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11910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宜阳卫生信息化平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宜阳县卫生信息化平台招标技术参数2第一章. 项目背景我国医改正处于攻坚阶段。 “2020 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医改目标的实现的当前关键,是公立医院改革,其核心举措就是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分级诊疗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因此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要先从加强基层业务能力建设开始。基层是医疗卫生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要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患者“愿意去” 、基层“接得住”是关键。把“强医”放在首

2、要位置,让县人民医院这个“龙头”真正强起来,帮扶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以点带面提高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县乡医共体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是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医共体建设,是在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形势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积极探索。2017 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上,我省卫生计生相关领导对 2017 年和“健康中原 2030”近期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会议重点提出要加快构建“县带乡、乡管村、县联市”医疗协作模式,试点地区城市居民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30%以上,抓好县域综合医改

3、,提升县域内看大病解难症水平。宜阳县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县,卫计委响应省“抓龙头、补短板、破瓶颈、建机制、重保障、求突破” ,加快构建“县带乡、乡管村、县联市”医疗协作模式,促进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角度出发,打造以宜阳县的县乡村医联体,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医疗卫生监管能力,引入优质资源;解决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短板;加快破解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困境;通过远程医疗等手段,提升县域内看大病、解难症水平,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95%,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3此外,宜阳县作为健康签约服务试点,正在全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宜阳县分级诊疗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地区家庭医生

4、服务签约率,催化健康县区,健康医院等“健康细胞”成长,最终推动健康宜阳早日实现。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多方协作。就目前发展来看,建立医联体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但医联体作为新兴的模式,在机制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制定、标准制定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包括:医联体服务及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及绩效考核制度,双向转诊制度,远程会诊制度,慢病管理规范,分级诊疗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分级诊疗信息标准

5、等,这些制度与标准需要根据宜阳县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本次宜阳县分级诊疗项目建设,希望在汲取厂商既往成功案例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河南省特点,最终形成的“宜阳经验”能为省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及医联体建设提供前瞻性及借鉴性意见,最终建成的“宜阳模式”成为全国县级医改样板。1.1 项目建设目标在省卫计委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宜阳县信息化基础较好,依托省“云计算”项目,建立县级卫生信息专网,开展县域内医疗协同升级对接。各医疗机构自建有业务信息系统,基本满足当前管理需要,县域医疗协同并已经与省级对接。但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县卫计委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整体卫生信息化业务应用功能有限,未建立全

6、县信息平台,资源未形成有效整合,未建立有效的惠民便民,行政监管等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本次建设目标:本着信息共享,数据互联互通,医防结合的原则,依据国家,省平台建设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宜阳信息化平台,基于平台和数据中心开展面向政府,机构,居民及平台管理者的应用系统建设。整合现有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系统的健康数据资源,建立宜4阳县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并逐步整合全县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最终实现全县范围内医疗机构之间,政府与医院之间,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并基于平台面向政府,机构,基民及平台管理者的应用系统建设具体包括:1、积极创造条

7、件,共同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签约服务对象开通免费官方微信,随时与签约居民沟通健康信息,实现医生用手机与签约居民和村医在线互动,加强对慢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实时管理。2、落实基层首诊制度。确保尽力收治,合理上转,切实降低乡外住院率,县外住院率。3、加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诊疗规范等工作。4、利用信息化工具,加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考核,及时报送工作进度月报表。将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新技术开展情况,每万元毛收入的成本消耗情况,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病人满意度,各科疾病县、乡外住院率的下降情况等作为内部考核分配的重点指标。5、及时公布城乡居民医保中心监测结果。县城乡居民医保中心每月统计分析县

8、外住院病人的病种和各病种的病例数以及病人所在的乡镇(村)分布;每月以乡镇为单位统计县外(和乡镇外)住院率下降情况,统计乡镇卫生院收治病人占全乡镇住院病人比重的上升情况;每月以村为单位统计县外(和乡镇外)住院率下降情况。分析统计结果及时提交医共体研究,提出对策。6、强化对口帮扶。医院层面认真开展对村卫生室帮扶工作,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其收治能力的短板,上报帮扶需求,牵头医院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贫困人口方面实现健康扶贫,精准扶贫。通过数据中心和监管平台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可以针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施医保倾斜,托底治疗,实现精准扶贫。并且大数据筛选区域贫困户因病致贫发病原因,通过区域疾病谱筛查做到提

9、前预防,提前体检主动从健康角度防止贫困产生。1.2 项目建设内容打造“一中心五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1. 一个中心,数据中心建设:5-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宜阳县依托现有“云计算”项目,整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系统的健康数据资源,实现县域内政府,医院及公卫机构的互联互通。根据我县情况,基础硬件实施具备的部分不用再次投入。-外联省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电子病历资源库和健康档案资源库,方便临床医务人员及时、准确查询该患者的详细信息,辅助分级诊疗业务的开展,支撑临床医务人员做出更正确的决策。-满足将来县域医养结合中心病源引入和精准扶贫医保政策倾斜2:远程医疗平台:-引入全国优质医疗资源

10、,切实提高宜阳县区域医院自身诊疗能力,切实提高县乡村基层诊疗水平-接入省平台和北上广高端医疗资源,提高县域接诊能力 -有效降低异地就医患者占比,缓解医保压力3:县乡医共体协同管理服务平台:-强化县域内医疗资源协同能力-均衡县域内医疗资源利用-落实“双向转诊”制度4.远程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对上:引入资源,填补临床专科不足,提高宜阳县重点学科能力,提高地区诊疗水平,降低病人外出就诊率-对下:通过远程医疗教学,帮助辖区医院快速提高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提升下级医师的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综合能力。5.业务监管平台:-强化卫计委监管能力,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垂直管理-多角度考评分级诊疗业务情况,为县医疗资源

11、分配提供参考依据-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细则提供数据参考6.患者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多种医疗便民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帮助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居民与地区建立长久服务合作管理-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61.3 建设原则1.3.1 开放性与扩展性系统整体设计应符合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考虑未来信息化以及业务的整体发展趋势,以保证向将来可以根据政策调整以及业务发展对系统功能进行有效扩展,整个系统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对外提供清晰、完整的资料和控制接口。 1.3.2 先进性和成熟性要求提供的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较为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以保证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并对前

12、期投资有较好的保护。系统的设计和所采用的技术必须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充分考虑到由于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确保未来 5 年内可以满足医院业务运作对整个系统的需求。1.3.3 整体性和标准性为确保本次所所建设业务系统的完整性和适应性,须在全面了解用户现状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设计,与现有区域平台以及其他业务系统充分融合。支持业界通用的标准平台和协议,提供 HL7 标准接口,以便进行系统集成和系统资料交换。1.3.4 实施有序性提供相关项目管理措施和方案,保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够做到统筹协调,确保协调推进,有序实施,保证项目能够顺利、按时完成。7第二章. 总体技术要求2.1 音视频通讯在

13、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教育过程中参与方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需要通过网络音视频就某一病例或某一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视频会议系统应采取灵活的架构使得各个视频终端具有可灵活的变更位置的特点,使人们可以方便的在不同位置访问视频会议服务器来进行视频通讯。除了在会诊室进行视频通讯外,还应提供桌面级的音视频应用,可选用较简便的音视频设备,如音视频设备采用数字摄像头和耳麦,视频输出设备一般采用普通电脑显示器、液晶显示屏,方便系统的应用普及和专家在出差时进行会诊,同时也降低整个项目的硬件成本。2.2 集成需求目前,分级诊疗业务的开展需要共享患者的诊疗信息,因此分级诊疗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与多医院高度异构的信息系统、

14、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等进行对接以采集患者的医疗信息,建设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同时应尽量减少重复性建设,向各医院原有的各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提供接口,使其与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对接,继承已有的数据资源和服务,避免推翻重来、重复投资。2.3 信息综合利用分级诊疗业务活动会积累大量的基础数据,充分整理、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信息资源,最佳的应用模式是通过分级诊疗信息平台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服务。2.4 安全需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存储大量患者诊疗和健康信息,综合考虑系统内部业务8需求的有关信息、与外

15、部交换的业务信息以及向社会发布的服务信息所面临的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对需要保护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考虑系统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制定与各类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相应的安全目标,建立实现安全目标的安全模型和信息安全保护体系,达到风险、安全与投资的最佳平衡。第三章. 软件招标技术要求3.1 远程医疗系统升级要求3.1.1 远程会诊3.1.1.1功能要求1、会诊申请:会诊申请提交与修改;专家信息查询;支持上传患者的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提交与查询等;对于会诊一些特殊要求,申请医生可以申请填写至备注信息内;2、分诊管理:支持会诊申请审核和会诊安排管理,根据申请会诊的方式进行分诊安排;病历资料管理;3、质控管理:全流

16、程质控,支持每个环节的质控;针对患者远程放射会诊,对影像信息和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自动质控;(提供系统截图)4、专家会诊:病历资料浏览(包括病历一般信息、医学影像、心电图等) ,会诊报告编写、修改与发布;会诊报告模板管理等; 5、专家管理:专家信息,职称,擅长领域等管理;6、统计分析:按会诊申请医生、会诊专家、申请及会诊医院、就诊科室、时间段等多条件组合进行统计分析; 7、提供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用户权限及安全管理;8、费用管理模块:计费设置;对账清单;费用统计等;9、远程医疗数据的归档管理; 10、系统操作日志管理;93.1.1.2技术要求1、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涵盖远程会诊管理、病历资料采集、

17、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等业务功能;2、平台采用 B/S 架构,支持常用浏览器,支持移动设备登录系统,方便系统部署、维护、使用和升级。3、可在 Windows、Linux 等多种服务器版操作系统上灵活部署;4、支持 Oracle、SQL Server 等通用关系型企业级数据库,方便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 5、提供机构用户注册与权限管理、节点管理、监控管理、服务管理(各功能系统管理) 、日志管理、安全审计、配置管理、资源目录、即时通讯等平台基本管理功能,并实现与各功能系统无缝融合、一体化操作管理;6、支持集中式/分布混合存储,提高多方会诊及跨平台会诊时的文件共享效率

18、。在系统中设置文件存储指针,统一管理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不同文件;7、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8、支持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的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医生提交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会诊专家根据实际情况,非实时浏览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并编写和发布会诊报告;申请医生再浏览会诊报告;9、支持远程会诊专家在任意位置通过互联网安全认证后进行远程会诊;。 10、支持上级医院或同一级别医院的多级会诊(大于等于 3 级) (提供系统截图) ;11、支持会诊时间轴管理的历史会诊显示(提供系统截图) ;12、提供会诊状态显示(包括每个状态

19、的完成时间及执行人,并可显示备注信息) (提供系统截图) ;13、支持纸质、胶片资料扫描文件的阅读,支持手工录入病历资料的显示。14、支持从医院信息化系统中提取电子病历,病历资料包括文字信息显示。1015、支持以综合视图方式,全面展现患者病历信息(包括医嘱,检查检验报告,医疗事件,医疗文书等) 。 (提供系统截图)16、专家端,会诊诊断支持 ICD-10 国际编码。17、支持会诊流程及规则管理,针对不同类型会诊可自定义会诊流程(提供系统截图)18、高端转会诊资源:当宜阳县内医疗资源无法解决患者会诊或转诊需求时,应可以提供国内至少 50 家高端医院的会诊资源,必要时候将提供该类高端医院的转诊绿色

20、通道。 (提供高端医院列表)3.1.2 远程门诊远程门诊应包括申请端模块、专家端模块和平台管理端模块。3.1.2.1申请端模块系统应支持登记和预约两种模式。患者类型有初诊和复诊。初诊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需要人工录入。复诊患者只需输入唯一标识码即可自动关联出历史检查信息,并自动将表单填写完毕。另外,申请医生还需录入患者的临床信息。系统亦提供上传附件的功能,可将患者的影像扫描件、手写申请单等上传。登记完毕,选择科室或专家,并将全部申请信息提交;3.1.2.2专家端模块专家端模块应能够查看分配给自己的门诊申请,查看患者信息,根据需求选择诊断顺序进行诊断。专家进入视频会议,跟患者面对面交流,编辑病志。可以选择电子病志、手写病志上传等方式提交诊断结果。3.1.2.3平台管理模块(1)管理员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