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 宁波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盈余管理从 19 世纪的创造性会计演变而来,最初主要是进行利润平滑,随后则是从事秘密准备,并逐步向今天的盈余管理发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兴起,并且日益重要,特别是近几年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广泛运用,更是促进了盈余管理研究的繁荣。 1 盈余管理的含义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斯科特( 2000)认为,“当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公认会计原则)中自行选择时,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利益或公司股票价值最大化 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Schipper(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
2、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有利益的披露管理,他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实质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而管理盈余报告及那些旨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准则的活动被排除在外。 Healy 和 Wah1 En(1999)从会计准则制订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我国学者在参考 国外学者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李培根、李海波 (201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
3、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张祥建和徐晋 (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 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王建刚和周兵( 2008)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职业选择的空间和有目的的规划交易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陆建桥( 2002)
4、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2 2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2.1 国外学者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国外很早就有学者给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 Healy (1985) 在进行更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也发现经理人总会 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措施以最大化其预期红利的现值。 Abdel - Khalik , A1R1 (1985)曾考察过,即使发出存货采用 LIFO 法会得到税收上的好处,但基于奖金最大化假设,高管人员在物价上涨时期仍会选择 FIFO 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Steven Balsam (1998) 的研究也证明,操纵性应计
5、利润与 CEO 现金报酬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受公司所处环境的影响。 2.2 国内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国内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 绝大多数是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 , 而基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 究非常少。王克敏等 (2007) 以2001 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的 1914 家公司为研究样本 , 应用 LISREL模型 , 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 , 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 当高管控制权缺乏监督和制衡时 , 抑制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同时 , 总经理持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 但相关性不强。 王建刚、周兵( 2008)认为由于股票上市可以为
6、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特别是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因此我国有条件的企业都积极准备上市。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并保证股票的顺利发行,企业在上市前几年通过盈余管理 把利润做上去,这就造成了股票上市后企业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的下降,外部投资者可能因为企业的盈余管理而遭受损失。李吉栋( 2006)对 1998年 1月到 2002年 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IPO企业在发行的前一年,为了提高发行价格,存在调增利润的现象;在发行的当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募集资金不能立刻产生效益,为了维护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避免利润指标的快速下滑,仍然存在调增利润的现象
7、;在发行后的第二年,在这一年出现认为调减利润的现象,该年的利润被“借用”到了 发行前和发行当年。周云芳( 2010)认为,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基本前提。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途径 3 3.1 盈余管理的手段 赵春光( 2006)以 2002年到 2004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另一方面是为了盈余增长。 孙志国( 2006)以 2004年沪深上市公司 A股中,披露
8、重大关联 交易并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 33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即使被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依然明显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刘星、安灵( 2007)选取了 2003-2004有资产出售行为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具有显著的年末特征,从而获得了通过资产出售进行盈余管理的初步证据。回归结果证实和表明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包含着调整字长负债率,平滑盈余,以及扭亏的动机。 3.2 盈余管理的途径 张天成( 2008)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 主要有: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不合理的确认与计
9、量和资产重组。 蒋银花( 2005)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有: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虚拟资产、资产评估、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时间差以及巧用会计政策。 4 治理盈余管理 张天成( 2008)认为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必须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完善外部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来实现。 张玉春、李宗植( 2005)认为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完善公司产权制度、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现行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健全关联方交易的法律制度、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以及加强政府部门对财务报告粉饰的监督等
10、手段来实行。 上市公司违背会计政策,滥用盈余管理已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报表上的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给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4 决策造成误导,也给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防止投资者盲目投机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参考 文献 1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 2007(7) 2赵息,石延利,张志勇管理层股权激励引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5) 3李培根,李海波盈余管理的层
11、次研究 基于动机、行为方式和后果的分析 J 财会通讯, 2010(12) 4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言研究综述 J南开经济研究, 2006,(6) 5王建刚,周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冬季与手段 研究评述 J鲁东大学学报, 2008(25) 6朱星文,蔡吉甫,谢盛纹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 J南开管理评论, 2008(2) 7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 J会计研究, 2006(3) 8孙志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6(2) 9刘星,安灵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 国上市公司资产出
12、售实证研究 J当代财经,2007(1) 10张天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 因、途径及治理对策 J现代商贸工业, 2008(20) 11斯科特 财务会计理论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2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3周云芳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24) 14李吉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15张玉春,李宗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J商业研究, 2005(325) 16蒋银花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建议 J现代情报, 2005(8
13、) 17Abdel Kbalik, A1R The effect of LIFO switching and firm ownership on executives payJ Joum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5 18Chen K, Yuan H Q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 naps accounting 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 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19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rizonsJ 1989(9) 20Heal PM, J M Wha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 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J 1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