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01390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02)一、培养目标在林业经济管理领域,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的奉献精神。3、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开辟新领域并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并具有从事林

2、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本方向应用现代经济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分析工具,系统地研究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和林业建设中的经济和政策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林业经营管理制度、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核算、林产品市场、林业投资与信贷、林业税收制度、林业政策、林业法律制度、林业宏观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等,为我国林业管理部门和各类林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2、林业管理工程本方向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体系,从整体的视角对林业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化、模型化和工程化

3、的分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人工分析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相结合,为各类复杂的林业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领域有:林业系统的运作机理研究,林业经济与管理系统的预测、决策、优化和仿真,林业信息系统理论与开发研究,以及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23、林产品贸易本方向运用流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林产品的产品特性及其贸易特点,着重研究现代林产品贸易理论与实务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林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解决林产品贸易中的政策规划和相关的林

4、业经济管理问题。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林产品贸易理论、林产品市场构建与运作、林产品市场预测、林产品国际贸易、林产品贸易方式、林产品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林产品流通中的宏观调控等。4、森林生态经济本方向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研究森林生态经济学深层次理论和实际问题,以达到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目的。本方向运用森林生态经济学以及森林生态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作深入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森林生态资金管理、城市森林和防护林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林农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管理等。5、林业企业管理本方向运用林业企业管理科学和经

5、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林业企业的经济管理问题。主要研究领域有:木材加工企业、林业制浆造纸企业和其他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林业企业的战略管理、林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林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林业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林业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林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林业企业的法律制度等等。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以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 6 年。博士研究生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重点,一般半年至一年时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两年至两年半(及以上)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

6、批准,可以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 7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重点,前两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三年(及以上)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3四、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要求博士研究生修课总学分不少于 15 学分,同等学力者不少于 18 学分。博士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不少于 9 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为 5 学分,专业学位课程 4 学分) ,其余为非学位课。每门课为 23 学分,每个学分占 20 学时。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见表 1,其中各门课程的说明见附录 1。表 1:博士生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及学分 最低学分8200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7、学分82004-1 英语(博) 2 学分公共学位课82004-11 英语阅读与写作(博) 1 学分5 学分52028 林业经济研究 3 学分52011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3 学分52027 林产品经贸理论与政策研究 3 学分52029 森林生态经济理论前沿 2 学分学位课专业学位课52003 公司价值研究 3 学分4 学分53470 高级计量经济学 3 学分52018 公共政策学 3 学分52009 森林评价研究进展 2 学分52025 环境经济理论及应用 2 学分52026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 学分52017 自然资源管理 3 学分52004 公司战略经济学 2 学分52001 比较管

8、理研究 3 学分52008 人力资源研究进展 2 学分52016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 学分52007 企业再造工程 2 学分52010 系统决策与优化 3 学分52006 林业系统分析 2 学分52034 博弈与社会 2 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52013 预测方法、模型与系统 3 学分6 学分452015 智能化信息系统 3 学分52002 大系统控制理论 2 学分52005 经济系统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 3 学分52023 国际贸易规则与运作专题 2 学分52024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专题 2 学分52031 现代经济学理论前沿 2 学分52021 国际经济学 2 学分52012 现代投资理论

9、前沿 2 学分52020 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3 学分8330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 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 40 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不少于 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为 5 学分,专业学位课程 4 学分) ,其余为选修课 16 学分。同时这 40 学分包括硕士课程 27 学分,博士课程 13 学分,第一学年不得选修博士专业课程。第一外语(硕士 5 学分,博士 3 学分)共 8 学分;自然辨证法 2 学分;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 学分。课程阶段必须完成实践环节 2 学分(不占总学分) ;其他学位课及选修课每门为 23 学分,每个学分占 20 学时。本学科博士研

10、究生的课程设置见表 2,其中各门课程的说明见附录 2。表 2: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及学分 最低学分83372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与 实 践 研 究 2 学分83321 英语(上) 3 学分83321-101 英语(下) 2 学分8200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82004-1 英语(博) 2 学分公共学位课82004-11 英语阅读与写作(博) 1 学分12 学分53409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3 学分53305 管理运筹学 3 学分53365 现代经济学 3 学分53350 林业经济专题 3 学分53314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 2 学分学位

11、课专业学位课 硕士课程53348 林产品贸易与市场 2 学分8 学分553358 生态经济专题 2 学分53306 竞争战略研究 2 学分52028 林业经济研究 2 学分52011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3 学分52027 林产品经贸理论与政策研究 3 学分52029 森林生态经济理论前沿 2 学分博士课程52003 公司价值研究 3 学分4 学分必 修 非 学 位 课 8337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学分53319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 3 学分53351 林业政策专题 3 学分53309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学分53341 环境政策专题 2 学分53320 产业经济理论专题 2 学分53

12、321 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2 学分53353 农村经济学 2 学分5339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 学分53354 农业经济理论专题 2 学分53355 农业组织与制度创新 2 学分53424 社会学专题 2 学分53403 社会林业的理论与实践 2 学分53389 林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2 学分53332 国外林业经济专题 2 学分53333 国外林业政策专题 2 学分53379 福利经济学 2 学分53365 制度经济学 2 学分53360 土地经济与管理 2 学分52018 公共政策学 3 学分53384 公司理财 3 学分53404 生产与运作管理专题 2 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硕

13、士课程533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绩效评估 2 学分12 学分653380 高级营销策划 2 学分53396 企业组织理论与设计 2 学分53394 企业文化研究 2 学分53408 投资项目评估 2 学分53393 企业国际化经营 2 学分53412 项目管理 2 学分53413 消费者行为研究 2 学分53385 供应链管理专题 2 学分53383 公司并购与重组专题 2 学分53392 企业管理思想史专题 2 学分53415 资本运营研究 2 学分53414 业务流程再造 2 学分53417 组织行为研究 2 学分53416 资产评估专题 2 学分53373 会计理论专题 2 学分5337

14、1 管理会计研究 2 学分53369 财务分析学专题 2 学分53370 财务管理理论专题 2 学分53377 资源与环境核算 2 学分53398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2 学分53374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 学分53376 西方会计实务 2 学分53375 审计专题 2 学分53406 税务筹划专题 2 学分53303 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体系研究 2 学分53310 可持论 2 学分53318 预测技术 2 学分53307 决策理论与方法 2 学分753304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3 学分53317 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3 学分53382 公共管理学 2 学分53345 经济计量学与多元统

15、计分析 3 学分53312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3 学分53423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2 学分53316 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 2 学分53308 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 3 学分53313 系统仿真与系统动力学 2 学分53301ERP 系统原理与开发 2 学分53302 动态优化与大系统理论 3 学分53311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3 学分53378 博弈论 2 学分53329 国际贸易专题 2 学分53366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专题 2 学分53343 进出口贸易专题 2 学分53359 世贸组织规则与环境保护专题 2 学分53400 商务谈判与合同专题 2 学分53326 国际技术与服

16、务贸易 2 学分53349 林产品期货理论与实务 2 学分53331 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2 学分53327 国际金融管理 2 学分53330 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 2 学分53372 国际保险专题 2 学分53387 经济社会学 2 学分53397 人口经济学 2 学分53322 发展经济学专题 2 学分53390 流通经济专题 2 学分853346 经济思想史专题 2 学分53402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2 学分53401 社会保险 2 学分53381 公共财政 2 学分53342 环境资源经济法学研究 2 学分53323 法律经济学专题 2 学分53335 环境保护法学 2 学分53340

17、环境侵权法专题 2 学分53368 自然资源法学 2 学分53344 经济法专题研究 2 学分53395 企业与公司法专题研究 2 学分53405 市场与法律专题研究 2 学分53328 国际经济法专题研究 2 学分83304 现代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 3 学分52004 公司战略经济学 2 学分52001 比较管理研究 3 学分52008 人力资源研究进展 2 学分52016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 学分52007 企业再造工程 2 学分52010 系统决策与优化 3 学分52006 林业系统分析 2 学分52013 预测方法、模型与系统 3 学分52015 智能化信息系统 3 学分52002

18、大系统控制理论 2 学分52005 经济系统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 3 学分52023 国际贸易规则与运作专题 2 学分52024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专题 2 学分博士课程52031 现代经济学理论前沿 2 学分4 学分952021 国际经济学 2 学分52022 国际经济一体化专题 2 学分52012 现代投资理论前沿 2 学分52020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3 学分53470 高级计量经济学 3 学分52034 博弈与社会 2 学分五、培养方式和方法1. 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注重博士研究生的个性发展。2.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

19、讨式的方法,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参加科研课题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观察、分析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博士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活跃创新的学术思维,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5. 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指导方式采取导师指导和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和博士研究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指导小组应由相关学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应辅助导师承担硕士生或本科生教学工作量 4

20、0 学时左右的教学工作作为实践环节(如讲授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辅导和指导实验课、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研究生应安排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践、管理活动、社会调查、科研基地工作等 12 周。这些社会实践工作均须考核,但不计学分,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导师和学科组要组织博士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和创新精神。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按照学校规定完成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阶段性学术论文,其影响因子必须达到 1.0 及以上。未达到学校规定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七、综合考试10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进入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一次

21、综合考试和外语考试,以取得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博士研究生一般应于入学一年后(或论文准备开始工作之前)进行综合考试。采用笔试或口试方式。口试由 57 名专家组成考察小组,结合开题报告进行,2/3 专家同意通过为合格。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未通过者,停止做博士论文,并终止其学业。外语考试统一参加国家水平五级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综合考试的试题、答案、口试记录、评语及成绩均交研究生院统一存档。七、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可结合学科情况,并参见指导意见进行制定)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

22、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题目,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主要要求如下:1、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是博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开端,也是博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论文选题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开拓性:博士学位论文课题应是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的问题;或虽已有研究,但尚无理想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探究,并能有预期成果的课题。 先进性:博士学位论文课题应在理论、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必要性:博士学位论文课题应当是在理论上具有研究价值的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或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课题。 可能性: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当符合科学原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难易程度和工作量适当,在规定时间内能够获得预期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要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进行。课题尽可能结合已有的科研项目,并且尽可能符合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特长和兴趣。2、文献综述文献调研和综述是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研究和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博士研究生必须广泛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