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卷第 0 页(共 8 页)昆明三中、滇池中学 20142015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浦涛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 ,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
2、的人都在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塌、庙里焚香、 “一川烟草” 、 “杨柳万条烟” 、“烟光 凝而暮山紫” 、 “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 ,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3、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
4、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8 页)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
5、”。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
6、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选编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容易明确,但联想的意义却不易捉摸。B. 创作时要咬文嚼字,无论是科学的文字还是文学的文字,要尽量做到直指和联想的意 义相结合。C. 文学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平淡的表达。D. “乞灵”是从前作诗文的人都靠从古书中找词藻典故。他们毫不斟酌地使用套语滥调,还自鸣得意,这种做法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月轮”是直指的意义, “轮外圆晕” “晕外霞光”是联想的
7、意义。B文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但是并不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文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论述了阅读和写作时“咬文嚼字”的作用和意义。B不肯用俗滥的语言和俗滥的思想情感,遇事多朝深层想想,文章才会成为上乘的文章。C做到“惟陈言之务去” ,才不致滑入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D我们应该不使用“柳腰桃面”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春花秋月” “付梓” “杀青 这些词句,以免落入陈辞滥调的俗套
8、。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8 页)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
9、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
10、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编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B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
11、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C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D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 /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列观指一般的宫殿,因为秦对赵使不尊重,故不在朝廷接见。B布衣是古时平民的衣著,布衣之交指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 位低贱的人交往。C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
12、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斋和戒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8 页)两个方面。 “斋”来源于“齐” ,主要是“整齐” ,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 戒主要是指戒游乐,减少娱乐活动。D汤镬是死刑的一种,也作“烹” ,是把人放进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烹人的大锅古时叫做鼎或镬,不同的是鼎无足,镬有三只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蔺相如不畏强秦,敢于斗争。面对秦王的失信,假称和氏璧有瑕疵,要回了和氏璧,指责秦王傲慢无礼,说明秦王如要强取,便将头颅和和氏璧撞碎在柱子上。B蔺相如足智多谋,善于斗争。要求秦王也像赵王一样斋戒五日,目的是拖延时间
13、,并立刻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C蔺相如慷慨陈词,气势夺人。最后关头,他先发制人,压倒对方,理直气壮地申明送璧归赵的原因,合情合理地提出建议,最后又委婉恳切地劝告,词锋犀利。D选文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写赵国君臣的束手无策反衬蔺相如的胸有成竹,写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反衬蔺相如的机智勇敢。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5 分)(2)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
14、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上片“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写山的好句,请指出这一句好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 分)9词的下片借用典故来抒情,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二选一,6 分)(1)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15、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8 页)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 。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荡里莲花曹艳春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一
16、朵莲花,只因她高洁,清幽,纯白无暇。题记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地直向对岸压去,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莲叶似少女打着皱褶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而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
17、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般的花瓣三片一层,一朵莲花一般由四层花瓣错落有致组合而成。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侯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气味,不张扬,不媚惑,让人遐想,令人沉静。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的表层如少女,娇面含春,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
18、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8 页)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将莲上下相连。难怪莲叶、莲茎、莲藕的气味都那么的相似。兴起,将硕大的莲叶挑一枝扣在头上,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我在莲的身旁驻足留连,轻轻的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眼中的我,也是同样的美丽吗?你不愿做肤
19、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回响:“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 ” 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彼此相惜。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祖释迦牟尼是坐在莲花台上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是坐在莲台之上,且双手仰掌托着莲台,仿佛指引众生通往佛国净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是一身素衣端坐于白莲之上,一手
20、持净瓶,一手执白莲,以其纯洁的菩萨心肠,引导众生看淡烟柳繁华,到达简淡圆融之妙境。佛教里讲究洁静,身洁,心洁,耳目不染尘埃。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莲塘慢慢地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的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也许今夜,我会梦见自己变成那朵洁白的莲花,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文章开头描写蔚蓝的天空清新怡人,开阔的莲塘碧水萦绕,是为表现作者的喜悦心情。B 作者笔下莲叶如绿伞如绿浪,莲花如白玉如团扇,莲
21、茎挺而笔直,莲香淡而甘甜,千亩莲塘美不胜收。C 文章正文第三段把莲花放在大片风景画中来写,是为了把莲花和其他景物进行比较,突出莲花在夏天风景中的主角地位。D 文章写莲通身是宝,备受人们青睐,意在表明是因为莲的妙用,作者才对莲情有独钟。E 文章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莲优美的形象与作者欣赏的态度、喜悦的情感互为表里,摇曳生姿。(2)本文语言生动,富有特色,请结合正文第三段进行赏析。 (6 分)(3)联系文章的题记和结尾,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6 分)(4)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与君子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8分)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8 页)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
22、运用(20 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 ;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 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小顺儿的妈的北京话,遇到理直气壮 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A.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B.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C.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D.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今年云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超过27万,比去年
23、增幅达6.3%,再创历史新高,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多的一届。B南博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使出各自的“杀手锏”,洽谈合作、推广品牌,随着中国消费能力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商人瞄准了中国市场。C据问卷调查显示,昆明每天使用手机8小时以上的市民占26%。专家认为长期玩手机会导致颈椎病、青光眼、近视眼等疾病。D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其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是为了驱虫避邪。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 怕。 。 然而,历史上最可怕
24、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 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A B C D15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5 分)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语文试卷第 7 页(共 8 页)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
25、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 ,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成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 ,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也许有人会说,前一种自卑者骨子里其实最骄傲,因为他只敬畏上帝,而这就意味着 。然而事实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应看不起别的凡人。16下面是昆明轨道交通的标志(紧挨着“道交”两字往左的一笔为蓝色,其余为嫩绿色)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5 个字。 (6分)五、作文(60 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又是一年毕业季。旅行、聚餐、走毕业红毯曾经简单的大学毕业,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仪式。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展了“毕业季消费问卷调查”:68%的学生超过4000元,10%的学生在2000元以内,2%的学生超过10000元。其中,用于毕业旅行的费用在毕业总花销中占比最大,达到57.14%,平均花费为3000至5000元。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资金是父母“赞助”。为了一辈子一次的毕业,毕业仪式越来越丰富,毕业账单也越来越长。有的家长对此瞠目结舌,对这样的风气无奈摇头;有的家长则慷慨出资,只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体面的毕业纪念仪式。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判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