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716150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云霄二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课程管理规定,学校分别制定初中、高中阶段课程管理规定,特别对科学课程建设作出相应课程发展规划及课程开发,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几方面加以贯彻落实,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 16%20%,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 68%,地方与学校课程安排 1012%,可以整合使用。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学校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社区服务与

2、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 1 次,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特别增加科学课程的建设。科学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配备完整的配套的专职教师 29 人,相关教师职称见办公室提供的教育教学师资水平介绍。开足开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每周至少有 3-4 节物理课、3-4 节化学课、初一、初二分别有3-4 节地理、生物课、高一、高二也有 3 节以上的地理、生物课程,课外还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如下:1、学科竞赛类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此类课程在深化学科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科研能力。通过活动和辅导,有利于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综合素质高、具

3、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可培养一批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的学科尖子。2、研究性学习类课程 根据国家课程要求在高一、高二普及性开设。此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在亲身体验中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为了更好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保证。1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包括校内物质资源和校外物质资源。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物质资源,并注意校内外物质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的教辅材料等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备课的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利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

4、具。在为学生提供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应使其能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难度保持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为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掌握教材和教辅资料所蕴含的信息提供一定空间。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都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施的作用,逐年添置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图书和电子书籍、音像资料等,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课程模块开设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等,保证必修模块和拟开设的选修模块的教学。要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

5、、专用(多用)教室、各类教学场地设施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等的使用效益。通过对已有的物质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并充分利用,防止脱离学校实际盲目添置设备。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等媒体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适用的学习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开放、富有个性地学习。学校要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教科研机构等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以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家长和家庭的图书、报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学校应注

6、意引导家长开发和保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学校还组织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使之转化成为可利用的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2人力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决定了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重视各种课程资源材料的积累和更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分析和规划,进行分类归档,建立课程资源档案库,不断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应能促进教师去开发丰富而广阔的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

7、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也都是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研究实践,挖掘生活与教学活动中点点滴滴、有形无形的动态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使课程建设从表浅走向深刻。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人类交往活动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生成的课程资源,社区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信仰与伦理、风俗习惯等社会性的课程资源,以及学校的学习风气、舆论导向、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发展有影响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任选课程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既能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重视为不同学

8、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关注未来科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科技和法律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开设选修的课程首先由教师拟订目录,由教师写一份简要的课程介绍,征求学生的意见,经学校初审通过后,列入选修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达到一定的人数(视学校可提供的师资和设备等资源而定),准予开设。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

9、的能力。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团、俱乐部活动;外出参观、考察、访问;社区民俗活动等。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教育、帮助贫困户及孤寡老人等。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设置课程,按照规定的学分开足课时。学分多的大课题一般占用更多学时,学校保证三年中学生有240270 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上的一种方案,也可视情况采用符合本校实际的课时安排与学分配置

10、的其他方案。社会实践共三周,每年一周 2 个学分,三年共 6 个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共 2 个学分。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即得 2 个学分。三、课程的实施(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反思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实现课程目标都有着独特的价值。1.活动准备阶段确定学习主题主题开发可以是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教师只在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是学校根据社会、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校资源条件和教师特长爱好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

11、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之一,经自主考虑或教师相关指导后,再在此选题范围内自己确定具体课题;学生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主题有困难时,也可以由学校教师提出若干便于实施的具体主题供学生选择确定,或是引导学生借鉴参考选题确定新的活动主题。研究性学习所确定的主题必须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好是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且对于学生必须是可研究的。集体课题必须经小组协商达成共识。确定学习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

12、讨论,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教师在本阶段的指导任务主要为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协助学生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并审定活动的计划或方案。2.实践体验阶段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3.展示交流阶段整理汇总。交流研讨。评价反思。(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实施1.实施步骤与相应的指导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前准备。开展实践与服务。总结交流反思。2.组织方式与时间安排社会实践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至少由 6 人组成,小组组成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根

13、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小组。社会实践可以每年集中时间安排,亦可以分散安排,但每年的总时数不得少于一周,并且需要得到教学处或德育处的认可。社区服务以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如果是学生自主安排,每组至少 2 至 3 人,需将服务对象、内容、地点及时间事先告知教师及家长并征得同意。社区服务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由于与社会各部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学校同时还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

14、程的评价侧重于考察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状况,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管理以及学生总体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评价。除上述基本认定程序和内容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组成部分还应有自己的认定要求和内容:研究性学习: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四是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一是要有参与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的对象方或组织者的有效证明,如实践单位或服务接受单位负责人写明的活动项目内容、时间、联系方式并签章,无单位的由组织者或带队教师签署证明,学校或

15、班级组织的要有签到本;二是要有学生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学生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体会或小结等内容。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更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和主动参与的活动类课程,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意义。开发和利用好资源,不仅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且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此外,它还有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因此,学校和老师应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作用、特征性质以及开发、利用资源的方法策略。改变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十分狭隘的现状,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要充分到课程资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着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角落,它既

16、来自于社会的,也来自于自然界。任何信息只要它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真正进入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它就是课程资源。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学校和地区是课程资源的主渠道。在目前情况下,课程资源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进行,避免盲目求新、求全。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条件较差的地方,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农村和山区学校可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加强与社会现实与科技发展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与科技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向科技拓展。增加课程的开

17、放性和灵活性,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让学生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学习知识,联系实际,开阔思路,适应社会。要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高中生和特定学生的特殊情况。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服务于“学”而非服务于“教”。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合作、共享和互补。本校师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但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同时,学校还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活动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

18、源。学校应作好课程资源开发的储备与管理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库或档案建设。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应加强课程交流,互通信息,注重资源共享和开发中的分工协作。六、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必须从组织、条件和制度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课程落实和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一)组织保障1.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或指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组长由副校长担任。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实施计划制订、过程落实、实施指导、检查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安

19、排,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具体职能: 制订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制订年段和班级实施方案;组织、指导和协调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规范全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如活动主题或项目管理、过程档案管理、活动成果管理、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管理等;2.教育行政部门要理顺职能机构,成立与课程相对应的管理组织。各级教研部门有专人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指导、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深入学校,与学校共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总结经验,分析并解决问题。3.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0、,调整教师编制结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问题。(二)条件保障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学校之间应加强联系,资源共享。3.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培训进修以及课程实施所必须的经费开支等。4.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有关社

21、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岗位;要充分发挥学校有特色、有特长的教师作用,鼓励他们向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发展。(三)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1.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校、本地实际,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必须建立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制度、工作量计算制度、培训进修制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确认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2.学校综合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列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和校长责任目标考核范围。3.每位教师都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义务与责任,其工作量列入年度考核目标。4.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状况纳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纳入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评价。研究性课题内容我校交通状况调查及解决方案我校经纬度测量天文现象观察植物园建设让诗歌飞翔我最喜爱的文章废旧电池的回收运动与健康学困生学习习惯的矫正健康心理的培育7、课程评价每年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并推荐几篇优秀成果报送县市级参评,经各级评委会严格评选,屡次获奖。具体获奖名单详见各教育局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