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8958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松江区九亭中学 黄燕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近年来,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试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而这类题目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去解决问题。而对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学生是最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故有必要对此内容进行一次专题复习。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及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及其应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经历观察现象、归纳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通过例题选讲、分析,发现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的方法与技巧。3、情景、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成

2、像规律的应用,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对部分中考试题的讲解与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2、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本节课通过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工作原理,从而展开对凸透镜成像有关知识的复习。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重现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得出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和应用。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学生以往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学生观察、讨论出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方法是:通过

3、观察多媒体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加深对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理解,并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通过例题的讲解到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能够熟练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历年中考此类题目,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流程图:活动 4总结活动 3交流、应用活动 2讨论、观察、分析情景实物展示活动 1观察、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学习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照相机、幻灯机、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导入复习出示照相机的镜头,让学生猜测名称。设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就对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板书:凸透镜成像二、 凸透

4、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三、 凸透镜成像对照实物,回忆凸透镜成像所需的器材及实验的步骤。利用媒体重现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对成像的三种情况逐个加以分析。再次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因物距变化而引起的像的变化、像距的变化。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1、凸透镜的_ 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_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实像是_(倒立/正立)的,且像和物体分居在凸透镜的_侧。3、虚像是_(倒立/正立)的 ,且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_侧。4、成实像时,物和像的移动方向_ , 有物近像远且像变大。四、例题选讲学生观察、回忆学生交流、讨论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观察、思考师生互动学生画出

5、成像的光路图学生仔细观察,加深印象学生分析、归纳例1、2000年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例2、1996年 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50厘米 B 40厘米 C 30厘米 D 10厘米 分析: u=40厘米 f2f 倒立缩小实像若 f=20 厘米,u=25 厘米 fu2f 倒立放大实像五、课堂练习练习1、2003年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

6、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40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 练习2、2001年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 ( )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练习 3、2006 年在图 4 中,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 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 45 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 ”或“

7、不能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七、作业布置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提示,学生尝试完成结合成像的光路图,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完成学生练习交流结果学生小结学生工作单试一试:试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及大小。图 1 图 2 图 3例题 1、2000 年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30 厘米处向15 厘米处移动时,则 (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例题 2、1996 年 当烛焰离凸透镜 40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

8、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50 厘米 B 40 厘米 C 30 厘米 D 10 厘米 例题3、1999年 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 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缩小的像 B 放大的像 C 正立的像 D 倒立的像。练习1、2003年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 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40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 D 10厘米 练习2、2001年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 ( )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

9、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练习 3、2006 年在图 4 中,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 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 45 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 或“不能”)练习 4、2005 年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1 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 u 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 v 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

10、 f2 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已知 f1f 2)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f1)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 f2)实验序号 u(米) v(米) 实验序号 u(米) v(米)1 0.200 0.200 4 0.200 0.3002 0.300 0.150 5 0.300 0.2003 0.500 0.125 6 0.500 0.15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数据中的物距 u 与像距 v 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数 据 中 的 物 距 u 与 像 距 v 的 关 系及 相 关 条 件 , 可 得 出

11、 的 初 步 结 论 是 : 不 同 的 凸 透 镜 , 当 它 们 成 实 像 时 , 物 距 相 同 , 像 距随 焦 距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作业:1、 1998年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2002年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3、2004年A组 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厘米,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 缩小的 B 放大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 4、2004年B组 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 厘米 B 20 厘米 C 30 厘米 D 40 厘米 5、2007年 在图5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 15厘米刻度 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并将光屏向_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 靠近透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