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衢州市 2017 年 1 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 史命题:翁伟兵 吕慧红 石海龙 陈春露 审题:姜红斌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其中试卷又分学考题和加试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 6 页,两大题,34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均不给分)1.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下列制度中与“祀”联系最紧密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2. 战
2、国时,赵豹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不可与战” 。材料反映了A秦赵应世代交好永不交战 B牛耕在战国时已普遍使用C先进生产力促进了国力的强盛 D赵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 3.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这可以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论保障?A君主专制 B天人感应 C大一统 D君权神授4.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的认识,提出为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心的体认、省察去“剥落心蔽” , “发明本心” 。这一人物生活在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5. 元史记载,元成宗大德七年,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
3、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D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6.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 ”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 ”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倡导变法,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道B要求发展资本主
4、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C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D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高三历史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8. 辛亥革命后,有人如此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 ,这一言论反映他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留恋传统君主制C肯定民主共和观念 D拥护责任内阁制9. 白寿彝说:“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 ”下列对比项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 B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C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 D中国和法国的服饰文化10.陈独秀在 1923 年指出:“党
5、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11.“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 ”以上言论出自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中国A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B革命根据地成燎原之势C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 D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发展12.“这次会战虽然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在作战指导上有严重错误,导致娘子关作战失利,使日军得以由被动
6、转为主动,但仍不失为华北战区抵抗最坚决、坚持最久、战绩显著的会战之一,而且是国共双方军队配合得最好的一个战役。 ”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13.右图所示为中国某一年份经济成分结构图,该年份最有可能处于A19461949 年段B19491956 年段C19561976 年段D19781992 年段14.“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这段
7、文字出自A.告台湾同胞书B.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史实能够佐证毛泽东观点的有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高三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A B C D 16.西方文化概论评价罗马法时说:“它具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属
8、于罗马法中常变常新的动态部分。 ”这里的“它”是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17.1603 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材料表明西班牙发生了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思想革命 D工业革命18.“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 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文中的“小排炮”是A生物进化论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19.右图是美国 19291940 年失业率图表,造成 19371938 年现象的因素是罗斯福政府A实施财政紧缩政
9、策B推出新农业调整法C扩大公共工程规模D成立农业调整署20.有学者说“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符合该论述的是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21.二战后,美、中等 23 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该组织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2.右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役标志着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C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D美军从此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2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八一电影制
10、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了电影开罗宣言 。下列关于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签署了开罗宣言B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C会议就战后处理日本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进行了商讨 D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24.1950 年 8 月,德法两国的 300 名青年人聚集在国界,用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阂。欧洲打破“隔阂”逐渐走向一体化,起步于 的建立。A欧洲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煤钢共同体高三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25.“为了稳住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上政治上进一步控制西欧,
11、并由此对苏联进行遏制,同时也为了摆脱美国统治集团已预感到的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举措是A建立北约组织 B建立华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提出杜鲁门主义26.【加试题】对于要不要发掘秦始皇陵,社会各界争论已几十年。主张发掘者认为,不仅可以“证实文献” ,还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反对者认为, “技术上的瓶颈常常会使文物的开掘成为破坏” 。1997 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 “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历史文献需要考古证实其真实性 考古发现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 文物发掘应以保护为前提 只有技术上成熟才能对文物开掘 A B C D 27
12、.【加试题】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8.【加试题】近代世界某部宪法规定:“上院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 ”下列表述符合该宪法的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C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D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29.【加试题】法国的罢工人数在 1916 年为 4
13、1000 人,1917 年猛增至 29 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A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 B法国工人为自身的自由而战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30.【加试题】1293 年,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委托迪坎比奥设计主教堂,委托书上这样写道:“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您要把它塑造得无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大的心灵。 ”该教堂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40 分)31.(10 分)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
14、14、15 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高三历史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世界近代通史材料二 在 1830 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1)指出材料一描述
15、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工业革命产生的作用。(4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述中国“拒绝变革”的因素。(6 分)32.(10 分)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主 )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父亲得知后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
16、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启蒙学者主张人的理性是检验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否认现在的一切外界权威,把封建的政治制度、宗教、传统的理论,都押上理性的法庭,使它们受到无情的批判。理性论者认为,以往的历史是谬误和偏见的统治,现在,应该抛弃一切违背人类理性的东西,根据他们发现的理性原则重建社会制度。也就是要建立一个“理性的王国 ”,在对理性内容理解上有相同点,他们都认为封建专制、等级特权、宗教迷信是违背理性的,而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和科学是符合理性的。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最初的表现形式,并写出一位文艺复兴高潮
17、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新发展。(6 分)33.【加试题】 (10 分)铁路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孙中山先生很早就重视中国的铁路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列是孙中山关于铁路的一些言论:“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修建铁路) “则为保障统一之真实,盖中国统一方能自存也。 ”摘编自孙中山与铁路材料二 “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遂致买而拆卸之,弃其铁路于孤岛。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
18、资,争路权之高三历史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路权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 ”摘自孙中山全集(1)有人说:“中国政治革命始于铁路问题” ,你如何理解?根据材料一阐述孙中山提出大规模修建铁路的理由。 (6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铁路修建宏愿的具体原因。 (4 分)34.【加试题】 (10 分)布达拉宫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 年)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 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
19、夸示后代。”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 、 书 。 旧唐书吐蕃上材料二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唐语布达拉宫建筑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松赞干布筑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蕃和亲对西藏产生的影响。(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达拉宫具有的建筑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例说明“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的具体表现。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