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99201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大学2011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一:1贵州大学 2011 年教育教改革研究项目选题指南本指南紧密围绕构建与“ 有中国区域特色、国际影响和服 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建设目标 相适应的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整合为突破口,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通过项 目带动,着重 强化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整体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重点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实践、研究、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具有实质性的引领、示范、激励、辐射作用。

2、一、项目研究内容A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贵州大学长期以来坚持“ 厚基 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以第一 课堂和第二 课堂相结合,以通 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为平台,按照必修与 选修设置课程模块”的理 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为进一步在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大类学科课程平台、通识课程平台构建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本次在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重点支持以下项目:项目 1 贵州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及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该类项目根据 “大类招生, 宽口径培养”的要求,以修改培养方案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 ,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的

3、系统性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的观念,按照“整合优化、减少理论、增加实践、降低必附件一:2修、加大选修”的原则,勇于打破原有课程界限和框架,构建不受学科体系限制,满足社会发展未来需求,吸收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成果,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切实可行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本项目面向各院系和单位申请,鼓励院系联合申报。项目 2 贵州大学跨学科、跨专业的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该类项目应按照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从 课程交叉和 专业交叉入手,探索文理、文理工或文理农渗透、基础 学科综合交叉、基 础学科与 应用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以此构建新课程

4、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计划。进行该类项目研究,应注意:1文理、文理工或文理农渗透,不是原有文科、理科、或工科、农科专业的移植,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拼凑和删减,而是要求突出其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合成和综合联接,以达到整体上和深层上实现文理或文理工或文理农的真正渗透。2实行基础学科综合交叉培养。其目的在于打通文、史、哲和数、理、化的专业界线,使 这些学科在综合化的基础上, 获得视野更开 阔、内涵更丰富、学 术更宽厚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综 合素质,通 晓文、史、哲或数、理、化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更大潜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在课程设 置上,以综合化为主,正确处理好综合化和专业化、公共基

5、础教育和划分培养方向之间的关系。3实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培养。其目的是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建设,培养既有深厚人文或理工、理农学科功底,又善于做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必须选择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专业,在学科基础上确定结合面,制定系统的、结 构合理的培养方案和 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在素质、知 识、能力方面较附件一:3之于单科专业联合培养,或者采取综合性专业有所突破的新型人才。这一培养方案不同于选课式培养,它是选取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专业联合培养,或者采取第一学士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连续培养,或者采取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主辅修的培养。本项目面向各院系申请,鼓励院系联合申报。项目 3 贵州大学通识教育

6、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该类项目应在认真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 、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以专业 教育为主通 识教育为辅” 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我校当今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中存在问题 ,理清 专业教育与通识 教育的“ 交集”,以课程体系、课程类型、 课程内容等方面的 设计与建构为主线,提出着力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方法上真正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本项目面向各院系申请,鼓励院系联合申报。项目 4 贵州大学主辅修及双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主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

7、养模式的主要途径,在我国一部分高校之中已经开始实行,并且已 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应以当前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要求为背景,研究并借 鉴国外交叉学科 发展态势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托学校优势 学科,借助学科互补特性,从培养 计划设计、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切实可行主辅 修及双学位培养模式。本项目面向各院系申请,鼓励院系联合申报。项目 5 贵州大学国际化及国内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本项目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以及实现附件一:4优质办学资源共享为目标,从制定联合培养教学计划、师资培训和交流方式、教材课件共享机制、联合培养中的学分互认和学籍学位问题等

8、方面入手,提出富有特色、可具操作性的国内校际合作、国内外 联合办学的模式与途径。本项目面向各院系申请,鼓励院系联合申报。项目 6 贵州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基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其他学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研究与实践,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省内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寻求合作教育项目;创建能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课内外一体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以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科研单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 实践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 7 贵州大学“16+2”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周教学 设计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9、本项目应针对贵州大学实施“16+2”培养模式中存在的 问题,以充分利用“16+2”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周为核心,精心设计该时段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指标,从而推动“16+2”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制度、人事分配与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整体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实保证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 强的有用人才。B教学模式改革与实 践在教学模式上,我校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 问题为导向、基于 问题的探究式、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基于项 目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 应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导,通过独特而丰富多样的课型设计和活动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研究活动之间建立有

10、效通道,使课内学习很好地向课外研究延伸和拓展,构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下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考核模式)。本次在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重点支持以下项目:附件一:5项目 8 减少课程学时下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多局限于 “传递接受”的传统模式,“满堂灌”、 “填鸭式”仍是大学 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 , 甚至 还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 本科生中 应试性的被动的学习定势仍十分明 显, 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 学习围着课本和考试转, 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 试背笔记的传统 学习方式;各种课外学 习 活动的覆

11、盖面、参与面尚不广泛, 培养手段创新不足, 学习活动仍主要局限在课 堂, 其个性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空间有限等问题,围绕“怎么传授知识、怎么培养能力、怎么提高素质”等“怎么做”的问题, 对课内和课外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设计与实践。该类课题研究与实践,可 选择以下方式及其 组合:1学导式: 学生自习(包括课前预习、课上自学) ; 学生解释(学生自行查阅参考资料、学生间讨论 、教 师个别辅导等) ; 教师精讲(教师讲透学生难以弄懂的要点) ; 学生演 练( 学生记要点和心得, 完成精选的作业, 学生相互批改作业, 把知识概括化、系统化)。2启发式: 其程序为: 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评价、

12、验证得出结论。即教师给出一些事例和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过阅读, 学习有关教材和参考书,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 讨论、听 讲、思考等途径去独立探究;在充分讨论和验证假设的基础上, 自行发现、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对问题做出结论。在 发现教学中, 教师是资料提供者、激励者、兴趣刺激者、支持者和顾问;学生是分析者、探究者、假设提出者、 结论发现者。附件一:63讨论式: 创设情境学生 讨论教师总结讲授 学生小结作业等。讨论课应由主讲教师主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发言次数比例应大于 51; 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讲, 而不要仅对着教师讲。教师

13、要多听、多看、多感受而少 说话, 否则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迎合教师的观点, 影响到教学气氛和效果。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应成为成绩记载的重要组成部分。4研讨式: 围绕能够 激励学生、开阔学生视野的学术问题, 高水平教师开设研讨课(特别是由教授为一年级新生开设) , 使教授有机会用自身进行科研探索和智力成长的经历去鼓励和启迪新生, 让新生尽快掌握研学方法、养成研学习惯、学会发现问题。采用什么模式,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灵活地确定课型。自然科学知识逻辑性、系统性、理论性强, 可采用“背景思想阅读实验指导”模式,“实验原理 问题结构 应用” 模式,“观察实验问题讨论”模式,“ 原理结构方法能力” 模

14、式 ,“直觉联结构造美的系 统”等模式, 来保持学生持久的注意、活跃的分析和思考状态。人文学科知 识 比较宽泛, 重在领悟, 可采用“对话模式 ”(对话辩论 思考结论) ,“研讨模型”( 问题调查讨论参与) ,“辩论模式”( 阅读撰稿 演讲辩论) ,“讲课模式”( 确定讲题准备讲稿进行讲授授后总结) 等。工程科学与技术知识重在经验积累和原理运用, 可采用“经验积累模式 ”(直观记忆 理解练习积累) 、“猜测证伪模式”(问题猜测推演证伪新问题)、 “解决问题模式”(问题概念困难争论问题)、 “设计试验模式”(需求分析 设计测试检验修正 ) 等。总之, 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型促使课程教学学时减少的情

15、况下,教学目标实现的高效化。项目 9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附件一:7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建立以学生 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教育的师生观,切实开展始于问题、基于 发现 、体 现研究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型教学。 结合课程内容与特征,根据研究型教学的内涵,按照“精练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自学(自主研学) ”的原则,从教学理 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互动、教学策略、考试与评价 6 个方面,科学设计课 型、教学过程、考核过程以及编写教材,构建“ 教师注重对学生开放指导、 过程教学和合作参与,学生具有自主性、可选 性和复合性” 的集学习、研究和 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 10

16、 实践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在广泛调研和中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开放式教学思想 为指导,提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校、学生与社会均受益、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的实践教学模式。着重探索在实验室开放( 实践开放、项目开放、指 导开放、学习开放)环境下,开设基于学科综合的 实验研讨课程,并逐步使其过度到专题性实验,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项目 11 课程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本项目按照“ 一切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的理念,遵循“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 论,以 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 自主学 习”转变为目标,以激

17、发学生学习动力, 发挥老师引导 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为 切入点,探索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实现 教学活动的过程化,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 生的 发展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统一,主 导 与主体的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的统一,操作程序与策略的统一,不断提高教学质 量。附件一:8项目 12 课程考试的改革研究内容 本项目从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激发创新思维出发,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探索 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客观评价学生成绩,以突破 单纯一纸终结 笔试的局限性,以考试方式改革推动教

18、学改革,以考 试方式的科学化调动学生学 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以考试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项目 13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针对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树立“ 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变革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问题为切入点,搭建 创新创业平台,以创新精神培养促进创业能力提升。着重通过对通识、大 类学科、 专业核心、跨学科选修 课以及实践实验课等的相关环节中增强创新意识传授、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出适宜我校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C、课程改革与实践本类项目按照“ 一流教师队 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

19、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 的课程建设标 准,引导开展课程教学研究与 实践。主要支持以下研究项目:项目 14 精品课程与网络公开课的建设与研究研究内容 本项目应在认真分析中国精品课与美国网络公开课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精品课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两类课程的优势,以 “提高思想性,加强学生参与度,发挥教师讲课魅力”为指导,建设一批方便学生辅助学习、供同行分享、具有贵州大学特色的网 络视频精品课程。附件一:9项目 15 各类特色课程的建设与研究研究内容 本项目主要支持双 语课程、平台课程、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着重进行我校双语教学的“教学评” 一体的评估体系建 设、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

20、通识课程类型以及数量和 质量的突破。项目 16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及后续课程的建设研究内容 本 项目应以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为指导,以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新 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当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调整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大学英语 后 续课程建设,建立 课堂学习、计算机网 络学习和课外学 习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模式,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需求和教 师知识结构,建 设包含综 合英 语类、 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 语言文化类和专业 英语类等大模块、必修课 和选修课有机结

21、合的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选修课和 专门用途选修课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和 实践,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项目 17 深度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内容 当前我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与个性化成长的相适应性、教学模式的 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本 项目应从课程开 设以及管理运作的基本形式建构,转向对质量与成效的重 视与追求,在新的建设目标指引下,着力 课程生成方式的改进、 课程资 源结构布局的优化、 课程 选 修引导机制的建立和课堂运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与途径,探

22、讨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有效措施。附件一:10项目 18 少学时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内容 本 项目应树立 “健康第一”的思想, 针对当今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按照“体现实效性、 针对性和长远性”的要求,从 课程体系搭建上、训练项目设置上、 实施教学方式上、考核评价上 进行重组、 优化和改革,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按平台、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与 训练, 实现增 强 体质,增 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项目 19 第二课堂课程设置与考核研究研究内容 当前我校在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创新意 识、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了

23、一些基础工作,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生 毕业 考核的依据之一。然而,由于第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使得在项目设置、学生成绩评价、教 师工作考核以及教务系统规范管理上,存在 许多问题。本项 目应着力系统性、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第二课堂 课程(项目)建设、教材建 设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价的思路与方案,促进第二课堂的教 务 系统管理D、特殊项目与其它项目此类项目主要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改课题相匹配而设立(如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等),或者与人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而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二、研究项目引导1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