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9401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本科 毕业 论文 (设计 ) (二零 届)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I 摘 要 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经粉饰过的报表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资产减值 政策也沦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2006 年 2 月财政部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作了较大的修改与完善,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更符合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要求,但是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在理论上论证及实施后的事实检验。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分

2、析资产减值现状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然后用实证研究方法,以 2005 年、 2006 年以及 2007 年符合条件的我国的全部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计提和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的对比,对上市公司在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后可能出现的新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探讨,分析资产减值规定能否完全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分析结论表明现行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现行准则不能完全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 关键词: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会计准则II Abstract For listed companies, the reversal and the provisio

3、n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are important means for their adjustment of profits. The whitewash report had affected th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mpairment of assets policy has become a tool to manipulate profits of listed companies. February 2006 Ministry of Finance iss

4、ued a new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policy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made larger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quality, But its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

5、r of the listed company, the containment action pending further in theory demonst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fter the fact inspection. This paper first theorized asset impairment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listed company asset impairment statu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6、. Then,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in 2005, 2006 and 2007 all eligible China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s A sample, new asset impairment standards promulgated by the listed company before and after the assets and turned back A provision for impair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the contrast in new as

7、set impairment standards promulgated new may occur after earnings management method were discussed and can fully curb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s listed company profits manipulations. Conclusions show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 current guidelin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existing guidelines

8、 can not completely contain the listed companies profit manipulation. Keywords: Asset impairment;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目 录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 资产减值的概念与特点 .1 1.1.1 资产减值的概念 .1 1.1.2 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特点 .2 1.2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4 1.2.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4 1.2.2 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区别 .4 1.2.3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5 2 新会计准

9、则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2.1 年报数据折射的资产减值现状 .6 2.2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7 3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8 3.1 研究方法 .8 3.2 样本选取 .8 3.3 样本公司 2007 2009 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转回情况 .8 3.4 对扭亏公司资产减值转回的分析 . 11 3.5 相关性分析 .13 3.6 研究结论 .14 4 治理对策 .15 4.1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15 4.2 加强注册会计师责任,充分发挥其审计作用 .15 4.3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6

10、参考文献 .17 1 盈余管理是近二十年来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会计研究领域,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盈余管理的本质、动机、手段、后果以及防范手段上。在我国,盈余管理的研究才开始短短几年,但基于盈余管理的重要性,目前,该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和成熟,盈余管理越来越 为上市公司所青睐。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会计信息提供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就可能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评价的会计政策,从而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盈余管理的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经过粉饰的会计

11、信息无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 2006 年颁布的新准则体系中,将部分资产的减值处理独立出来,新增了一项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资产减值(以下称新资产减值 准则)的具体准则(在新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的规定中,存货、金融资产等减值适用于特定准则,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鉴于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该项新资产减值准则试图在技术层面上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新的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本文将立足新资产减值准则,讨论其

12、所规范的资产减值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资产减值的概念与特点 1.1.1 资产减值 的概念 从会计学角度看,资产减值是源于社会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历史成本与可回收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种资产进行计量时产生的计量差异。当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小于历史成本,则其账面价值就不能真实反映其真实价值,此时,资产发生减值,可回收金额与历史成本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 资产减值中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该资产就是按照超过其可回收价值计量的,如果是这样,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我国财政

13、部2 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2000 年 12 月 29 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八项资产(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投 资、长期投资、委托

14、代收货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但随着企业经营项目的增多、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的资产项目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计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上述资产外,还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会计准则中独立的一章出现,是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的重大体现,对促使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和计量资产、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1.1.2 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特点 在现行准则出台前,我国没有有关资产减值的单项会计准则,因此,对

15、各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并不系统,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现行准则出台了单项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资产减值,是我们国家会计政策的一大进步。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认定、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以及资产组的认定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 1)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扩大。将资产减值拓展到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 余值、金融资产和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外的所有资产的减值处理,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也包括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形式存在的资产。 ( 2)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更加明确。原

16、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迹象表述各不相同,没有明确统一的依据。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新会3 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七种表现作为判断资产是否已出现减值迹象的依据。该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企业必须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其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 发生了减值;另外,准则规定对于一般资产只有当存在减值迹象时,才有必要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还明确规定了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 3)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根据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规定,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

17、,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 4)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由于重要性差异,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操作中有很大区别: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流动性资产可以在原来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中转回,其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是,非流动性资产、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

18、物性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 5)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减值 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在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在认定时,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资产组在认定后即应进行减值测试。将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和计算资产组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予以确认减值损失。 (

19、6)减值披露更详细。原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时披露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当期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现行会计准则详细规定了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信息主要有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另外,现行准则作了特别规定,对于重大资产减值,还应当披露资产减值的原因、资产组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包括的各项资产于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以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计算过程中涉及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 4 1.2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2.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 身效用最大

20、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是对企业会计报告盈余信息的“管理”行为。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发展平稳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获得公司未来生存、获利和长期发展的潜力,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恶意的盈余管理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轻则使企业毁于一旦,重则影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盈余管理的实质是通过采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获得有利于管理当局的利益。本文 概括其特征如下: ( 1)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选择采

21、用何种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有权变更会计估计和交易的时间、方式。信息不对称和披露不完整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 2)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从长时间的跨度来看,其实盈余管理并没有增加或较少企业的利润,只是改变了不同会计期间实际利润的分布。 ( 3)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有目的、有意图地选择有益于自身的交易安排或会计政策,其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盈余管理可能使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效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自身利益 最大化。 1.2.2 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区别 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主要区别:( 1)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盈余管理不违反会计准则,不损害公司价值;而会计造假是违法和损害公司价

22、值的行为。( 2)导致的经济后果不同。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而会计造假是一种短期行为,它是对企业的业绩毫无根据的编造,其后果十分严重。 5 1.2.3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不同的公司依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利益需求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 ( 1)亏损或扭亏公司保住“壳资源”,逃避市场监管。我国证 券市场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出现下列状况:净利润为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其股票就要被进行特别处理(即 ST)。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即摘牌)。上市公司如果想要保住上市资格或摘掉 ST 帽子,就一定要

23、避免出现亏损或连续亏损的局面。一般此类公司公司会在当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得当年大幅亏损),明年冲回,从而做出明年扭亏为盈的财务报表,制造虚假利润,逃避市场的监管。 ( 2)盈利公司制造“平滑利润”。一些已经状况好的公司往往会趁利润大幅上涨之时,大额加速计提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其后几年缓慢冲回,制造业绩小幅稳定攀升的财务报表。这样既能集中清算、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利润。 ( 3)低成本筹集权益资本。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配股和增发股票这种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筹集方式普遍为上市公司所重视。而证券法对配股和增发股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限制,即最近 3 个完

24、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 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不得低于 6。当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小于 6时,则通过种种理由转回以往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而当某些年份净资产收益率 大于 6时,则计提部分资产减值使得账面利润有所降低。在这里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就大大凸现出来了,资产减值准备实际上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准备”。 6 2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年报数据折射的资产减值现状 2008 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世界各国经济受到重创。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影响,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根据张有达、李霞( 2009)的研究表示: 2008年沪深两市已披露的

25、1503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 7880亿元, 较上年合计数 9362 亿元下降 16;共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676 亿元,较上年合计数 1466 亿元增加 151。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与净利润之比高达 47,上市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杀伤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两市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数量特别多,金额特别大,来势特别猛。在相当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是由金融危机的冲击所致,但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并不能完全杜绝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调节企业利润。以有色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6 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受益于 2008 年度资产减值的冲回,除东方钽业外,其他 5 家有色企业一季度业绩出现环

26、比上涨,实现大幅减亏或赢利。 6 家公司资产减值 冲回贡献利润近 2 亿元。 截至 2010 年 3 月 25 日,沪深两市共发布了 537 份年报。上述 537 家公司在 2008 年实现营业收入 19021 19 亿元,同比增长 20 05;实现营业利润2511 19 亿元,同比下降 0 33;实现净利润 2066 46 亿元,同比增长 5 66。统计显示, 537 家上市公司 2008 年资产减值损失 788 56 亿元,同比 2007 年的 256 64 亿元上升了 207 26;就资产减值一项而言就吞噬了 31 40的营业利润。以中国银行为例,该公司 2009 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 4

27、50 亿元,而2009 年第 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高达 187 18 亿元,占全年总数的 41 59;深发展 A2009 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 73 34 亿元,而 2009 年第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高达 55 56 亿元,占全年总数的 75 75;交通银行 2009 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 118 35 亿元,而 2009 年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高达 48 80 亿元,占全年总数的 40 39。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部分资产转回的话,来年上市公司的利润可增厚三成。 由此可见, 2007 年新会计准则生效后,人们满怀希望就此告别利润操纵和利润粉饰,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善良的愿望而已,上市公司 不可能泯灭其盈余管理的冲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