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宁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时间: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第 I卷(选择题共 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B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缓和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
2、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3、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 、 “尊祖”与“敬宗” ,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4、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这说
3、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军权 D.巩固皇权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C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6、元朝时期,哪些地方受中央直接管理?( )河北 河南 山西 山东A. B. C. D.7、下列关于两汉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B.是一种自上而下推选人才的制
4、度C.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的唯一途径 D.个人声望始终是察举的重要标准8、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
5、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对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B.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有机的结合起来 D.使得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优胜劣11、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新的权力机构出现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12、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6、 A.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 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 朱子语类云:“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 “本朝”这些措施实施的消极影响是( )A.皇帝得以大全总揽,中央集权加强 B.导致地方严重的“积贫积弱”C.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威胁到皇权 D.不利于各行省之间密切交流14、柳宗元认为清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那种说法最适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
7、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5、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 ,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大臣专擅选官” 、 “交结朋党紊乱朝政” 、 “交结近侍官员” 、 “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6、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8、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 央政令的畅通A B C D17、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步骤18、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 、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 、小说三国演义 、电视就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 三国志 B、 三国演义 C、 三国 D、 三国英杰传19、公元前 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
9、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 败诉。法官依据的是:A未成文的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新政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0、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主要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 B. C. D. 21、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名著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 ,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
10、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政府世界史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 A.确立是世界上的第一步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B.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首创国际法的概念C.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编订了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2、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A 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C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 贵族统治,僭主当政23、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
11、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24、公元前 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B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希腊人违背了法治原则C苏格拉底的“不敬神”源于他的哲学观念“认识你自己” D表明了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25、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以下有关代议制的表述正确叙述的是A英国 1689年宪法
12、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德国 1871年宪法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议会不具有立法权26、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27、法国的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其民主共和制度最终确立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拿破仑法典C.1791年宪法 D.人权宣言28、一学者这
13、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29、据统计,1850 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 243项,1870 年为 4132项,1900 年达到 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30、1689 年权利法案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
14、之处主要是( )A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B清除了封建残余C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第卷二、非选择题:312015 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1929年 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和“世界”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6 分)材料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
15、。-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 分)材料三 日军侵华兵力占其陆军总兵力的比例,19371941 年为 78%94%,19421943年为 64%,1944 年为 40%。“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它的主力仍然陷在中国战场上”。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资料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
16、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苏联元帅崔可夫自 1840年被坚船利炮叩开大门,中国几乎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更至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宪章第 23条(1945 年)(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或伟大意义。(12 分)32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际
17、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承担责任。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决不容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则直接导致美苏走向对立。 (1) 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原因。(4 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现在,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8 分) 材料三
18、 1997 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 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 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 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法宣布建立“面向 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 摘自人民日报 (3) 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6分)参考答案1-10 BBBAB DAABA 11-20 BDBCA DCABC 21-30 CCDBC BAACC 31、 (1)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19、三省;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6 分)(2)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4 分) (3)地位及意义: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其他国家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12 分)32、(1)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4 分) (2) 美苏争霸的削弱;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8 分) (3)特点:大国间正在建立新型伙伴关系。(2 分) 关系:多极化趋势推动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