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学 制造型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所支配的经济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保证,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较强的盈利能力是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财务能力的基础,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在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仍 存在缺陷。通过对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可以比较明显地了解德
2、华兔宝宝的盈利状况,同时 剖析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 1900 年,美国财务学者托马斯 . 乌都洛最先撰写出版了铁道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他在书中提到,在西方国家,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资本主要经济的发展,银行有着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需求量,银行家为确保其债权权益,尽量避免放贷风险,开始要求贷款企业提交盈利能力分析报表,以全面分析企业财 务状况,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就是在这种实践和呼唤中产生的。 1911 年,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这时“标志成本”、“
3、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这些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引进到盈利能力分析中来,促进了财务分析的发展。 Myers 和 Mujfuf( 1984)对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吸收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即在公司存在资金缺口需要融资时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使用无风险或低风险的 负债融资,最后才进行股权融资的方式,由此得出盈利能力和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维瓦塔纳唐(wiwattanakantang)(1999)对泰国 1996 年 224 家上市公司从资本结构决定因素 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上市公司的盈
4、利能力与负债比率是正相关的关系。 Qian Sun 和 Wilson H.S Tong( 2003)对中国深沪股市 1994 年 -2000 年 6341 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杠杆比率与每股净收益、资产报酬率等均呈负相关关系。Chen J.Jean( 2004)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出发,通过对 1995 年-2000 年 77 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 2)国内研究:国内学者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也有各自的观点。在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方面, 冯根福、吴林江和刘世彦 (2000)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
5、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率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方面表明内部融资是企业的首选目标,另一方面也表明业绩差的企业由于得不到股权融资的机会,所以只得举借大量短期债务解决资金需求。洪锡熙和沈艺峰 (2000)采用净利润与主营业务 收入的比值为公司业绩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负债水平越高的结论,但与行业无显著相关。范从来和叶宗伟 (2004)的实证研究结果认为,公司业绩和公司债务融资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两者的相关系数非常小,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增加债务融资虽然能促进一个公司业绩的提升,但是这个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在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方面,李萍和肖惠民( 2003)深入研究了企业实
6、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提出有必要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力的相关指标,包括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对营 业利润的比率和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等。莫生红和李明伟( 2007)认为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反映不同会计基础下的盈利能力,包括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盈利能力销售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还有盈利的持续稳定性。 在盈利能力的评价方法方面,许多学者对如何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合理评估盈利能力进行了大量探讨。其中李晓荣和王宪良( 2002)为了消除盈利能力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
7、和重叠性,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盈利能力分析,避免指标 排序及其权重选择的主观性,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产的盈利能力上,即公司的产权结构以及资产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丁玉芳和单广荣( 2004)针对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其关注的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股东权益 比率等;李雄志和徐卫华( 2006)运用改进的社经网络进行盈利能力的评估,该方法简单实用,而且选取了营业活动收益质量等定性指标作为盈利能力评估体系的一部分。 3.参考文献 1王佩琦企业财 务管理 M 北京:北京工
8、业大学出版社 , 2005( 8) 2 2张先治,陈友邦 财务分析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10( 2) 3祝锡萍 财务管理基础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5 4陈新环 经济活动分析规范操作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5陆正飞 CEO 财务报告与分析 M北京: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秋实 企业领导如何看会计报表 M北京: 北京 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5 7刘勇,黄海英 如何阅读财务报表 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4 8张素云 企业财务报表与实践 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社, 2009 9王志安 现代财务分析 M成都:西南财经大
9、学 出版社, 2006 10李艳萍,贾海宽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J会计师 , 2009( 2) 11孙海鹏 对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几点思考 J江苏质量杂志社 , 2004( 3) 12汪洋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浅析 J企业家天地 , 2009( 9) 13张忠芳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以山西煤电为例 J经济研究导刊 , 2010 14熊楚熊 企业净资产 盈利能力分析 J财务与会计 , 2010 15洪锡熙,沈艺峰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厦门大学学报 , 2000( 3) 16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J经济学家 ,2000( 5) 17范
10、从来,叶宗伟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0) 18李萍,肖惠民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J华南金融研究 , 2003( 5) 19莫生红,李明伟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J财会通讯 , 2007( 1) 20李晓荣,王宪良 因子分析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J财经科学 , 2002( 151) 21丁玉芳,单广荣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下的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模型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2004( 09) 22李雄志,徐卫华 基于改进 BP 神经网络的企业盈利能力测评模型及应用 J工业经济技术 , 2006( 6) 23Myers,
11、S C and N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nn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1984(13) 24Wiwattanakanta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teminants of the CapitalStructure of Thai Firms 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999(17) 25
12、Qian Sun and Wilson H S Tong China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 the Extent of its Succes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70) 26Chen J Jean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7) 3 27Petre Brezeanu, Is there a macroeconomic impact on
13、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company J Academy of Economic Studies, 2007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1 盈利能力的涵义 1.2 盈利能力的目的 1.3 盈利能力的结构分析 1.4 盈利能力的比率分析 2 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盈利现状 3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的盈利能力分析 3.1 盈利能力结构分析 3.2 盈利能 力比率分析 4 提高制造型企业盈利能力的措施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调研 方案: 本项目研究成本核算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关于成本核算与企业决策内容的
14、文献阅读 ,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和 EBSCO 等查找相关的文献;关于一些数据资料主要通过统计年鉴、相关企业、统计部门网站获得。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学期第 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修改和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结合毕业论文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 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