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二一八年三月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I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2一、耕地现状 .2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及主要成效 .2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5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总体目标 .8第三章 建设任务 .9第四章 动态监 管和验收评定 .10一、统一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共享 .10二、严格建设监管,提高建设质量 .11三、规范竣工验收,评定耕地质量 .11四、加强后续 管护,保证工程效益 .12第五章 资金
2、筹措和效益分析 .14一、资金筹措 .14二、效益分析 .14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II第六章 保障措施 .17一、组织保障 .17二、资金保障 .17三、管理保障 .18四、制度保障 .18五、技术保障 .19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1前 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为重点,以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 据 全 国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总 体 规 划 (2011 20
3、20 年 )、高 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 )、福建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 2020 年 )及 福 建 省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规 划 (2016 2020年 )等 有 关 规 定 ,编 制 厦 门 市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规 划 (2016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十二五 ”以来厦门市各类高 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明确“十三五” 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建设任务、资金筹措渠道,提出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以及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规划是厦门市“十三五 ”期间开展高标 准农田
4、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为 20162020 年,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2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耕地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统计,2015 年厦门市耕 地 总 面 积 29.05 万 亩 ,其 中 水 田 面 积 15.38 万 亩 、水 浇 地 面积 11.37 万 亩 、旱 地 面 积 2.3 万 亩 ,分 别 占 全 市 耕 地 面 积 的52.94 、39.14 和 7.92 。地 域 分 布 上 ,全 市 耕 地 主 要 位 于 同 安区 、翔 安区,面积分 别为 12.86 万亩、11.
5、86 万亩;其次集美区、海沧区,面积分别为 3.11 万亩、1.16 万亩;岛内耕地仅 0.06 万亩。耕地质 量 上 ,根 据 耕 地 质 量 等 别 评 定 与 年 度 更 新 成 果 ,全 市 高等 地( 58 等)共 22.87 万亩、占全市耕地的 78.70,中等地(912 等)共 6.18 万亩,占全市耕地的 21.3,耕地质量较高。人均 耕 地 上 ,2015 年 底 厦 门 市 户 籍 人 口 总 数 211.15 万 人 ,全 市 人均耕地面积 0.14 亩,远低全省人均耕地 0.52 亩。2015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0.03 万亩,其中谷物播种 面 积 5.28
6、 万 亩 ,谷 物 产 量 1.91 万 吨 ;薯 类 播 种 面 积 4.46 万 亩 ,产量 1.69 万吨;豆类播种面积 0.29 万亩,豆类产量 506 吨。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及主要成效通过各区、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实施,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加强灌排设施保障,农业的土地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3产出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十二五 ”高标准基本 农田建设情况 综合成效评估数据统 计 ,全 市 平 整 土 地 共 666 亩 ,新 建 、修 建
7、灌 排 渠 (管 )道 70 公里,新建农用桥 2 座,新增机井、塘堰等水源工程 87 座,新增水闸 7座,新增泵站 12 座,新改建田间道路 16.54 公里,田间路硬化工程量 1.885 公里,新改建生产道路 61.188 公里,生产路硬化工程量 3.4 公里,新增输电线路 1 公顷。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面 积 350.71 亩 ,新 增 耕 地 率 1.54 ;一 方 面 提 高 耕 地 质 量 ,耕 地质量提升约 1 等,新增粮食产能 106 吨;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国土部门建设项目田间道路通达度达90 以 上 ,新 增 农 田
8、防 护 面 积 172 亩 。工 程 的 建 设 使 得 项 目 区 田 、水、路、渠、林得到综合治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市农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全市农田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整治阶段,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农田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市现有灌溉面积中灌排设施配套差、标准低、效益衰减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效率低下;且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4现有农田防护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差,特别是遭遇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极易导致农田的大面积受灾。(二)预算资
9、金安排比较分散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除国土部门外,还涉及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部门。相关部门目的一致、且均有涉农专项资金预算,但在项目规划布局、资金使用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建设和土地使用浪费,也不利于统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偏低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本不断上升。尽管国家及省级政府逐步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但与全市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四)群众积极性不高群众普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了解较少,对相关项目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对农业生产
10、的现状基础设施较为满意,担心工程施工影响农业生产和土地权属变化。(五)项目实施后续监管不足按照相关标准,高标准农田项目移交后,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后期管护。但实际中,存在田间工程设施产权还不清晰,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5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健全,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还没到位,工程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护资金不落实等普遍问题,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的持续发挥。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为保障粮食的充分供给,必须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
11、,进一步提高农田生产能力,以弥补全市耕地数量较少的现状、保障粮食安全。(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农田基础设施要求提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可实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 ,提高农田抗灾、 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土地平整改良、农田林网建设、农村河塘疏浚、道路交通改善等于一体,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
12、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6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高标准农田资金整合,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逐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地力,实现田、土、水、路、林、电综合配套,稳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耕地产出率;强化管护责任,落实
13、管护主体,建立健全建管结合、注重“数量、 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的耕地质量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地规模化经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面对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和易地调剂补充耕地愈加困难的两难局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深度挖掘潜力,用全局的观念、创新的思路来提高规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 年)7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发展。(二)多措并举,综合配套因地制宜、抓住
14、关键,把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现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灌排设施配套、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三)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开发方式,确保开发一片,成效一片,努力发挥高标准农田的规模效益。(四)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鼓励农民筹资投劳。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努力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五)部门协调,形成合力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以区为单位,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技术标准,规范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