,排除 C 项。由题中信息无法推断出陕西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山

7、东农耕技术的发展程度,排除 A、B 项。4.D 扩大耕地面积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 A 项错误;一年多熟制与材料主题不符,故 B 项错误;增加从业人口,材料中没有提及,故 C 项错误;荀子 认为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 体现了重视农业的耕作方式,也就是精耕 细作,故 D 项正确。5.D 题干信息表明,在公元前 6 世纪, 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而且铁制农具的种类之丰富,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 模式日益完善。 A、B、C 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6.D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 合判断, 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

8、自给自足的特点。A 、B、C 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7.C 原始 农业 属于生产部门 ,与方框中所要填写的 农业经营 方式不一致,故 A 项错误;男耕女织即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 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 的,故 B 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种方式,故 C项正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 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8.C 从材料 “丈夫不织而衣, 妇人不耕而食”可知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 为单位进行生产, 经营规 模小,技术水平低,这种生产能力决定他们“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9、”,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不是决定因素。 9.(1)材料一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实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说明了生产力水平的落后。(2)说明战国时期,铁器普遍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3)对牛的控制,反映了当时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巨大进步。10.(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区域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 第(1)问根据从东汉“二牛抬杠”( 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第 (2)问需要紧贴材料,根据阅读、理解说明耕作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一问需要思路开 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