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南通市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优化产业布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现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促进资源向优势地区和重点产业集聚,优化提升沿海、沿江、沿上海、沿重要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 ”产业 布局,努力
2、形成产业集聚、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产业格局,建成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为开创南通“两个率先” 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发展。突出江海联动,坚持“优江拓海” ,统筹沿江提升与沿海开发;突出陆海统筹,整体规划、协调推进陆域建设与海域开发;突出港、产、城融合,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 2 构。集约发展。坚持依靠空间整合、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以城镇、开发园区为载体,围绕重点产业配置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推动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特色发展。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配套条件等,突出产业重点,完善产业
3、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主业明确、重点突出、错位发展的格局。原则上每个区域重点发展23个产业,每个产业重点布局23个区域。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融合,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 四化互动”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绿色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按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各地区有度、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和谐共进。三、总体目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按点、轴、面构架,
4、科学推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五沿” 总体空间布局,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基本实现产业布局与主体功能定位一致、与城市空间和谐、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格局。 3 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大力 发展高端装 备、能源石化、新材料和 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成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工船舶、现代能源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特色基地、主导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成为江苏新的增长极。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200亿元,六大主导产业销
5、售收入134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3%。四、按照“五沿” 构架要求 优化重点产业 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向“五沿 ”区域布局,通过轴 向延伸、块状拓展,培育、壮大一批重点经济增长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增强区域服务功能。(一)做强沿海增长极重点发展能源、石化、物流等产业。以通州湾为龙头,洋口港、老坝港为北翼,吕四港、东灶港为南翼,推进区镇一体、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以沿江产业优势带动培育沿海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国内一流、对全市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现代临港大型基础产业带。(二)深化沿江开发重点发展海工船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启海滨江为东翼,
6、通州西部、如皋港为西翼,提高岸线 4 集约利用水平,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部分产业向沿海转移,促进沿江、沿海产业互动、协作。积极策应苏南建设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加快融入苏南,打造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滨江高端装备产业带。(三)强化沿上海发展能力重点承接上海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商务、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和加工贸易。依托启东江海产业园、海门海宝工业园等一批跨江合作园区,发挥黄金水道、黄金岸线、过江大桥等资源优势,加快无缝对接,形成同城效应,构建影响力、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沿沪经济带。(四)增强沿通道辐射带动力 重点发展大宗物流、专业市场、机电设备等符
7、合交通运输特点、适应沿线资源环境的产业。依托沪通铁路、宁启铁路、沈海高速、沪陕高速、204国道、兴东机场、连申线高等级航道等重要通道资源,加快建设南通空港经济区、火车站站北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培育壮大通道经济。促进如城、海安相向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沿苏北地区开发,打造西拓北进的门户型工业走廊。(五)促进沿重要节点集聚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都市型产业,县(市)城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中心城市的聚合、服务功能和中小城镇的支撑、拓展功能,推进产城融合、梯度发展、协作互 5 补,促进城市经济多层次协调发展。五、按照片区发展理念明确各区域重点产业定位以市区经济为龙头、县域经济
8、为重点、镇域经济为基础,推进片区化布局、集聚化发展,打造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的重要增长极。(一)围绕“一核四片区 ”发展格局,壮大中心城市 实力核心区:依托崇川区,统筹周边地区,重点发展高新电子、高端装备、商务商贸等产业,打造都市经济示范区。中部片区:依托通州城区、南通高新区,统筹周边地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航空等产业,打造现代化中部新城。南部片区:依托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统筹周边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医药等产业,打造现代化南部新城。北部片区:依托港闸区,统筹周边地区,重点发展船舶配套及装备、纺织服装、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现代化北部新城。东部片区:依托南通滨海园区,统筹
9、周边地区,重点发展能源石化、高端装备、海洋经济,打造现代化东部滨海新城。(二)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夯实县(市)产业基础海安县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如皋市重点发展船舶修造、电力装备、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如东县重点发展能源及装备、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 6 海门市重点发展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产业。启东市重点发展海洋工程、电力能源及装备、旅游休闲等产业。(三)围绕培育新兴小城市,做大重点镇特色产业市级中心镇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围绕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区。临海重点镇加快“区 镇合一” , 突出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海洋经济特色强镇。省
10、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市的目标,做大做优支柱产业,打造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较强的产业新高地。六、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新兴产业“310”工程,打造特色产业链 ,建设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形成市场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海洋工程。推动船舶企业转型,发展壮大海洋工程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一体化模块制造业,以及动力定位、单点系泊、海水淡化、油污水处理等关键系统制造业。重点做强崇川、启东、如皋海洋工程产业,打造国家级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二)新能源。
11、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开辟新兴市场和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风能利用及装备制造业、太阳 7 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重点做强如东、启东新能源利用产业,通州、海安新能源装备产业,打造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三)新材料。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绿色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纺织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重点做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东、通州新材料产业,打造长三角新材料研发转化 生 产 基 地 。到2015年,实现销 售收入1000亿元。(四)生物和新医药。积极发展新医药,优化提升中成药,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重
12、点发展创新药物、医药原料及终端制剂。重点做强开发区、海门生物和新医药产业,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五)智能装备。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智能电气电工、智能机械、智能建筑、智能仪器仪表等。重点做强通州航空、南通滨海园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江苏沿海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六)节能环保。拓展节能产业领域,提高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壮大节能环保服务规模。重点发展节能型锅炉、LED新光源、节能阀门、环保自动化控制系统、环保热交换系统及储能产品、能源管理。重点做强中奥生态产业园、如东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
13、长江流域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8 七、加快主导产业优化发展升级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做高做优做强。(一)船舶及重装备。推动船舶制造向大型化、全能化、特色化、低碳化转型,装备制造向信息化、智能化、定制化升级。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和矿砂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精品钢材及特种金属制品,精密高速数控机床等通用设备、石油机械等专用设备及其配套设备。重点建设沿江、沿海、沿河(九圩港)船舶产业带,港闸宝通等钢铁板块,以及以海安
14、锻压机械为代表的若干机械板块,打造世界级“船谷” 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二)电力能源及装备。推动电力装备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升级发展,形成配套协作的若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火电装备、输变电设备、大型高效特种变压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电站除灰(渣)及输煤系统等。重点建设海安、如皋、通州输变电设备产业板块,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三)电子信息。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光通讯、集成电路测试封装、新型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网络、数字视听、电子材料等。重点建设沿江电子信息产业带
15、,打造长三角技术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9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四)化工。积极争取大型石化布点,构建沿海石化产业集群,突破高端关键技术,配套发展绿色精细化工。重点发展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和智能催化剂、环保新农药等产品。重点做强南通滨海园区等大型石化产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东洋口等精细化工园区,打造国内新兴石化基地和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900亿元。(五)纺织服装。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重点发展高档面料、现代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时尚服装等。重点建设南通家纺、海安蚕丝绸、港闸棉纺等产业板块,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纺织基地。到2015年
16、,实现销售收入2700亿元。(六)轻工食品。以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集聚化推进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粮油饲料、酒类制品、电动工具、工艺美术。重点建设市区粮油、启东电动工具等产业板块,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轻工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八、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城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突出服务业集聚发展、标准发展、品牌发展,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一)现代物流。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放大江港、海港、空港“ 三港同城 ”优势,推进现代物流加速发展。重点发展 10 港
17、口物流、交通节点物流、产业基地物流、大型专业市场物流、大型商贸集中区物流园区。重点建设海安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洋口港现代物流园,打造省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到2015年,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二)旅游休闲。大力开发滨海旅游资源,推进江海旅游整合发展。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加快构建旅游业“ 一核两 带” (中心城区旅游休闲核、滨江风情休闲带、滨海度假休闲带)布局,打造江海旅游门户城市。到2015年,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三)软件与服务外包。整合现有载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船舶设计、家纺设计、现代物流信息等服务外包。重点建设南通国际软件产业园、如皋软件外包产业园等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打造长三角北翼服务外包首位城市。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四)科技服务。积极培育,大力引进,提高层次,壮大规模。重点发展一批紧贴南通产业发展、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南通高新区等园区,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县(市)城为基地的总体格局。到2015年,总收入力争达到180亿元。(五)商贸流通。推动商业网点布局优化、形象改善、功能提升。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特色街区、主题商城、专卖店、便利店等业态。市区重点建设南大街、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